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哈佛燕京学术系列: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
定价:24.00元
作者:哈佛燕京学社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34366345
字数:
页码:25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7世纪中后期在西方掀起的启蒙运动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从五四运动以来,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方向也被启蒙心态笼罩着。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精神来源的儒家传统自那时起遭到了多方面的怀疑甚至否定。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启蒙的缺失和这些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儒家传统就在此背景下,作为被启蒙的过分夸张的光芒所遮蔽的西方以外的文化价值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哈佛燕京学术系列: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中,外多位学者对儒家传统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鉴别阐释,他们从不同角度,就儒家传统如何能更好地促进新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目录
文化多样性时代的全球伦理
杜维明教授与美国中学生谈儒家伦理
宪政、儒学公民德行与礼
作为人文教养的早期儒学——兼谈先秦社会历史演变中的贵族与平民
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
于女安乎——对普兰亭格一锐德有关存在知识理论的儒家回应
从康德的“道德宗教”论儒家的宗教性
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
作者介绍
文摘
杜维明:我想到两个层次。,在后现代心态中,所有大叙述都被解构而退居背后,但是有一些新的叙述和故事,从传统观念看是很宏观的,却不能够被解构,不能被忽略。那是有关地球的故事,是一种新的视野。无论作为个体、团体或国家,我们一切的处境都与之紧密相关。我们对自己演化的故事严肃看待。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我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有许多方式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其中一种方式是,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作为被造物或有机体的存在(分别从创造论和演化论的观点来说),而是参与着这个宇宙创造过程的共同创造者(cocreator)。当然其中隐含的意义也有:我们也有可能是毁灭者。
中国古话曾说: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今天我们已走到紧要关口上,我们不仅要对人类的永续生存负责,也要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与变化负责。所谓共同创造者并不意味人类的能力创造者,不是人类的自我膨胀,而是人应该更谦卑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即使今天有如此多的天文探索,我们也计划要去发现其他的星球,但是能够发现到任何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相当的星球的机会仍然极有限,因此我们应该更自觉地感谢和欣赏这宇宙创造的美好,也应该更多地了解它。我们应该将之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自然决不只是众多物体的总和而已,而是一个社群,其中充满了不断变易的创造能力。
……
序言
文化多样性时代的全球伦理
杜维明教授与美国中学生谈儒家伦理
宪政、儒学公民德行与礼
作为人文教养的早期儒学——兼谈先秦社会历史演变中的贵族与平民
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
于女安乎——对普兰亭格一锐德有关存在知识理论的儒家回应
从康德的“道德宗教”论儒家的宗教性
论先秦中国社会的公平观念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特别喜欢,硬壳精装,纸张也很有质感,翻阅起来手感绝佳。封面设计简约大气,虽然是学术系列,但一点也不显得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沉静而深邃的美感,很符合我对传统文化书籍的期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不像是那些轻飘飘的快餐读物。印刷也相当清晰,字迹工整,排版也比较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特别是那些插图和表格(如果书中有的话),清晰度和还原度都很高,为理解内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从一本图书的“外在”表现来看,它已经成功地吸引了我,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专业,同时又不失美学追求,这种组合在学术著作中是难能可贵的。我甚至觉得,如果作为礼物送给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它也能展现出送礼人的品味。
评分我一直对思想史比较感兴趣,尤其是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对某个思想家或某个流派的简单介绍,而是着力于梳理一种“心态”的形成和变迁,也就是“启蒙心态”。这种心态是如何在儒家传统的影响下孕育,又如何在与外来思想的碰撞中发展,最终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扎实的论证。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通过对大量原始文献的解读,展现了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和争论,也还原了当时思想界的活跃氛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历史上的先贤们一同思考,一同探索。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问题。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深刻剖析。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将二者对立起来,认为传统是落后的,现代是先进的。但这本书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和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持续演变、自我革新,并在不同时期吸收、融合外来思想,形成独特的适应性。特别是关于启蒙心态的讨论,让我看到了在西方启蒙思潮传入之前,中国思想家中就已经存在的对理性、个体价值、以及社会进步的早期探索,这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刻板印象。书中所引用的史料之丰富,考证之严谨,让我对作者的研究功底佩服不已。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重新审视历史,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去理解文化的发展脉络。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离不开对其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探究。这本书恰恰抓住了儒家传统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石,并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审视。它不仅仅是讲述儒家思想本身,而是探讨了儒家传统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又是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特别是书中对于“启蒙心态”的分析,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启蒙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的思想,而应该看到中国本土思想中同样存在的对理性、对进步的追求。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生命力,也为我思考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有学术著作应有的严谨和精准,又不像一些纯粹的学术论文那样枯燥乏味。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和概念时,常常会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引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充满趣味。同时,作者的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使是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书中的论点。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一些历史细节时所表现出的幽默感,这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到位,既保证了学术的深度,又兼顾了可读性,是一本难得的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体验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