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 |
| 作者: | |
| 定价: | 99.0 |
| 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ISBN: | 978711542154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一本电子学方面的实际作指南,这些知识大多需要多年的工作实践才能从中总结出来。本书的每章将就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以便读者理清脉络,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如何阅读电子元件的数据表,如何决定微控制器的接口管脚上能连接多少个元件,如何装配各种型号的连接器,如何降低信号接口电路上的噪声和干扰,如何决定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不同型号的串口和网络接口是怎样工作的,以及怎样使用开源工具进行电路图绘制和PCB布局,等等。 |
| 目录 | |
第1章 运动的电子 1 1.1 原子和电子 1 1.2 电荷和电流 2 1.3 基本电路中的电流 3 1.4 欧姆定律 5 1.5 功率 6 1.6 电阻 6 1.7 示例:制造分压器 7 1.8 总结 8 第2章 紧固件和黏合剂 9 2.1 螺钉和螺栓 9 2.1.1 螺钉和螺栓的尺 10 2.1.2 螺丝的类型 11 2.1.3 螺钉螺栓头型 12 2.1.4 选择螺钉和螺栓 13 2.1.5 垫圈 14 2.1.6 自攻丝螺钉 15 2.2 铆钉 16 2.3 黏合剂和黏合 16 2.3.1 胶、环氧树脂和溶剂 17 2.3.2 木材和纸材的黏合 17 2.3.3 塑料的黏合 18 2.3.4 金属的黏合 18 2.3.5 特殊用途的黏合剂 19 2.4 总结 19 第3章 工具 20 3.1 螺丝 20 3.2 钳子 21 3.3 剪线钳 21 3.4 剥线钳 22 3.5 压接工具 22 3.6 套筒扳手和六角扳手 23 3.7 夹子 24 3.8 虎头钳 25 3.9 旋转工具 26 3.10 磨床 27 3.11 电钻 27 3.12 钻头 28 3.13 丝锥和板牙 29 3.14 小手锯 29 3.15 小型电锯 29 3.16 专业金属加工工具 30 3.17 镊子 31 3.18 焊接工具 31 3.19 放大镜和显微镜 32 3.20 工作区 33 3.21 总结 34 第4章 工具使用方法 35 4.1 紧固件的使用 35 4.1.1 螺丝的类型和尺 35 4.1.2 自攻丝螺钉 37 4.1.3 六角凹头紧固件和六角扳手 37 4.1.4 六角头紧固件和套筒扳手 39 4.1.5 可调扳手 40 4.1.6 扳手 41 4.1.7 铆钉 42 4.1.8 处理顽固的紧固件 44 4.2 焊接和拆焊 45 4.2.1 焊料的种类 45 4.2.2 焊接技术 46 4.2.3 导线和通孔元件的拆焊 50 4.2.4 表面组装焊接 51 4.2.5 表面组装拆焊 53 4.3 切割 53 4.3.1 棒料和条料 53 4.3.2 片料 55 4.4 钻孔 56 4.4.1 挑选钻头尺 56 4.4.2 钻进速度 58 4.4.3 薄片料钻孔 58 4.4.4 润滑剂 59 4.4.5 冲压孔和导孔 60 4.4.6 使用阶梯钻头 60 4.4.7 钻孔时的常见问题 60 4.4.8 丝锥和板牙 61 4.5 改造切割 65 4.5.1 珠宝手锯 65 4.5.2 旋转工具 65 4.6 总结 67 第5章 电源 68 5.1 电池 68 5.1.1 电池的封装 68 5.1.2 原电池 69 5.1.3 蓄电池 71 5.1.4 小型纽扣电池 72 5.1.5 电池储存注意事项 73 5.1.6 电池的使用 74 5.1.7 电池电路 75 5.1.8 电池的选择 76 5.2 供电技术 77 5.2.1 壁插式直流电源 78 5.2.2 工作台直流电源 79 5.2.3 模块化和内嵌式直流电源 79 5.3 光电电源 80 5.4 保险丝和断路器 81 5.4.1 保险丝 82 5.4.2 断路器 83 5.5 总结 83 第6章 开关 85 6.1 单开关,多电路 85 6.2 开关的类型 86 6.2.1 拨动开关 87 6.2.2 摇杆开关 87 6.2.3 滑动开关 88 6.2.4 旋转开关 88 6.2.5 按钮开关 89 6.2.6 快动开关 89 6.3 滑动开关和旋转开关电路 89 6.4 开关选择标准 90 6.5 开关使用警告 91 6.6 总结 91 第7章 连接器和接线 92 7.1 导线和电缆 92 7.1.1 导线尺 93 7.1.2 绝缘 94 |
| 编辑 | |
为了能够制作出一些有趣的电子器件,或创造性地改进已有器件,需要了解多少电子学知识呢?如果没有电子学基础,但是想自己动手制作电子设备,如何入手呢? 本书正是为有以上需求的读者准备的,介绍了电子元器件、技术和工具的方方面面,而这些知识通常需要多年经验积累才能得到。即使是使用过电子产品或具有电子学理论背景的读者,也能在本书中受益匪浅。 通过本书,你将学到: 阅读并理解电子元器件的数据表; 电子学中常用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确定微控制器接口管脚上连接的元件数量; 选择合适的电源、开关、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 挑选和装配各种类型的连接器; 不同型号的串行端口和网络接口的工作原理; 使用开源工具绘制电路图和PCB布局; 测试和封装。 |
| 媒体评论 | |
| “信息多,内容新……是目前市场上数一数二的通识电子学参考书。”——Amazon读者评论 |
第一段: 最近入手了一本新书,叫《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说实话,我对电子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有些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元器件和各种新兴技术时,总感觉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专业,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量不小。我翻开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基础的半导体器件到更复杂的集成电路,再到现代通信技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体系相当全面。