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傢藏四庫:樂府詩集
定價:29.80元
作者:(宋) 郭茂倩集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104405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四庫全書》編定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華典籍3461種。如此浩瀚典籍僅分經(儒傢經典),史(各類史書)、子(百傢著述)、集(名傢詩文)四類。本套叢書從韆餘種傳世經典中慎重精選,以《四庫全書》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為依據,巧妙地以傢庭為閱讀單位,定名為“傢藏四庫”。同時,為瞭消除今人閱讀古代文言經典的艱澀,力求以時人容易讀懂的版畫圖示和解讀心得的方式,讓讀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養分,使聖賢的智慧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傢。
★文史學界聯閤推薦,更有中國古典文學界**學者傅璿琮教授特彆作序推薦。
★精心篩選、擴充經典種類。
★選字注音、注釋譯文詳解、古闆畫配圖圖說,多樣化的功能設置,清掃閱讀障礙。
★彌缺補遺,在原有的傢藏四庫版本基礎上,將原精華選本增補為全本、全解。
內容提要
樂府,早始於秦代,漢時沿用瞭秦時的名稱。漢成帝年間正式設立樂府,為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南北朝時也有以製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音樂人纔為主的樂府機關。後來,人們將樂府機關采集的詩篇稱為樂府。本書收集樂府詩歌中的精華部分集為十一捲:郊廟歌辭、鼓吹麯辭、橫吹麯辭、相和歌辭、清商麯辭、舞麯歌辭、琴麯歌辭、雜麯歌辭、近代麯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
目錄
樂府詩集
捲一 郊廟歌辭
天地
日齣入
天馬
天馬
天門
青陽
景星
華燁燁
捲二 鼓吹麯辭
硃鷺
戰城南
巫山高
上陵
有所思
雉子班
上邪
臨高颱
上之迴
戰城南
戰城南
戰城南
將進酒
將進酒
君馬黃
芳樹
芳樹
捲三 橫吹麯辭
木蘭詩
摺楊柳
紫騮馬
梅花落
捲四 相和歌辭
公無渡河
江南
登高蚯而望遠
東光
飲馬長城窟行
薤露
陌上桑
長歌行
長歌行
薤露
薤露
蒿裏
蒿裏
短歌行
短歌行
短歌行
猛虎行
猛虎行
對酒行
捲五 清商麯辭
捲六 舞麯歌辭
捲七 琴麯歌辭
捲八 雜麯歌辭
捲九 近代麯辭
捲十 雜歌謠辭
捲十一 新樂府辭
附錄
古詩十九首
作者介紹
崇賢館,一九九九年,李剋先生及同道者復立唐太宗朝崇賢館,以積纍、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提供全新、全麵的國學體驗館為宏願。崇賢館曆經十數載,目前擁有一支由文史哲藝等專業數十位博士、碩士、學士組成的極為專業化的編輯團隊,並稱“崇賢書院”。崇賢書院惠有饒宗頤、馮其庸、湯一介、傅璿琮、王守常、王大韆、毛佩琦、任德山、鄭連傑等九大名師的選目、指點、把關,遴選版本、耕注原典,把先賢典籍以宣紙綫裝精品形式呈奉世人。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代鄆州須城(今山東省東平縣)人,萊州通判郭勸之孫,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撰有《樂府詩集》一百捲,不僅給後人提供瞭豐富的樂府詩,同時也是研究樂府詩的重要著作,“徵引浩博,援據精審,宋以來考樂府者無能齣其範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樂府詩中蘊含的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力量抱有極大的興趣,那些“哀歌”的力量,往往是其文學價值的最高體現。然而,在這本《傢藏四庫:樂府詩集》中,我明顯感覺到對這類主題作品的處理相對謹慎。那些直指時弊、揭露官僚腐敗或民生凋敝的篇章,其注釋往往是平鋪直敘,缺少瞭對當時政治背景的深入剖析,讓人感覺仿佛隔瞭一層紗。比如,對比另一部通行的樂府選本,該書在解釋某些涉及賦役繁重的內容時,顯得過於簡略,沒有引用當時的地方誌或史料來佐證詩歌的真實性。這種傾嚮使得整部詩集在錶現樂府“兼濟天下”的精神內核時,力度有所減弱,更偏嚮於純粹的文學欣賞而非曆史的映照。對於渴望從詩歌中探尋古代社會真相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綫索略顯不足,需要大量的外部資料來補充解讀的深度。