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

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子工程
  • 元器件
  • 电子技术
  • 通信技术
  • 电路分析
  • 信号处理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设计
  • 专业教材
  • 工程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青草书店专营店
出版社: 未知出版社
ISBN:9787115421548
商品编码:29769389740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
作者:
定价:99.0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21548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电子学方面的实际作指南,这些知识大多需要多年的工作实践才能从中总结出来。本书的每章将就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以便读者理清脉络,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如何阅读电子元件的数据表,如何决定微控制器的接口管脚上能连接多少个元件,如何装配各种型号的连接器,如何降低信号接口电路上的噪声和干扰,如何决定模拟-数字转换器的分辨率,不同型号的串口和网络接口是怎样工作的,以及怎样使用开源工具进行电路图绘制和PCB布局,等等。

  目录

第1章 运动的电子  1
1.1 原子和电子  1
1.2 电荷和电流  2
1.3 基本电路中的电流  3
1.4 欧姆定律  5
1.5 功率  6
1.6 电阻  6
1.7 示例:制造分压器  7
1.8 总结  8
第2章 紧固件和黏合剂  9
2.1 螺钉和螺栓  9
2.1.1 螺钉和螺栓的尺  10
2.1.2 螺丝的类型  11
2.1.3 螺钉螺栓头型  12
2.1.4 选择螺钉和螺栓  13
2.1.5 垫圈  14
2.1.6 自攻丝螺钉  15
2.2 铆钉  16
2.3 黏合剂和黏合  16
2.3.1 胶、环氧树脂和溶剂  17
2.3.2 木材和纸材的黏合  17
2.3.3 塑料的黏合  18
2.3.4 金属的黏合  18
2.3.5 特殊用途的黏合剂  19
2.4 总结  19
第3章 工具  20
3.1 螺丝  20
3.2 钳子  21
3.3 剪线钳  21
3.4 剥线钳  22
3.5 压接工具  22
3.6 套筒扳手和六角扳手  23
3.7 夹子  24
3.8 虎头钳  25
3.9 旋转工具  26
3.10 磨床  27
3.11 电钻  27
3.12 钻头  28
3.13 丝锥和板牙  29
3.14 小手锯  29
3.15 小型电锯  29
3.16 专业金属加工工具  30
3.17 镊子  31
3.18 焊接工具  31
3.19 放大镜和显微镜  32
3.20 工作区  33
3.21 总结  34
第4章 工具使用方法  35
4.1 紧固件的使用  35
4.1.1 螺丝的类型和尺  35
4.1.2 自攻丝螺钉  37
4.1.3 六角凹头紧固件和六角扳手  37
4.1.4 六角头紧固件和套筒扳手  39
4.1.5 可调扳手  40
4.1.6 扳手  41
4.1.7 铆钉  42
4.1.8 处理顽固的紧固件  44
4.2 焊接和拆焊  45
4.2.1 焊料的种类  45
4.2.2 焊接技术  46
4.2.3 导线和通孔元件的拆焊  50
4.2.4 表面组装焊接  51
4.2.5 表面组装拆焊  53
4.3 切割  53
4.3.1 棒料和条料  53
4.3.2 片料  55
4.4 钻孔  56
4.4.1 挑选钻头尺  56
4.4.2 钻进速度  58
4.4.3 薄片料钻孔  58
4.4.4 润滑剂  59
4.4.5 冲压孔和导孔  60
4.4.6 使用阶梯钻头  60
4.4.7 钻孔时的常见问题  60
4.4.8 丝锥和板牙  61
4.5 改造切割  65
4.5.1 珠宝手锯  65
4.5.2 旋转工具  65
4.6 总结  67
第5章 电源  68
5.1 电池  68
5.1.1 电池的封装  68
5.1.2 原电池  69
5.1.3 蓄电池  71
5.1.4 小型纽扣电池  72
5.1.5 电池储存注意事项  73
5.1.6 电池的使用  74
5.1.7 电池电路  75
5.1.8 电池的选择  76
5.2 供电技术  77
5.2.1 壁插式直流电源  78
5.2.2 工作台直流电源  79
5.2.3 模块化和内嵌式直流电源  79
5.3 光电电源  80
5.4 保险丝和断路器  81
5.4.1 保险丝  82
5.4.2 断路器  83
5.5 总结  83
第6章 开关  85
6.1 单开关,多电路  85
6.2 开关的类型  86
6.2.1 拨动开关  87
6.2.2 摇杆开关  87
6.2.3 滑动开关  88
6.2.4 旋转开关  88
6.2.5 按钮开关  89
6.2.6 快动开关  89
6.3 滑动开关和旋转开关电路  89
6.4 开关选择标准  90
6.5 开关使用警告  91
6.6 总结  91
第7章 连接器和接线  92
7.1 导线和电缆  92
7.1.1 导线尺  93
7.1.2 绝缘  94

  编辑

为了能够制作出一些有趣的电子器件,或创造性地改进已有器件,需要了解多少电子学知识呢?如果没有电子学基础,但是想自己动手制作电子设备,如何入手呢?

