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插图注释本 9787213076107

双螺旋:插图注释本 97872130761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詹姆斯沃森 著
图书标签: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遗传学
  • DNA
  • 科学普及
  • 医学
  • 生命科学
  • 经典著作
  • 图解
  • 科普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76107
商品编码:2975612454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双螺旋:插图注释本 作者 (美)詹姆斯沃森
定价 99.90元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3076107 出版日期 2016-1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里程碑式著作,插图注释本珍藏巨献!

3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全景展示DNA双螺旋结构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

全景讲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的经典之作,有着好莱坞式的戏剧张力,又保持了历史叙事的真实性!

   作者简介

詹姆斯·沃森

1928年4月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5岁考入芝加哥大学,194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动物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得印第安纳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

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一篇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的论文中向世人宣告:引导生物发育和生命机能运作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而这篇论文仅用了1 100个单词和1张图片。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与英国分子生物学家莫里斯·威尔金斯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沃森入主冷泉港实验室,在他的努力下,冷泉港实验室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机构成了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研教育中心。

1988年,詹姆斯·沃森加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并于1990年被任命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主任。詹姆斯·沃森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目录

赞?誉 ?

插图注释本前言 ?

布拉格爵士推荐序 ?

初版前言 ?

楔?子?

01 我的好搭档克里克?

02 DNA 是什么?

03 拜师卡尔卡?

04 初识威尔金斯?

05 转投剑桥?

06 费尽周折的转学?

07 与克里克的次相见?

08 克里克与布拉格教授的恩怨?

09 理论与模型?

10 富兰克林向左,威尔金斯向右?

11 牛津之行?

12 不成功的“三螺旋模型”?

13 出师不利?

14 卧薪尝胆?

15 奖学金之忧?

16 我的张 X 射线照片?

17“DNA结构不是螺旋状的”?

18 查加夫定律?

19 群英会巴黎?

20 抢发论文?

21 鲍林来信了?

22 鲍林的“三螺旋”论文?

23 第51 号照片?

24 开始制作双螺旋模型?

25 曙光初现?

26 欣喜若狂?

27 尘埃落定?

28 来自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证据?

29 我们的论文在《自然》上发表了?

尾?声?

获诺贝尔奖的前前后后?

附录1?早描述 DNA 模型的两封信?

附录2?版出版时被删掉的一章?

附录3?沃森与默克奖学金委员会的争执?

附录4?《双螺旋》的写作与出版过程?

附录5?查加夫的书评及相关争论?

致?谢 ?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沃森先生亲笔致信中国读者,冷泉港亚洲CEO季茂业博士撰文作序! 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北京大学教授黄岩谊、北京大学教授谢灿、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特别推荐! 在“20世纪100本*非虚构类著作”中排名第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88本塑造美国的经典著作”! 一个讲述DNA结构发现过程的经典故事,新增大量从未公开过的珍贵照片、历史资料和注释! 湛庐文化出品

