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七体书法字典
定价:168.00元
作者:丁申阳 等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8612742
字数:450000
页码:6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字典选字标准.上起先秦,下到清代,千余种碑帖,,选出一万六千多字.各体书字形多变,习之不易,临写时定下心来.
一、 标准
1.规范。选完整的字,残缺的字不选;
2.大小划一;
3.改成墨迹,更加精准。
二、 六迹
选取各种书法大家的字,可以看到字的形态的变化,了解其历史变化脉络。
三、 四种查阅方法
部首索引
拼音索引
四、 功能
1.查阅方便;
2.欣赏功能;
3.临摹功能;
4.教师演示功能。
目录
作者介绍
丁申阳,善真、隶、行、草书,尤以草书。创作之余,亦喜戏墨作荷莲。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协会员展,全国第三、四、六届书法篆刻展。
文摘
序言
购买这本书之前,我最担心的就是它作为一个“字典”的概念,是否会显得过于僵硬和刻板,缺乏学习书法所必需的灵动感和趣味性。然而,实际翻阅后,发现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它的设计思路似乎是想打破传统字帖的线性学习模式,鼓励读者在不同字体之间进行穿梭和参照。比如,当你对着某一个行书的“飞白”效果感到困惑时,可以迅速翻到楷书或草书中对该笔法的专门解析,立即就能找到理论支撑,形成一种立体化的学习网络。这种互文互照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主动性,我不再是机械地临摹,而是开始主动思考不同书体之间的“血缘关系”和风格演变脉络。这种探索的乐趣,是单纯的临帖练习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七体书法字典》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成功地在“学术严谨性”与“实用可操作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为了追求字体的数量而牺牲质量,每一体都经过了精挑细选,确保了学习的价值。我尤其赞赏它对行书和草书的处理方式——这两个公认难度最高的领域,被拆解得极其细致。草书部分,对连带、牵丝、使转的图解,配合着速度感极强的线条示意图,仿佛能让人听到笔尖在纸上疾驰的沙沙声。对于那些希望从楷书稳健过渡到自由抒情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充满逻辑性的阶梯。它不是那种只适合放在书架上装点门面的精美画册,而是真正能够陪伴学习者,从入门到进阶都能提供切实帮助的案头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七体书法字典》的装帧设计倒是相当考究,纸张厚实,触感温润,装订也很牢固,看得出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光是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让人对即将展开的笔墨世界充满了期待。初翻几页,那些精选的字体范例,排版疏朗有致,字形结构分析得丝丝入扣,即便是对书法初学者而言,那些繁复的笔画走势也能通过清晰的图示被轻易捕捉。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量,比如对不同书体“神韵”的捕捉,并非仅仅是机械的描摹,而是融入了对历代大家风格精髓的理解,这对于想要深入领会书法之美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助益。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扇通往传统艺术殿堂的门,让人心生敬畏又满怀探索的欲望。
评分作为一名略有年头的业余书法爱好者,我最头疼的就是篆隶二体的学习。传统的隶书偏碑刻感重,而篆书的线条圆转流畅,临摹起来总是不得要领,总感觉“气”散了。这本书的七体结构中,对篆书和隶书的讲解篇幅虽然没有像对行草那样占据绝对主导,但其精炼的提要却直击要害。比如,在讲隶书的蚕头燕尾时,它不仅展示了如何收笔,还深入探讨了笔锋入纸的侧锋运用,这一点在其他很多字帖中是常常被略过的。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一些极其罕见的异体字和古文字的收录,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展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学识,这对于进行古典碑帖研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拓宽了视野,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全面性。
评分我一直对楷书的法度森严、结构严谨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市面上大多数的字帖,要么是过于偏重某个名家,选择面不够广,要么就是讲解流于表面,难以真正触及“骨力”的奥妙。然而,这本字典在对楷书的解析上,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包容性和深度。它似乎并未局限于某一家独尊的理论,而是将不同流派的楷书精髓熔于一炉,通过横向的对比,清晰地展现了同一点画在不同风格下的微妙变化。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间架结构”的论述部分,那些关于重心、欹侧、呼应关系的文字描述,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阐释,让人茅塞顿开。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让人感觉手下的笔触似乎都更有章法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