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小百科

觀音小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顔素慧 著
圖書標籤:
  • 觀音
  • 佛教
  • 信仰
  • 民俗
  • 文化
  • 宗教
  • 神話
  • 曆史
  • 藝術
  • 中國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學精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嶽麓書社
ISBN:9787806652626
商品編碼:2973669424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3-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觀音小百科

定價:39.80元

售價:27.1元,便宜12.7元,摺扣68

作者:顔素慧

齣版社:嶽麓書社

齣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8066526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頗有意思的觀音書籍。從開捲眼起,逐頁展讀,可以體會到編撰者的企圖與創意。全書以六十篇《觀音檔案》貫穿為主軸。提齣六十則輕鬆、有趣的問題,每個問題以不超過四頁的短篇幅解惑,或者述說一段有趣的典故,如此一問一答,大傢認識觀音,兼顧知性與感性,打破一般介紹佛菩薩故事娓娓道來的長篇陳訴,切閤現代人閱讀的基調。
以“本親近觀音的書”作為書名副標,顯見編撰者信心十足,視此書為親近觀音的入門之書,盡可能設身處理地由一般人好奇的眼睛來看觀音,期能為想要親近觀音的人,在短的篇幅內,勾勒齣觀音輪廓的藍圖。
後一篇《觀音圖像》是張宏實先生的研究心得。張先生擅長以資訊應用與自然科學方法學,解析佛教藝術圖像,素為我所欽佩。本篇以三跨頁觀音流變脈胳錶,歸納齣印度、漢地與西藏觀音圖像的發展趨嚮,對於佛教造像藝術有興趣者,本篇深具參考價值。
整本書引人注意的是生動而有新意、圖文並茂的美術編排,文辭明白,讀來不枯燥,選用的圖片亦契閤旨趣。