本书正是为有以上需求的读者准备的,介绍了电子元器件、技术和工具的方方面面,而这些知识通常需要多年经验积累才能得到。即使是使用过电子产品或具有电子学理论背景的读者,也能在本书中受益匪浅。

 

通过本书,你将学到:

阅读并理解电子元器件的数据表;

电子学中常用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确定微控制器接口管脚上连接的元件数量;

选择合适的电源、开关、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

挑选和装配各种类型的连接器;

不同型号的串行端口和网络接口的工作原理;

使用开源工具绘制电路图和PCB布局;

测试和封装。
 

  媒体评论
“信息多,内容新……是目前市场上数一数二的通识电子学参考书。”——Amazon读者评论





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 引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电子与通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的便捷通讯到航空航天的精密控制,从医疗设备的精准诊断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升级,电子工程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本书《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正是为 aspiring 和在职的电子工程师量身打造的一本深度指南,旨在系统性地梳理电子工程的核心知识体系,全面解析关键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深入探讨电子与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次对电子工程精髓的探索之旅,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实用的工程技能,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电子工程领域游刃有余,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 第一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理论与精细解析 电子工程的基石在于对各类元器件的深刻理解。本书将从最基础的半导体材料特性讲起,层层深入,剖析各类主动和被动元器件的物理原理、电气特性、关键参数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考量。 半导体基础: 读者将系统学习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能带理论、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产生与输运机制。理解 PN 结的形成机理,以及正向和反向偏置下的特性,这是理解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我们将深入探讨空穴和电子的扩散、漂移以及复合等概念,为后续理解二极管、三极管等器件打下坚实基础。 电阻器: 从最简单的定义出发,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电阻器的构造、材料特性、阻值精度、功率额定值、温度系数等关键参数。分析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电位器、可调电阻)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讨论贴片电阻、插件电阻等不同封装形式的应用场景。讲解如何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器,以及电阻器的老化和失效机理。 电容器: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容值、耐压、漏电流、等效串联电阻 (ESR) 等重要参数。详细解析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铝电解、钽电解)、薄膜电容器、固态电容器等各类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结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讲解电容器在滤波、耦合、储能等电路中的核心作用,并讨论电容器的选择与应用注意事项。 电感器: 读者将学习电感器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感应、自感、互感等概念。深入解析不同类型的电感器,如空心电感、铁氧体磁芯电感、铁硅铝磁芯电感等,讨论其电感量、品质因数 (Q值)、额定电流、饱和电流等关键参数。讲解电感器在滤波、振荡、储能等电路中的应用,以及线圈绕制工艺和磁芯材料对电感性能的影响。 二极管: 从 PN 结二极管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其单向导电特性。深入剖析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LED)、光电二极管等不同类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曲线、关键参数(如反向击穿电压、正向压降)和应用。讲解二极管在整流、稳压、信号指示、光电转换等电路中的作用。 三极管(BJT): 本部分将详尽阐述双极型三极管 (BJT) 的结构(NPN 和 PNP)、工作原理,以及集电极电流、基极电流、发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深入讲解三种基本工作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并详细介绍电流放大系数 (β)、跨导 (gm) 等关键参数。分析共发射、共集电、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场效应管 (FET): 详细介绍结型场效应管 (JFET) 和绝缘栅场效应管 (MOSFET)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解析 MOSFET 的栅极、漏极、源极结构,以及增强型和耗尽型 MOSFET 的工作特性。讲解其跨导 (gm)、输出电阻等参数,并分析其在开关和放大电路中的优势。 集成电路 (IC) 基础: 介绍集成电路由哪些基本元器件构成,以及其集成化的优势。初步探讨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的区别。提及运算放大器 (Op-amp)、逻辑门 (Logic Gates) 等基础集成器件的构成和基本功能,为后续更复杂的集成电路应用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电子与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前沿发展 在掌握了基础元器件的知识后,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电子与通信更广阔的天地,深入剖析当前主流的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模拟电路设计与应用: 放大电路: 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单级、多级),如共发射极放大器、射极跟随器、差分放大器等,以及它们的频率响应、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等性能指标。 滤波器设计: 介绍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滤波器电路的原理,分析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特性。 振荡器与信号发生器: 深入研究 RC 振荡器、LC 振荡器、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设计产生特定频率和波形的信号。 电源电路: 讲解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原理,包括整流、滤波、稳压等环节,以及如何提高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 数字电路设计与逻辑: 组合逻辑电路: 讲解基本逻辑门(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构建复杂的组合逻辑功能,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加法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 深入研究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数据存储和时序控制中的应用。 微控制器 (MCU) 与嵌入式系统: 介绍微控制器的基本架构(CPU、内存、I/O接口),以及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初步探讨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通信系统原理: 信号的表示与处理: 介绍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调制与解调: 深入讲解模拟调制(AM、FM、PM)和数字调制(ASK、FSK、PSK、QAM)的原理,以及相应的解调技术。 信道与噪声: 分析不同通信信道的特性(如导线、光纤、无线电波),以及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并探讨抗噪声技术。 数字通信基础: 介绍编码、解码、差错控制编码(如海明码、卷积码)等基本概念,以及信息传输速率、信道容量等重要指标。 现代通信技术前沿: 无线通信技术: 介绍蜂窝通信(4G、5G)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如OFDM、MIMO等。探讨 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 讲解光纤的传输原理,以及光模块、光器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物联网 (IoT) 技术: 介绍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架构,以及低功耗通信协议(如 LoRa、NB-IoT)。 信号处理技术: 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的架构和应用,以及常用的信号处理算法,如滤波器设计、频谱分析等。 第三部分:工程实践与综合应用 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 电路仿真与设计工具: 介绍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如 SPICE、Multisim、Proteus)的使用方法,指导读者如何进行电路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优化设计。 PCB 设计与制造: 讲解印刷电路板 (PCB) 的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绘制、PCB 布局布线、叠层设计等。介绍 PCB 制造工艺和常见问题。 调试与故障排除: 教授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分析。 项目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电子工程项目(如简单的数字时钟、功放电路、无线通信模块等),展示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 工程师的职业素养与发展: 探讨电子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工程伦理、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持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重要性。 结语 《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是一本系统性、全面性、且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教材。它不仅能够帮助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能够为广大电子工程师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电子元器件的奥秘,更深刻地理解电子与通信技术的精髓,并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无限的创新潜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引领技术潮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段: 最近入手了一本新书,叫《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说实话,我对电子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有些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元器件和各种新兴技术时,总感觉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挺专业,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量不小。我翻开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基础的半导体器件到更复杂的集成电路,再到现代通信技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体系相当全面。尤其是对一些经典电路的解析,图文并茂,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书中对BJT和MOSFET的工作原理分析,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剖析,这比我之前看的很多教科书都要生动易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总能找到恰当的比喻,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起来。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你,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论堆砌。对于我这种想从爱好者向专业人士过渡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宝藏。