   文摘

   序言

《生命之舞:基因组的史诗》 一、 序章:微观世界的宏大叙事 本书并非对经典遗传学著作的简单复述,而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探索,聚焦于基因组学——这门新兴学科如何彻底重塑我们对生命、进化乃至人类自身的理解。我们将从宏观的生物学视野出发,逐步深入到分子层面,展现DNA——这条生命蓝图——如何以其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和优雅性,驱动着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的演化历程。 二、 基因组的结构与组装:未解之谜的拼接艺术 我们首先会构建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理解基因组这一庞大信息库的物理结构。这包括对原核生物相对紧凑的环状DNA,与真核生物中染色体这一复杂、多层次包装体系的详细剖析。本书将重点讨论现代基因测序技术(从二代测序到最新的长读长技术)如何克服早期技术在读取重复序列和复杂结构变异上的障碍。我们将详细阐述基因组组装(Genome Assembly)的挑战,从“从头组装”(De Novo Assembly)到“参考基因组比对”(Reference Mapping)的原理和实践,揭示构建一个完整生命说明书所需要的精密计算和生物学洞察力。 三、 调控的交响乐:非编码DNA的觉醒 传统观念曾将基因组中大部分区域视为“垃圾DNA”,然而,现代基因组学已将这一认知彻底颠覆。《生命之舞》将用大量篇幅来阐释非编码区域(Non-coding Regions)的巨大功能。我们将探讨增强子(Enhancers)、沉默子(Silencers)、绝缘子(Insulators)以及复杂的非编码RNA(如lncRNA和miRNA)如何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精密的调控网络。这不仅仅是“开关”基因表达,而是对时间、地点和环境做出实时、动态反应的复杂“乐谱”。我们将通过案例研究,展示特定调控元件的微小变异如何导致物种间的形态差异,甚至在人类疾病中扮演核心角色。 四、 比较基因组学:物种间的对话 理解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最好的方式是将其置于进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比较。《生命之舞》将引领读者穿越数百万年的演化长河。我们将深入探讨同源基因(Homologous Genes)和基因家族(Gene Families)的扩张与收缩如何塑造了不同生物的特性。重点内容包括:对不同生物门类(如细菌、植物、动物)基因组复杂度的定量分析,对基因组重排(Rearrangements)事件的追踪,以及“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在基因组水平上的体现。此外,本书将聚焦于人类基因组的独特性——例如,我们与黑猩猩在DNA序列上的惊人相似性与功能上的显著差异,其关键可能就隐藏在那些细微的调控差异之中。 五、 基因组动态学:可塑性与适应 生命并非静止的文本,而是不断被重写和编辑的动态过程。《生命之舞》将探讨驱动基因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核心机制。我们将详细介绍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或称“跳跃基因”)在基因组演化中的双重角色——既是破坏性的力量,也是创新的驱动力。此外,我们将覆盖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如何提供一个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同时又能保持细胞身份的中间层机制。这些“超越序列”的遗传信息,正成为理解复杂性状和疾病易感性的关键钥匙。 六、 宏基因组学与生命之网:超越个体 本书的视野将从单个生物体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章节将展示科学家如何直接从环境样本(如土壤、海洋、人体肠道)中提取和分析微生物群落的集体基因组。我们将探讨这些“环境基因组”如何揭示全新的代谢途径、药物靶点,以及微生物群落在宿主健康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这部分内容将强调,生命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由无数基因组交织而成的、相互依赖的复杂网络。 七、 展望:基因组学的未来与伦理边界 在最后一部分,我们将展望基因组学前沿应用。《生命之舞》将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革命性潜力,如何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修改生命代码。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随之而来的深刻伦理和社会问题,从个体隐私保护到生殖细胞编辑的界限。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审慎且全面的视角,探讨人类如何负责任地驾驭这股强大的知识力量,以促进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并最终深化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核心价值: 本书旨在为具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超越对特定基因或疾病的关注,转而探讨生命信息系统的宏大架构、动态运作机制及其在整个生命世界中的地位。它是一本关于信息、演化和复杂性的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在科学史上传奇般的发现故事。我一直对沃森和克里克的故事很感兴趣,也了解一些关于他们的著作,但我从未接触过像《双螺旋:插图注释本》这样专门针对普通读者,并且带有详细插图注释的版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轻松易懂的方式,带我走进那个充满竞争、智慧碰撞以及偶尔的幸运和误解的时代。我尤其想知道,在那个关键时刻,那些科学家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他们是如何从零碎的线索中抽丝剥茧,最终构建出那个影响深远的DNA双螺旋模型的。插图的加入,我认为是这本书最亮眼的设计之一。我期待看到那些图表能够清晰地展示DNA的结构,例如碱基配对的原理,以及螺旋的形态。同时,注释的出现,也意味着我不用担心因为一些专业术语而卡壳,我可以随着插图的引导,逐步理解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总的来说,我期望这本书能让我以一种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去感受科学发现的乐趣,去体会人类智慧的伟大。

评分

我一直对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充满敬意,特别是那些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理解的时刻。《双螺旋》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的“插图注释本”,是因为我深知,要真正理解一个科学概念,光靠文字描述往往是不够的,尤其是像DNA这样精巧而复杂的分子结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插图,将那些抽象的科学原理具象化。比如,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描绘出那些关键的实验,例如威尔金斯的X射线衍射照片,以及它是如何启发沃森和克里克构建模型的。注释部分,我则期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关键的地方进行详尽的解释,解答我可能产生的疑问,避免我因为一些专业术语而感到困惑。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更能让我感受到发现这个结构背后的智慧、努力和科学精神。

评分

在浩瀚的书海中,一本能够真正点燃我对科学求知欲的书,往往具备引人入胜的叙事和直观易懂的解释。《双螺旋:插图注释本》这个名字,首先就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深入了解DNA这个生命基石的书籍,但又不想被过于晦涩的科学语言所淹没。我坚信,好的插图是连接读者与复杂科学概念的桥梁,而“注释”则能为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精美的插画,生动地展现DNA的分子结构,也许还会有关于遗传密码如何解读的视觉呈现。同时,那些详尽的注释,应该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关键性的科学发现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那些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灵感。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再觉得DNA是遥不可及的科学概念,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感受到它在我们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评分

对于我这样对科学并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一本好的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翻译”成易于理解的语言,并且通过丰富的视觉元素来辅助理解。《双螺旋:插图注释本》这个书名,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期待。我一直对生命科学的核心——DNA——充满了好奇,但往往在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时,会因为大量晦涩的术语和抽象的概念而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改变这种体验。我预感,这里的“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示,更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能够直观展现分子结构、化学键合以及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视觉呈现。而“注释”则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在关键的地方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我跨越知识的鸿沟。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不仅了解到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样子,更能理解它为何如此重要,它又是如何运作的。我希望它能激发我对生物学更深的兴趣,让我觉得科学原来是如此迷人,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配合着一抹象征着生命奥秘的螺旋,瞬间就能抓住你的目光。我之前对DNA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科普节目里模糊的片段,知道它代表着遗传,但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又是如何一点点被科学家们揭示出来的,就知之甚少了。这本书的名字“双螺旋”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诗意,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索。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插图注释”的部分,因为我总觉得,很多科学概念,特别是像DNA这样微观而又复杂的结构,光靠文字描述很难完全理解,生动的插图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构建起清晰的认知。我猜想,这本“插图注释本”一定会在视觉上给我带来很多惊喜,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生命底层奥秘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开它,去感受科学探索的魅力,去见证那些伟大的头脑是如何一步步解开生命密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心中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诸多疑问,让我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