目錄

來看觀音
早的觀音 蓮華手菩薩
漢地人熟悉的觀音 白衣觀音
西藏人熟悉的觀音 六字觀音
圓滿具足的宇宙菩薩 十一麵韆手觀音
觀音檔案——認識觀音的60種途徑
觀音的信仰檔案
1.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在過去世曾經是父子?
2.阿縛盧枳帝濕伐邏,是誰的名字?
3.玄奘大膽替觀士音菩薩改名?
4.觀世音菩薩到底有多少名號?
5.觀世音菩薩既已成佛,為何還稱為菩薩呢?
6.觀音菩薩頭頂上的小人兒是誰?
7.觀音菩薩要接引眾生去的淨土在哪裏?
8.觀音菩薩的嘴上怎麼長齣兩撇小鬍子?
9.“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誰說的?
10.玄奘法師去印度參訪的觀音道場在哪裏?
11.“不肯去觀音”堅持不去日本,留守中國南海普陀山?
12.西藏有個布達拉宮,“不達拉”也就是“普陀洛迦”?
13.佛菩薩如此之多,為何大傢都偏愛觀世音菩薩呢?
14.觀音菩薩曾因誓願無法完成而後悔,後來是誰救瞭他?還傳瞭密咒給他?
15.觀音的眼淚也來幫忙救度眾生?
16.釋尊說觀音菩薩身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到底觀音菩薩長什麼樣子?
17.觀音菩薩總是手持蓮花,蓮花在佛教中有何特殊寓意?
18.觀世音菩薩經濟持哪些手勢?
19.觀音菩薩的一韆隻手要怎麼畫?
20.韆手觀音有多少持物?多少部眾?
21.菩薩變身,“在十三觀音”化身人間說法布教!
22.救度“六道”眾生,菩薩變身“密教六觀音”以方便度化!
23.慈悲的觀音菩薩為何會現忿怒像?
24.十一麵觀音為何會十一張不同的臉?
觀音的曆史檔案
25.大半個亞洲都信奉觀音?
26.觀音菩薩的早紀錄齣現在哪裏?
27.觀音信仰為何隨大乘佛教而盛行?
28.觀音造型是由印度濕碆神的造型轉化而來?
29.西藏佛教的興起與兩位公主三著密切的關係?
30.與西藏人有緣的觀音是哪一尊?
31.觀音菩薩怎樣輾轉來到中國?
……
觀音的修行檔案
觀音的資訊檔案
觀音圖像——如何辨識觀音造像?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星際探險傢手冊:穿越未知星係的生存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一部關於宗教、信仰或傳統文化的指南,而是一部嚴謹、詳實、麵嚮未來的星際航行與生存技術手冊。它聚焦於人類文明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探索與立足所必需的硬核知識體係,是所有有誌於離開地球搖籃、邁嚮深空探索的先驅者和宇航員的必備參考書。 《星際探險傢手冊》共分為五大部分,字斟句酌,力求將理論深度與實際操作性完美結閤。 --- 第一部分:基礎物理與超光速理論(The Foundation of FTL)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支撐星際航行的核心物理學原理,徹底拋開瞭任何基於神話或精神層麵的敘述。我們著重解析瞭“麯率驅動”(Warp Drive)的可行性研究,包括Alcubierre度規的修正模型、零點能的提取與管理,以及如何剋服“奇點悖論”在實際應用中産生的能量壁壘。 詳細介紹瞭“卡西米爾效應的宏觀應用”,探討瞭如何利用真空能量場進行空間扭麯,從而實現有效超光速(FTL)旅行,而非傳統的亞光速爬行。書中包含瞭數百個復雜的張量方程和對暗物質/暗能量相互作用的最新建模,旨在為星艦工程師提供設計下一代推進係統的理論基礎。 此外,本章還用大量的篇幅論述瞭“時間膨脹效應”在長距離星際航行中的補償機製,包括主動時間場同步器的構建藍圖,確保船員在到達遙遠星係時,其生理時間與目標星係的本地時間保持同步,避免“歸來已是韆年後”的悲劇。 --- 第二部分:星際導航與星圖繪製(Astro-Cartography and Navigational Protocols) 在缺乏固定地標的宇宙中,精確的定位和航綫規劃至關重要。《星際探險傢手冊》的第二部分是關於宇宙尺度的幾何學與導航算法的集閤。 內容包括: 1. 脈衝星時間同步陣列(PTSA): 如何利用數十個已知脈衝星的周期性輻射作為宇宙尺度的“燈塔”,建立一個三維坐標係,精確到皮秒級誤差。我們提供瞭如何校準和計算本地引力場對脈衝信號的微小延遲的算法。 2. 引力透鏡測距法(Gravitational Lensing Triangulation): 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遙遠星係的光綫通過前景星係團時産生的畸變來精確計算齣星係團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這是跨越數百萬光年進行深度測距的關鍵技術。 3. 非歐幾裏得空間航綫優化: 當星艦進行麯率驅動時,航行路徑不再是直綫。本章提供瞭基於高維拓撲學的“捷徑算法”,用於計算在彎麯時空中耗時最短、能耗最低的路徑,避免不必要的時空湍流區。書中配有大量復雜的三維路徑圖示和計算實例。 --- 第三部分: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技術(Survival in Hostile Cosmos)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對極端環境生存策略的詳盡描述。它涵蓋瞭從星際塵埃雲到高輻射星雲中的所有潛在威脅及應對措施。 生命支持係統(LSS)的冗餘設計: 閉環生態係統構建: 詳細說明瞭如何設計一個能在數百年內無需外部補給的生物圈,包括藻類光閤效率優化、微生物廢物循環和氧氣再生係統。書中特彆強調瞭對“生態漂移”(Ecological Drift)的預防措施。 輻射防護工程: 介紹瞭主動磁屏蔽技術(Active Magnetic Shielding)的最新進展,如何生成一個能有效偏轉銀河宇宙射綫(GCRs)和高能帶電粒子的強大磁場。對於緊急情況,本書還列齣瞭多種“臨時屏蔽層”的材料配方,如重水與硼化物的復閤矩陣。 等離子體與微流星體防禦: 闡述瞭先進的“漸變密度護盾”(Graded-Density Ablative Shield)結構,以及如何利用激光預熱或電磁彈弓技術,在接觸到高速微粒前將其汽化或偏轉,保護船體完整性。 --- 第四部分:第一接觸與異星生物學(Xenobiology and First Contact Protocols) 本部分是專為探索隊設計的“非接觸式”研究指南,完全基於生物化學、信息論和演化動力學,旨在理解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態。 重點內容包括: 1. 非碳基生命探測: 詳述瞭如何利用高光譜分析儀和先進的質譜儀,識彆矽基生命、硫基生命或基於等離子體的非傳統生命信號。書中提供瞭識彆“非平衡態”化學梯度的技術指標。 2. 信息熵與智能識彆: 如何區分復雜的自然現象(如星雲的湍流運動)與有目的性的智能活動。本書引入瞭“低復雜度結構信息熵分析法”,用於評估接收到的信號是否包含可解析的語法結構。 3. 隔離與安全操作程序(SOP): 強調瞭在不確定任何外星生物環境安全性的前提下,必須嚴格遵守的七層隔離協議。這包括生物危害等級劃分標準、遠程采樣技術和反嚮工程基礎。任何形式的“祈禱”或“溝通意願”均被視為無效操作,嚴格禁止。 --- 第五部分:星際法律與殖民地資源管理(Interstellar Jurisprudenc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最後一部分著眼於人類文明在星際擴張中的社會結構與資源倫理。它側重於法律框架和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學,而非道德說教。 空間産權與資源開采權: 探討瞭對係外行星、小行星帶甚至氣體巨行星大氣層中稀有元素的開采許可和國際(星際)法框架。書中收錄瞭《新巴比倫條約》中關於“未開發區域的資源共有原則”的法律條文解析。 行星地球化改造(Terraforming): 提供瞭改造M級以下行星環境的詳細步驟,包括大氣成分的精確調控、地核穩定化技術(通過注入高密度中子星物質模擬核心活動)以及生物圈的引入時間錶。這部分充滿瞭流體力學和地質學的復雜計算。 長期任務的心理工程: 探討瞭如何通過基因編輯、神經反饋訓練和環境模擬技術,來維持長期休眠(Cryosleep)乘員的認知完整性,並確保殖民地領導層在數代人後仍能維持既定的任務目標。 --- 《星際探險傢手冊》是一部麵嚮未來、基於實證科學的工具書。它不提供慰藉,隻提供知識;不指嚮天堂,隻指嚮下一個可到達的恒星。其唯一的信仰是物理定律,唯一的指引是數據分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討人喜歡瞭,那種溫潤的米白色封麵,摸上去有一種近乎木質的細膩觸感,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捧在手心裏摩挲。封麵上的燙金字體,遒勁有力又不失秀美,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書脊的設計,既結實耐用,又不會因為反復翻閱而鬆垮。內頁的紙張選用也非常考究,那種略帶啞光的質感,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刺眼,墨色過渡自然,排版疏密有緻,充分考慮到瞭讀者的閱讀體驗。這本書的整體視覺呈現,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放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綫,讓人每次看到都會心生歡喜。我可以想象,即便是送給朋友,也是一份非常有品味和心意的禮物,不僅僅是因為它可能包含的內容,而是它從外到內的工藝水準,都透露著一種對“閱讀”這件事的尊重與熱愛。這種對外在形式的重視,往往預示著內在內容的同樣不凡,讓人對翻開扉頁後的世界充滿期待。

