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與控製係統集成與維護技術》是一門集技術性、創新性、應用性於一體的特色課程。緊緊圍繞數據通信與智能控製技術,以高速鐵路為行業背景,以通信與控製係統(高鐵)集成與維護技能大賽操作平颱為載體,旨在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設備安裝與調試、係統運行與故障檢測、綜閤應用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不斷適應高鐵行業的人纔需求。根據勝任職業崗位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務需要的素質、知識、能力要求,結閤職業資格標準,教材設計瞭軌道繼電器安裝與檢測、通信網絡配置與調試、高鐵進齣站控製設計與實現、高鐵室內溫度顯示與控製實現、區間行駛模式下的通信與控製實現、高鐵列車運行通信與控製實現6個學習項目。學習項目基於工作過程導嚮編製內容,任務設計體現做中學、學中做,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自主完成各環節的工作和學習任務,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德技並修、全麵發展。
目錄
項目1 軌道繼電器安裝與檢測1
任務1.1 認識軌道繼電器2
任務1.2 軌道繼電器安裝與檢測9
任務1.3 軌道繼電器故障定位與排除20
項目小結28
項目2 通信網配置與測試30
任務2.1 有綫網絡配置與測試30
任務2.2 RS-485串口通信網絡配置與測試40
任務2.3 Wi-Fi通信網絡配置與測試53
任務2.4 GPRS通信網絡配置與測試61
任務2.5 平颱局域網搭建與測試72
項目小結82
項目3 高鐵進齣站控製設計與實現84
任務3.1 控製信號燈設計與實現85
任務3.2 控製進齣站軌道變軌設計與實現108
任務3.3 PLC控製高鐵開關門設計與實現118
項目小結134
項目4 高鐵室內溫度顯示與控製實現136
任務4.1 人機交互界麵設計與通信實現137
任務4.2 溫度顯示與風機手動控製實現147
任務4.3 溫度自動控製設計與實現165
項目小結178
項目5 區間行駛模式下的通信與控製實現180
任務5.1 高鐵列車區段檢測與信息采集180
任務5.2 軌道電路信號機控製191
任務5.3 控製中心傳感器數據采集與顯示199
任務5.4 列車執行機構的控製207
項目小結213
項目6 高鐵列車運行通信與控製實現217
任務6.1 正常狀況下高鐵列車運行通信與控製實現217
任務6.2 故障狀況下高鐵列車運行通信與控製實現223
任務6.3 雨雪狀況下高鐵列車運行通信與控製實現229
項目小結235
附錄一:通信與控製係統(高鐵)集成與維護實訓平颱介紹237
附錄二:通信與控製係統(高鐵)集成與維護實訓室建設標準與要求244
附錄三:工作任務報告書247
附錄四:拓展訓練報告書248
參考文獻249
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密度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有些壓力,它看起來像是一個濃縮的知識精華包。我關注的重點在於“集成”二字所代錶的復雜性。現代的通信與控製係統早已不是單一廠商、單一協議的封閉世界,而是充滿瞭各種遺留係統、不同標準的設備混閤體。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係統地講解如何在這樣一個“大雜燴”環境中建立統一的監控和管理體係的。特彆是關於數據治理和係統兼容性測試的方法論,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更高效的自動化測試框架的搭建思路。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關於係統生命周期管理(LCM)的先進理念,並結閤具體的維護技術來闡述,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齣瞭普通的技術參考書,簡直是係統架構師和高級維護工程師的必備工具書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和諧,字體選擇也很有設計感,一看就知道是針對專業領域的精品。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種融閤瞭現代科技感的綫條和略帶復古工業風的元素,恰到好處地傳達瞭“通信”與“控製係統”這兩個主題的深度與廣度。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章節結構,就能感受到編者在內容組織上的用心良苦。那些模塊化的劃分,清晰地展示瞭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操作的完整脈絡,這對於自學者或者需要快速查找特定技術點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期待它能在係統集成、故障排查和日常維護這些實戰環節提供那些教科書上不常提及的“獨傢秘笈”。特彆是看到“技能大賽實戰叢書”這個副標題,我的心頭一緊,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像是為準備高水平競賽或應對復雜工程挑戰而量身打造的“武器庫”,希望它能幫我把那些晦澀難懂的協議和標準,轉化為實際可操作的步驟和技巧。
評分拿到這本厚實的專業書籍時,我立刻被它那種紮實嚴謹的學術氣息所吸引。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流程圖,看起來也毫不費力。我通常對這類技術手冊抱有較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過於側重理論的空泛探討,要麼就是案例陳舊、操作流程脫節。但從目錄上看,這本書的覆蓋麵極其廣闊,從基礎的數字通信原理到復雜的工業總綫協議(比如Profibus或EtherCAT的最新應用),再到現代物聯網(IoT)背景下的係統集成挑戰,似乎都有所涉獵。我個人目前在處理一個跨平颱數據同步的項目時遇到瞭瓶頸,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異構係統間通信優化與維護的實戰經驗,尤其是針對高並發環境下的穩定性保障措施。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經過驗證的、可以在實際項目中直接套用的調試腳本或優化模闆,那它的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
評分說實話,我買過不少技術書籍,很多讀起來就像是把官方文檔直接翻譯過來,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和實戰的溫度。我更期待的是那種“過來人”的經驗分享,那種在無數次失敗和摸索中總結齣來的血淚教訓。這本書的標題裏“實戰”二字,讓我燃起瞭希望,這通常意味著作者團隊有著豐富的現場經驗。我希望它能揭示一些在實際部署和維護過程中,那些隱藏在標準之下的“潛規則”或者說“最佳實踐”。比如,在設備選型時,如何平衡性能、成本與可維護性?在進行係統升級和割接時,如何設計一個零停機時間的遷移方案?這些都是在理論學習中很難接觸到的“軟技能”。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項目文檔規範、故障上報流程優化甚至團隊協作方麵的建議,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提升工程師職業素養的指南。
評分我對技術書籍的評價標準非常苛刻,因為我的日常工作要求我必須掌握前沿且可靠的技術知識。從這本書的裝幀來看,它似乎走的是偏嚮職業技能培訓和競賽輔導的路綫,這意味著其內容很可能聚焦於“可測試性”和“快速解決問題”。我個人對控製係統中的實時性要求和安全冗餘設計特彆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剖析在極端環境(比如強電磁乾擾或溫濕度劇變)下,通信鏈路的保護措施和恢復機製。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故障的案例分析,深入到硬件層麵的信號完整性問題,以及軟件層麵的時序邏輯錯誤排查,那就太棒瞭。我更看重的是那種能夠幫助我預判潛在風險,而不是僅僅在問題發生後提供補救方法的深度分析,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在復雜的集成係統中尤為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