评分

第五段: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也值得称赞。在技术书籍中,清晰的图示是理解复杂电路和波形的关键。这本书的电路图绘制得规范专业,关键点的注释非常到位,几乎没有出现那种让人费解的“天书”般的示意图。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抽象概念时,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或者最新的研究热点,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比如,它在讲到天线设计时,不仅分析了基本的偶极子天线,还简要介绍了微带贴片天线的优化思路,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兴趣。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且富有成效,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的严谨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是我书架上近期最值得反复翻阅的技术参考书之一,对于任何致力于在电子信息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

第三段: 我发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电子与通信”这一领域的衔接处理得非常巧妙。很多书籍要么偏重硬件,要么偏重通信协议,但这本书成功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没有陷入纯粹的数学推导,而是侧重于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子技术去实现高效的通信系统。例如,书中对调制解调技术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公式上,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的滤波器设计和噪声抑制方法。我尤其喜欢它对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编码和传输方案来保证信息完整性,这对于理解 5G 乃至未来的无线技术架构非常有启发性。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持续保持专注,很少会产生“跳读”的冲动,因为它似乎每一步都在为你构建下一个知识点做铺垫,稳扎稳打,让人学得踏实。

评分

第四段: 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爱好者,我阅读过不少相关书籍,但坦白说,很多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满着陈旧的知识点。然而,这本《电子工程师:元器件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 书籍》展现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活力。它对新技术和新标准的关注度非常高,例如,在讨论电源管理IC时,它没有回避最新的低功耗设计趋势,甚至提到了 GaN 和 SiC 器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潜力。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使得这本书即使在快速迭代的电子行业中,也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实用价值。我特别注意到,书中提供的很多设计案例和仿真结果分析,都非常贴近工业界的实际要求,而不是停留在理想化的课堂模型上。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维方式的引导者,它教会我如何用工程师的视角去审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

评分

第二段: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特别是“元器件与技术”这部分,简直是一部器件的“百科全书”。我以前在维修或者设计中遇到一些不常见的器件,查阅资料往往费时费力,但这本书里几乎涵盖了电子工程师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的绝大多数核心元件。它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参数表上,更深入到器件的物理结构和制造工艺,这对理解其极限性能和潜在问题至关重要。例如,书中对电容和电感的选型原则,结合了高频、低噪等具体要求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对于我正在做的射频电路设计帮助极大。此外,它对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介绍也非常到位,特别是 MEMS 技术的最新进展,让我对未来的物联网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业内专家,他的经验和洞察力都渗透在了每一个字里行间,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纸面价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