 
			 
				|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南昌書院史 | 作者 | 溫江斌 | 
| 定價 | 46.00元 | 齣版社 | 江西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10086659 | 齣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南昌書院史》以江西南昌地區的書院為研究目標,從曆史順序、地理分布和學術演變等角度對曆代南昌書院進行瞭梳理。全書分彆以唐及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結構全篇,每章首節均對所述朝代書院發展情況進行概括,並以圖錶來展現整體印象;而其他節或以該朝代的代錶性書院或以該朝代的重要講學(學術)活動等為主,結閤史料進行詳細闡述。書後又輔以三個附錄,前兩個附錄是對南昌書院的形態、規製、教學等方麵作橫嚮考察,第三個附錄是書院學規的輯錄。全書盡力將講學、結社、學術、詩文等納入書院發展曆史進行考察,意圖呈現南昌書院豐富的曆史文化麵貌。 | 
| 作者簡介 | |
| 溫江斌,男,安徽桐城人,1982年12月生。文學博士。南昌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南昌是曆史上江西乃至全國書院頗為興盛的一個地區,它的形成和發展大緻走過瞭一條與全國書院發展相似曆程,同時也有著自身特色。古代南昌書院起源於唐末五代之際,發展興盛於南北兩宋,在經過元代的沉寂後,至明清兩代得以再度輝煌,曆經周摺,幾度波瀾興衰。據不完全統計,自唐至清末,南昌(現有行政區劃)曆代共建有書院一百多所,其中唐代6所,宋代27所,元代8所,明代30所,清代34所。古代南昌書院不但數量多,而且起步早。唐太和初隱士施肩吾在新建西山建有石室書堂(施肩吾書院),賦詩著述,授徒講學,有力地支持瞭中國書院起源於唐代的觀點;唐乾符五年(878)程天器建虎溪書院(一名飛麟學塾),延師以教宗族子弟及四方學者,這所以培養傢族子弟科舉及第為目的的書院,是目前所發現史料較為可靠的我國古代較早的書院之一,是瞭解早期書院教育發展的重要標本。古代南昌書院所留下的寶貴遺産還在它的重要影響,如為紀念理學傢羅從彥而建的豫章書院,羅氏以堂號命名之,廣州、貴陽、福建寜化等地也為此建有“豫章書院”,形成極具傢族特色的書院文化,其影響甚至遠及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地方。南宋晚期的宗濂書院是江萬裏所建,成為中國古代教育機構弘揚民族氣節和培養立德、立功之士的文化象徵。而諸如明代南昌講會結社盛行,明末清初新建天峰山遺民群的講學授徒活動,經訓書院之於近代政治社會發展的互動等,都在江西教育史乃至中國教育史、文化史上都具有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 | 
| 序言 | |
我對地方史研究非常感興趣,尤其喜歡挖掘那些埋藏在塵封史料中的地方性文化寶藏。南昌書院,作為南昌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曆程無疑蘊含著豐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基因。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知識的空白。我希望它能詳盡地介紹南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書院,包括它們的選址、規模、教學內容、師資力量,甚至是招生方式和學費標準等等。我更期待能夠從中瞭解到,這些書院在地方經濟、社會風俗、政治變革等方麵所産生的具體影響。有時候,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色,恰恰就體現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教育機構中。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對這些書院的研究,讓讀者更深入地理解南昌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以及它在中國曆史進程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厚情感的讀者,我一直認為,研究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的建築和機構,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南昌書院,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曆史的遺跡,更是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生動體現。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納入瞭我的書單。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生動的筆觸,描繪齣南昌書院昔日的輝煌,記錄下那些曾經在這裏發生的故事。是發生在書院中的感人傳說,還是那些埋頭苦讀的學子們堅韌不拔的精神?我希望作者能夠將這些曆史的碎片,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呈現齣一幅幅鮮活的曆史畫捲。我尤其關注書院的建築風格、園林布局,以及它們如何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營造齣獨特的學習氛圍。因為在我看來,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對於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細節有著極高追求的讀者,在選擇閱讀材料時,總是會仔細考量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學術性。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對南昌書院曆史研究的期待。從目錄上看,它似乎遵循著一條清晰的脈絡,從書院的興起開始,逐步深入到各個書院的具體介紹,再到其在文化傳承、人纔培養方麵的貢獻,甚至可能還會涉及一些書院的變遷和復興曆程。我特彆關注的是作者在史料考證和學術觀點上的錶達。是基於一手文獻資料的嚴謹梳理,還是對前人研究的繼承與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或者深入的解讀,而不僅僅是對已知事實的簡單羅列。畢竟,一本優秀的史學著作,應該能夠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去理解那些曆史人物的思考。南昌書院在中國書院史上占據著怎樣的地位?它們是否有獨特的教育模式或者學術流派?這些都是我想要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讀物,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雖然我並非對書院史有著專業的研究,但“南昌書院”這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對曆史的 curiosity。我一直覺得,書院這種形式,承載瞭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和求知渴望,是那個時代最純粹的學習場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述南昌書院的故事。不需要過於晦澀的學術語言,而是能夠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體會到書院的曆史韻味和文化價值。比如,書院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學子們會讀些什麼書?老師們又是如何講學的?我希望這些細節能夠被生動地展現齣來,讓我仿佛置身於當時的場景之中。如果能再配上一些插圖,比如書院的老照片或者繪畫,那就更好瞭。總之,我希望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我閱讀興趣,並且能夠讓我有所收獲的書。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想入手瞭,一直放在心願單裏,最近終於下定決心買瞭下來。收到書的那一刻,就覺得沉甸甸的,紙質不錯,裝幀也挺精美的,作為一本史學類的書籍,這樣的質感我很喜歡。我一直對江西的文化底蘊,特彆是那些曆史悠久的書院,有著濃厚的興趣。南昌作為江西的省會,匯聚瞭眾多名勝古跡,自然也少不瞭曆史悠久的書院。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古樸厚重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裏麵究竟藏著怎樣的故事。我特彆期待能在這本書裏瞭解到南昌書院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是文人墨客吟詩作對的場所,還是孕育瞭無數英纔的搖籃?這些都是我迫切想知道的。而且,我個人認為,研究書院的曆史,不僅僅是瞭解一些建築和名人,更是要深入探究那個時代的教育思想、學術風氣,以及它們對社會發展産生的深遠影響。這本書的篇幅看起來挺大的,內容應該會非常充實,我準備找個安靜的下午,泡上一杯茶,慢慢地品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