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陶澍全集(修訂版)(全八冊)
定價:680.00元
作者:(清)陶澍
齣版社:嶽麓書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8070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陶澍是傑齣的政治傢與經濟改革傢,經世派,又是古代經世學派轉變為近代洋務派的關鍵人物,還是近代湖南人纔群體崛起的先導者。
2.2010年初,我國*部真正意義上的《陶澍全集》齣版完成。本次為修訂版,是收錄更全、差錯更少的版本,不僅新增佚文、軼詩若乾,還修訂瞭若乾標點與編校差錯。
3.《陶澍全集》(修訂版)共分八冊,選擇*有代錶性的版本作為點校的主體,然後補錄主體版本沒有收錄的篇目,將跟陶澍著作密切相關而且有曆史價值的材料作為附錄;力爭無遺漏地收錄陶澍存世文字。
4.采用鎖綫精裝,麻布工藝封麵紋理,質感十足;全書共八冊,典雅大方;用紙考究,印刷精美,便於閱讀。
內容提要
《陶澍全集》(修訂版)共分八冊:奏疏(包括奏摺與題本)及雜件共五冊,文集一冊,詩集及對聯一冊,專書一冊。全集的基本結構體例是:主體版本,補遺,附錄。首先選擇*有代錶性的版本作為點校的主體;然後補錄主體版本沒有收錄的篇目,其中包括其他版本中保存的篇目以及我們新收輯的篇目。跟陶澍著作密切相關而且有曆史價值的材料,作為附錄。
目錄
冊
◎陶雲汀先生奏疏捲一至捲十八
第二冊
◎陶雲汀先生奏疏捲十九至捲三十八
第三冊
◎陶雲汀先生奏疏捲三十九至捲五十八
第四冊
◎陶雲汀先生奏疏捲五十九至捲七十六
第五冊
◎陶雲汀先生題本捲一至捲八
◎奏摺題本補遺
◎雜件
第六冊
◎印心石屋文鈔捲一至捲三十五
◎文集補遺一
◎文集補遺二
第七冊
◎陶文毅公全集·詩集
◎詩集補遺
◎對聯
第八冊
◎靖節先生集注
◎靖節先生年譜考異
◎蜀輶日記
◎附錄
◎陶澍大事年錶
作者介紹
陶澍(1779-1839),字子霖、號雲汀,晚年自號“髹樵”、“桃花漁者”。湖南省安化縣人。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曆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纂修、四川鄉試副考官、監察禦史、戶科給事中、川東兵備道;道光年間,曆任山西省按察使、安徽省布政使、安徽巡撫、江蘇巡撫,官至兩江總督,兼理兩淮鹽政。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於官邸,晉贈太子太保,謚“文毅”。
文摘
序言
這部《明代文官思想史稿》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作者沒有陷入那種刻闆的“清官”或“貪官”的二元對立敘事中,而是深入挖掘瞭明代中後期文官群體內部復雜的心態和價值衝突。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理學”與“權術”之間微妙張力的分析。書中詳細梳理瞭不同學派如何影響官員的日常決策,比如在麵對皇帝的突發旨意時,那些恪守程硃理學的士人會如何掙紮於“忠君”與“為民”之間,這種內在的撕扯感,通過大量引用的私人奏疏和筆記展現得淋灕盡緻。它不像一般的史書那樣隻關注宏大的政治事件,而是把鏡頭對準瞭那些身處權力鏇渦中心,卻又試圖堅守個人道德底綫的“人”。讀完後,我對明代官場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好與壞”,而是一個充滿瞭灰色地帶和人性博弈的復雜係統。作者的文筆功力也相當紮實,論證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即便是對於初次接觸明史的讀者來說,也能很好地跟上思路。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學術著作。
評分我最近讀瞭《17世紀荷蘭的藝術贊助與商業倫理》,這本書的視角極其獨特,它巧妙地將藝術史與經濟史熔於一爐。傳統的藝術史往往側重於大師的技法或宗教母題,但本書卻把目光投嚮瞭那些收藏傢——那些來自羊毛貿易、航海貿易和新興金融業的富商們。作者通過詳細考證當時的拍賣記錄、遺囑和商會檔案,重構瞭一幅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消費圖景。我們得以看到,為什麼鹿特丹的商人偏愛風俗畫,而阿姆斯特丹的銀行傢更傾嚮於宏大的曆史題材。這種自下而上的藝術史書寫,揭示瞭財富積纍如何直接塑造瞭藝術的審美趣味和市場價值,也讓我們看到瞭“新教倫理”在商業成功後如何通過贊助藝術品來尋求社會認可的過程。讀罷,我對維米爾的那些光影作品背後的“世俗目的”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光影的魔術,更是那個時代商業精神的凝結。
評分翻開這本《古埃及象形文字入門指南》,首先被其詳盡的圖示和清晰的排版所摺服。我一直對古埃及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很多入門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內容過於膚淺。這本則拿捏得恰到好處。它從最基礎的字母和音符講起,循序漸進地介紹符號的演變、書寫的方嚮以及它們在不同時期的語境變化。最棒的部分是它收錄瞭大量的碑文拓片局部高清圖,並逐一進行詳細的釋讀,這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更像是一場考古發掘。當我嘗試著去拼讀一些簡單的詞匯時,那種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的奇妙感覺是其他曆史書籍無法給予的。對於任何想要真正瞭解古埃及文明,而不是停留在金字塔和木乃伊錶層符號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和“入門鑰匙”。
評分我對這本《十九世紀俄國文學中的“多餘人”形象探源》簡直愛不釋手,尤其是它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人物的解讀角度,實在是太精妙瞭。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心理分析層麵,而是將其置於當時俄國社會劇烈的變革期,探討“多餘人”——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卻找不到自身位置的貴族青年——是如何成為社會矛盾的縮影。書中對比瞭普希金、萊濛托夫和後來的屠格涅夫的作品,勾勒齣這條文學譜係中人物精神狀態的遞變,從早期的浪漫主義式的憂鬱,到後期對社會責任的逃避,描繪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空想”與“行動”之間鴻溝的論述,那種麵對廣闊世界卻無能為力的蒼涼感,即便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強烈共鳴。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多層次的,它既是文學批評,也是一份深刻的文化社會診斷書,讓那些經典的文學形象重新煥發齣鮮活的生命力。
評分這本關於當代城市景觀設計的《流動的邊界:後工業時代公共空間的重塑》看得我心潮澎湃。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公園”和“廣場”的傳統認知。作者的視角非常前衛,聚焦於如何在去中心化的城市結構中,利用臨時性的裝置、互動式的藝術品和可持續的材料,來創造既能滿足社區需求又能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的“軟性”公共空間。書中引用的案例遍布全球,從首爾的空中花園到柏林的廢棄鐵路改造項目,每一種方案都體現瞭對場所精神(Genius Loci)的深刻尊重。更吸引我的是,它不僅展示瞭“怎麼做”,更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即空間如何影響居民的社會互動模式和身份認同。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平衡,激發瞭我對未來城市生活場景的無限想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