尤其是对一些经典电路的解析,图文并茂,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书中对BJT和MOSFET的工作原理分析,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剖析,这比我之前看的很多教科书都要生动易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总能找到恰当的比喻,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起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你,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论堆砌。对于我这种想从爱好者向专业人士过渡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宝藏。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也值得称赞。在技术书籍中,清晰的图示是理解复杂电路和波形的关键。这本书的电路图绘制得规范专业,关键点的注释非常到位,几乎没有出现那种让人费解的“天书”般的示意图。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抽象概念时,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或者最新的研究热点,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比如,它在讲到天线设计时,不仅分析了基本的偶极子天线,还简要介绍了微带贴片天线的优化思路,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兴趣。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且富有成效,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的严谨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是我书架上近期最值得反复翻阅的技术参考书之一,对于任何致力于在电子信息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第三段: 我发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电子与通信”这一领域的衔接处理得非常巧妙。很多书籍要么偏重硬件,要么偏重通信协议,但这本书成功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没有陷入纯粹的数学推导,而是侧重于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子技术去实现高效的通信系统。例如,书中对调制解调技术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公式上,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的滤波器设计和噪声抑制方法。我尤其喜欢它对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编码和传输方案来保证信息完整性,这对于理解 5G 乃至未来的无线技术架构非常有启发性。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持续保持专注,很少会产生“跳读”的冲动,因为它似乎每一步都在为你构建下一个知识点做铺垫,稳扎稳打,让人学得踏实。
评分第四段: 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爱好者,我阅读过不少相关书籍,但坦白说,很多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满着陈旧的知识点。然而,这本《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展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它对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关注度非常高,例如,在讨论电源管理IC时,它没有回避最新的低功耗设计趋势,甚至提到了 GaN 和 SiC 器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潜力。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使得这本书即使在快速迭代的电子行业中,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实用价值。我特别注意到,书中提供的很多设计案例和仿真结果分析,都非常贴近工业界的实际要求,而不是停留在理想化的课堂模型上。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维方式的引导者,它教会我如何用工程师的视角去审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
评分第二段: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特别是“元器件与技术”这部分,简直是一部器件的“百科全书”。我以前在维修或者设计中遇到一些不常见的器件,查阅资料往往费时费力,但这本书里几乎涵盖了电子工程师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的绝大多数核心元件。它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参数表上,更深入到器件的物理结构和制造工艺,这对理解其极限性能和潜在问题至关重要。例如,书中对电容和电感的选型原则,结合了高频、低噪等具体要求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对于我正在做的射频电路设计帮助极大。此外,它对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介绍也非常到位,特别是 MEMS 技术的最新进展,让我对未来的物联网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业内专家,他的经验和洞察力都渗透在了每一个字里行间,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纸面价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