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民族史
定价:82.00元
作者:王桐龄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9297934
字数:507000
页码:564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关于民族关系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作为*位出国留学的中国历史学家,峄山先生在此书中运用了历史统计学方法,让枯燥的历史材料,以数据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复杂的历史一目了然。★成一家之言:现代史学界得此称誉者,唯峄山先生一人而已。★现代史学方法:运用历史统计学方法,开现代史学研究之先河。
内容提要
《中国民族史》本书运用大量史料,以中国历史分期为章节,以汉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同化为主线来进行介绍与讨论。各章节引经据典,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上各个族群部落融入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对外发展的事迹。本书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关于民族关系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族际交往和族际融合为主线,来贯穿中华民族整个族群关系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目录
目录序 001凡例 003序论 004本论上编 内延史汉族胚胎时代 004 章太古至唐虞三代汉族蜕化时代 009 第二章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血统之加入 春秋战国汉族休养时代 028 第三章 汉族与匈奴之接触 汉族与乌孙之联合 秦汉汉族第二次蜕化时代 041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汉族第二次休养时代 254 第五章隋唐汉族第三次蜕化时代 329 第六章五代及宋元汉族第三次休养时代 472 第七章明汉族第四次蜕化时代 493 第八章清结论 542
作者介绍
王桐龄(1878—1953),河北任丘人,历史学家,是我国在国外攻读史学而正式毕业的学人。有《中国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等。
文摘
序言
“中国民族史”这个书名,立刻将我的思绪带入到那段漫长而多元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各种族群的交织与碰撞。我尤其对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上的互动模式和演变过程非常感兴趣。例如,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历史上那些曾经繁荣一时,但如今可能只剩下遗迹和传说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技术成就、艺术创造以及他们是如何被历史的长河所塑造或改变的。我对不同民族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交流合作或竞争,共同推动了中国整体的经济进步。同时,我也希望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书中能否详细阐述,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央王朝是如何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采取了哪些政策,例如羁縻政策、土司制度、移民政策等,这些政策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细腻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式,为我展现中国民族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评分“中国民族史”这个书名,瞬间点燃了我对历史深处那些不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民族群体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一个国家的历史,绝不仅仅是主要民族的兴衰更迭,更应该包含那些构成国家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无数个民族的奋斗与贡献。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一些在主流历史叙事中可能被忽略的民族群体,例如历史上在西南地区或东北地区生活过的那些古老民族,了解他们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宗教信仰以及与周边大国的互动方式。我想知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民族是如何保持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又是如何与主体民族产生联系,并最终融入或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我尤其对那些曾经建立过独立国家或在区域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力的民族,如西南夷、百越、以及东北的肃慎、挹娄等,他们在这本书中会有怎样的篇幅和深度,这是我非常关注的。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详实可靠的史料,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展现这些民族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深厚根基。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对中国漫长而复杂的民族发展历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不同族群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互动、融合与冲突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国家形态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曾经辉煌却又逐渐消逝的民族,它们的文化、习俗以及对历史进程的贡献,总是能引人深思。我期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关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匈奴、鲜卑、突厥等族群,他们在不同时期如何影响中原王朝的政治格局、文化交流乃至于疆域的扩张与收缩。同时,我也想了解南方少数民族,如苗、瑶、壮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以及与汉族的长期共存与交融,是如何在西南地区留下深刻印记的。当然,关于民族的起源、迁徙、语言的演变、信仰的变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些都是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深入探索的方面。我期待作者能够以宏大的历史视野,细致入微的笔触,为我揭示中国民族史的壮丽画卷,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智慧。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迁徙、冲突与融合的史诗画卷。我一直对中国历史上那些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碰撞和融合充满好奇。这本书的题目“中国民族史”,让我对能够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充满了期待。例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从先秦时期到清代,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他们是如何在广袤的草原上发展壮大,如何与中原农耕文明进行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较量与交流,以及他们对中国统一王朝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想了解这些民族的社会结构、军事制度、宗教信仰以及他们的文化如何影响了中原文化,反之亦然。同时,我也对书中能够提及一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如西南的彝、白、纳西,东北的满、赫哲,西北的维吾尔、藏等,他们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如何演变,以及他们的文化如何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揭示中国多民族历史发展的复杂脉络。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中国民族史”本身就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图景,让我不禁联想到古代中国多民族并存、交流、冲突与融合的波澜壮阔的画卷。我对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民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及其与中原王朝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充满了期待。例如,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古代西北地区各民族,如回纥、吐蕃等,如何在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带扮演重要角色,以及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同时,对于北方的一些重要民族,比如契丹、女真、蒙古等,书中能否深入剖析他们如何建立强大的政权,如何与宋、元、明等王朝进行政治、军事上的较量,甚至在某些时期成为主导力量,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此外,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关注一些相对边缘但同样重要的少数民族,探究他们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艺术文化,以及他们在区域历史发展中的独特贡献。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让我能够从不同的民族叙事中,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超越单一的汉族中心论,理解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