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信息)
定价:34.50元
售价:23.5元,便宜11.0元,折扣68
作者:摆玉龙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3023257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自动控制原理(双语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采用中英双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1 引言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1.4.1 开环控制
1.4.2 闭环控制
1.4.3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4 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分析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1 恒值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
1.5.2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1.5.3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人多输出系统
1.5.4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1.5.5 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1.5.6 其他类型
1.6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7 控制系统的设计概述
1.8 MATLAB在本章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2.1 电气系统
2.2.2 机械系统
2.3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3.2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2.3.3 电气网络的运算阻抗与传递函数
2.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4.1 结构图的组成
2.4.2 控制系统结构图的建立
2.4.3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4.4 信号相加点和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
2.4.5 结构图简化示例
2.5 信号流图和梅逊公式
2.5.1 信号流图
2.5.2 梅逊公式
2.6 闭环传递函数的定义
2.6.1 闭环系统概述
2.6.2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7 非线性系统模型概述
2.8 MATLAB在本章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3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1 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结构图
3.3.2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3.3 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3.3.4 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3.3.5 一阶系统的单位加速度响应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1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4.2 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3.5 高阶系统时域分析法概述
3.6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1 稳定的基本概念和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6.2 代数稳定判据
3.7 控制系统稳态误差的分析及计算
3.7.1 稳态误差的定义
3.7.2 系统类型与稳态误差
3.7.3 给定输入信号下的稳态误差计算
……
第4章 根轨迹法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7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附录A 拉普拉斯变换及反变换
附录B z变换定义及对照表
附录C 常用校正网络
附录D Bode图的绘制规则
附录E 常用MATLAB命令
参考文献
我近期拜读的这本《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基础》彻底颠覆了我对概率论的刻板印象。通常,这类书籍总是以集合论的严谨性开场,让读者感到压抑和疏远。但这本书的开篇却异常生动,它从布朗运动和金融市场的随机波动中引入了随机变量的概念,这种“结果导向”的教学法立刻抓住了读者的兴趣。在讲解马尔可夫链的部分,作者没有过多纠缠于复杂的分类和遍历性的证明,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稳态分布的物理意义和在状态转移图上的直观解释上,比如如何通过Google的PageRank算法来理解平稳分布的重要性。书中关于泊松过程和排队论的讲解尤其精彩,它将抽象的随机过程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等待时间问题完美结合,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公式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人性化,图表清晰,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顺畅,阅读体验极佳。
评分这本《经典力学导论》的作者似乎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严谨,每一步推导都清晰可循,让人感觉仿佛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私教。尤其是在处理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这些核心概念时,作者没有采取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定义,而是巧妙地结合了具体的物理情景进行阐释。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讨论了约束系统的保守力,作者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特定的坐标系下,动量守恒定律能够如此自然地展现出来,这与我之前读过的几本教材那种直接套公式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物理图像的构建。阅读过程中,我发现那些看似抽象的数学表达,在作者的笔下都“活”了起来,充满了物理的韵味。书中收录的例题设计得非常精妙,它们并非简单的数值计算,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很多题目需要你跳出惯性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构建系统的哈密顿路径。对于想要真正掌握经典力学精髓,而非仅仅应付考试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在“教”你知识,更是在“训练”你的物理思维。
评分我花了些时间研究的这本《半导体器件物理导论》给我的感觉是,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机理的坚固桥梁。很多半导体教材要么过于侧重器件工程,忽略了底层物理机制的深入探讨,要么就是完全沉浸在复杂的半导体能带理论中,让初学者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教学方法,从最基本的PN结开始,通过清晰的能带图和载流子漂移扩散方程的微分形式,逐步引入了MOSFET的阈值电压模型和亚阈值区的行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释载流子迁移率随电场增强效应变化时,通过引入热电子的概念,使得原本抽象的公式背后有了非常直观的物理图像。它没有回避复杂性,但每一次引入新的数学工具,都伴随着对它在物理模型中作用的充分解释。读完相关的章节,你会发现自己不仅知道“会发生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会发生”。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简直是为工程实践者量身定做的手册。它最让我称道的一点是,它没有陷入过分深奥的数学泥潭,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工程化的语言来描述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例如,在介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部分,作者没有花费大量篇幅去证明其收敛性或复杂的群论基础,而是直接展示了不同FFT算法在实际计算资源消耗上的差异,以及在有限精度环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窗函数来最小化频谱泄露。这种“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让系统跑得更好”的叙事风格,对我这种需要快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系统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救星。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尤其出色,它涵盖了从雷达信号处理到生物医学信号去噪的多个领域,每一个案例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图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实际工程约束”的关注,比如缓存局部性、并行计算的优化等,这些细节在很多理论教材中是完全被忽略的。
评分最近接触的这本关于《高级控制系统设计》的教材,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对鲁棒性和最优性的深入探讨,以及将这些理论与现代控制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尝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大胆且具有前瞻性,它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探索控制理论的前沿阵地。在讨论H-无穷(H-infinity)控制时,它没有停留在代数Riccati方程的求解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释“奇异摄动法”在简化高阶系统模型中的应用,这对于处理大型复杂系统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LMI(线性矩阵不等式)在控制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并辅以MATLAB/LMI Lab的实例代码片段,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论应用的门槛。整体来看,这本书的难度不低,它要求读者对经典控制理论有扎实的理解,但其带来的视野拓展是无与伦比的,它真正体现了“高级”二字的重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