評分

坦白說,我對這類書籍的“實用價值”通常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打破瞭我的固有觀念。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射與應用。我驚喜地發現,書中提供的許多小貼士和生活化的例子,非常具有啓發性,它們將書本上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驗證和體會的實踐指南。例如,書中關於某些元素的解讀,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的一些行為模式和對周圍事物的看法。這種“學以緻用”的理念貫穿始終,使得閱讀體驗不再是單嚮的接收信息,而是一種主動的、與自身經驗進行對話的過程。它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讓知識真正活瞭起來,融入到呼吸之間,而非僅僅是書頁上的文字墨跡。

評分

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作者名字的信任,我曾拜讀過他/她的其他著作,對其深厚的學識底蘊和獨到的見解深為摺服。這次的新作,果然沒有讓人失望,其學術的嚴謹性與人文的關懷達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在處理那些敏感或存有爭議的曆史節點時,作者錶現齣瞭驚人的客觀和公正,既尊重瞭傳統文獻的記載,又引入瞭最新的考古發現和跨學科研究成果進行佐證和辯析。尤其是在對復雜語境的解讀上,那種抽絲剝繭、不偏不倚的論述風格,讓人感到一種思想上的安全感和可靠性。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和完善,並且對於如何批判性地吸收信息、如何保持開放包容的求知態度,也形成瞭更加成熟的認識。這是一本經得起反復推敲,且每次重讀都能有新領悟的寶典。

評分

我是在一個友人推薦下購入的,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關於這類題材的書籍汗牛充棟,想要找到一本真正有深度、能帶來啓發的實在不易。然而,這本書的開篇敘述方式,立刻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沒有采用那種乾巴巴的學術論述,反而像是進入瞭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現場,將復雜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到生動的場景描寫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極深,遣詞造句間充滿瞭一種古典的韻味,但又絲毫不顯晦澀難懂,反而像是一位智慧的長者在耳邊低語,引導著我一步步探索知識的脈絡。特彆是那些引用的典故和詩句,銜接得天衣無縫,仿佛是為這段文字量身定做一般,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張力和美感。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沉浸式的精神漫遊,每一次翻頁都伴隨著“原來如此”的頓悟感,讓人欲罷不能。

評分

這本書的體例編排實在是太具有邏輯性瞭,我非常推崇這種層層遞進的知識結構。它似乎是為零基礎的初學者量身打造的,從最基礎的概念定義開始,逐步過渡到曆史沿革、藝術流派,最後甚至涉及到瞭當代解讀和文化影響。這種清晰的脈絡劃分,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讓我能夠非常自信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每一次我以為自己快要迷失在細節裏時,總能通過目錄或者清晰的小標題重新定位方嚮。更難得的是,即便是對於那些相對偏門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作者也設置瞭專門的對比分析章節,用圖錶或列錶的形式進行直觀展示,使得復雜的對比瞬間變得清晰明瞭。這種對結構嚴謹性的堅持,體現瞭作者在整理和傳授知識上的專業態度和極高效率,讓讀者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知識收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