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選本標準感到有些費解,它似乎更傾嚮於收錄那些在後世流傳較廣、文采斐然的篇章,而那些在特定地域或特定時期具有獨特價值的“地方樂府”或“小調”卻鮮有蹤影。樂府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地域性和多樣性,是從不同文化土壤中開齣的花朵。在這本《傢藏四庫:樂府詩集》中,我總能感受到一種偏嚮於主流文人審美的取嚮。例如,某些西南或西北地區的歌謠,雖然篇幅短小,但其獨特的語言結構和韻律,對於研究古代漢語的演變至關重要,但在這本厚厚的影印本中,它們幾乎被忽略瞭,或者僅僅是寥寥幾篇。這讓整部作品的“全”感大打摺扣,更像是一個以中原核心區域為主視角的樂府輯錄。期待中那種“海納百川”的氣魄,在這部“傢藏”中,似乎被某種既定的審美框架所限製瞭,使得其廣度未能完全匹配其精度的追求。
評分這部《樂府詩集》的裝幀設計固然是令人贊嘆的,但從閱讀的實用性角度來看,它的編排方式實在有些考驗讀者的耐心。它似乎完全采用瞭某一套古籍的原本結構進行影印,對於現代讀者來說,缺乏必要的現代標點、分段和索引係統。每一次查找特定的詩題,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對照目錄,這極大地影響瞭閱讀的流暢性。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不同篇章之間的注釋往往是相互獨立的,缺乏一個總體的引言或者對不同時期樂府流派的概括性介紹。比如,關於樂府詩中“宮體”與“田園體”之間的張力變化,這本書似乎沒有給齣清晰的梳理。我原本希望藉助這套“四庫”級彆的匯編,能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但現在看來,我需要自己拿著放大鏡,在一堆密密麻麻的古字中去構建那個框架。這對於時間寶貴的現代研究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它更像是一份原始的史料,而不是一套經過精心梳理的工具書。
評分這部《傢藏四庫:樂府詩集》的影印本,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但遺憾的是,它似乎隻側重於某幾個特定朝代的樂府整理,對於樂府文學發展脈絡的宏觀梳理,總覺得意猶未盡。比如,我一直在尋找魏晉時期,尤其是那些真正體現民間疾苦、融入瞭當時社會變遷的那些篇章的詳盡校注,結果在這本集中,相關內容的收錄和注釋深度,遠不如我對期待中的“四庫”標準所抱有的想象。它更像是一部精選集,而非包羅萬象的典藏。我注意到,對於一些著名的樂府詩篇,比如《孔雀東南飛》,雖然收錄瞭,但對於其在不同版本中的細微差異,以及曆代文人對其中典故的解釋演變,挖掘得不夠徹底。如果能加入更多的旁徵博引,哪怕是引用一些宋人或清人的批注來豐富文本的層次感,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閱讀體驗都會提升一個檔次。目前看來,它更適閤那些對樂府已有一定瞭解的讀者進行局部性的比對閱讀,而非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指南。整體裝幀雖然考究,但內容上的“厚度”與“廣度”上,總覺得還差瞭一點點火候,未能完全展現齣“四庫”應有的氣象。
評分翻開這本《傢藏四庫:樂府詩集》,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撲麵而來的古典氣息,紙張的質感和排版布局都看得齣是用心瞭的。然而,作為一名沉迷於唐代變調樂府和民間歌謠的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在唐代及以後樂府的收錄上,顯得有些保守和側重。那些充滿市井煙火氣、語言俚俗卻又極具生命力的作品,似乎被精心地“過濾”瞭,留下的更多是文人墨客在宮廷或士大夫階層中應製或唱和的作品。這使得全書的基調偏嚮於典雅和規範,卻少瞭些許“野趣”和“真情”。特彆是對於那些涉及到邊塞、農事或行役場景的樂府歌辭,其注釋往往停留在字麵解釋,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後的風俗史料價值。我本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樂府如何從漢魏的質樸走嚮唐代的婉轉的清晰路徑圖,但這本書更像是把它們並列陳列,缺乏貫穿始終的敘事綫索。讀完一半,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欣賞一幅精美的古畫捲軸,畫工極佳,但總覺得少瞭些許奔放的墨跡,讓人意猶未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