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大師經典係列 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七天玩轉趣味物理(2)
定價:29.80元
作者: 彆萊利曼,王艷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64070991
字數:
頁碼:22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大師經典係列·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七天玩轉趣味物理(2)》能夠幫助讀者對他在物理學方麵已掌握的基本知識有更深入瞭解,並且能夠活學活用。《大師經典係列·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七天玩轉趣味物理(2)》迴避瞭枯燥的說教,而是與讀者分享一些神奇的故事、有趣的難題、各種奇談怪論,一起討論其中的物理學知識。彆萊利曼在書中所做的所有嘗試與努力都是為瞭達到一個目的——他相信:讀者一旦對於一門學科發生興趣,就會加倍注意,也就能夠自覺地去深入探索與學習;在興趣的引導下所學到知識纔更加“牢固”。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瞭生活中的有趣的物理現象,給齣瞭科學而又淺顯的解釋,既能說明問題的本質,又便於讀者理解。可以還不誇張地說,《大師經典係列·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七天玩轉趣味物理(2)》充滿著科學性和趣味性的課外讀物,是一本雅俗共賞的,引導孩子建立物理學基礎知識的啓濛讀物,也是你開啓科學之門的密鑰。
目錄
作者介紹
    彆萊利曼(1882-1942),誕生於俄國格羅德省彆洛斯托剋市。享譽世界的科普名傢,真正意義上的學者,趣味科學的奠基人。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完成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他的作品從1918年至1973年僅在俄羅斯就齣版449次,總印數達1300萬之多,還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世界齣版發行。俄羅斯科學傢、火箭技術先驅者之一格盧什科稱彆萊利曼是“數學的歌手、物理學的樂師、天文學的詩人、宇航學的司儀”。n
    尼查耶夫,俄國的科學傢和作傢之一。 他畢生熱衷於科學研究,於1941年辭世。曾經擔任前蘇聯《知識就是力量》月刊主編。人們評價他的作品“善於使談科學的書擺脫枯燥的講義和素材而自成一體”。n
    伊庫納契夫,俄國科普作傢。伊庫納契夫所著的數學讀物被譽為“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之一,是作者著作中精彩的一本,也是數學科普書中暢銷的一種。
文摘
為什麼結能打得牢
  在日常生活裏,我們常常享受著歐拉公式所指齣的利益。比如打結,我們不就是把繩索的一端當做樁子,而讓繩子的其餘部分縛在上麵嗎?各種各樣的結,“普通結”“蝴蝶結”“水手結”“紐帶結”等,之所以能夠打得牢,完全是由於摩擦的作用。繩索圍著自己纏繞著,就像繩索圍著支架纏繞著一樣,摩擦力會增大許多倍。研究一下我們就會發現:繩子圍著自己纏繞的圈數越多,它的繞轉角就越大,結因此也就打得越牢。
  就連我們平常釘紐扣,都在不知不覺中使用著這個方法。我們把綫頭繞瞭許多轉,然後把綫扯斷。隻要綫是堅韌的,紐扣就不會掉下來。在這裏我們所利用的還是那條規律:綫的圈數按照算術級數增多的時候,紐扣的牢固程度就按照幾何級數增長。
  如果不存在摩擦,我們甚至連紐扣都沒法使用:在紐扣的重力下綫會自動鬆開,緻使紐扣脫落。
  假如摩擦不存在瞭在我們的周圍有著各種各樣的摩擦現象,有時甚至連我們想不到的地方,也會齣現極其重要的摩擦現象。如果摩擦從世界上消失瞭的話,許多普通的現象就會完全按照另一種方式存在。
  法國的物理學傢希洛姆,曾對摩擦現象有過生動的描寫:為瞭不在結冰的路麵上跌倒,我們得比平時多用多少力氣,多做多少可笑的動作啊!這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平時所走的路麵具有多麼寶貴的性質啊!就是由於這種性質,我們纔不必特彆用力就能保持平衡。當我們騎著自行車在光滑的路麵上滑倒的時侯,是不是會産生同樣的想法呢?工程師想盡各種辦法來減小機器上的摩擦,並取得瞭很好的成績。在應用力學裏,摩擦常被認為是不好的現象。這種說法隻有在幾個狹窄的領域裏纔能算是對的。至於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應當感謝摩擦的:它使我們在行走、坐著以及進行一些其他活動時不用提心吊膽;使書和墨水瓶不會滑落到地闆上;使桌子不會自動滑嚮牆角;使鋼筆不會從手中滑落。
  摩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根本用不著去找它,它自己就會來幫助我們。摩擦能夠促進穩定:建築工人鋪平地闆,目的之一是使桌子和椅子隨心所欲地放置。隻要不是在搖晃顛簸的輪船裏,放在桌子上的杯盤,是不會自動掉落到地上的。
  假設摩擦不存在瞭,那麼任何物體,不論是大石塊還是小沙粒,都再也不能相互支持。所有的東西都會滑動著,滾打著,直到形成一個平麵為止。如果沒有摩擦,地球就會像流體一樣,變成瞭一個沒有任何高低起伏的圓球。
  如果沒有瞭摩擦,鐵釘和螺釘就會從牆上滑齣來;我們的手也不能拿住東西;任何建築物都不可能被建造起來;一旦颳起瞭鏇風,就永遠不會平息;我們會不斷地聽到迴聲,因為它從牆壁上反射迴來,絲毫沒有被削弱。
  結冰的地麵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摩擦的重要性。當遇上這種情況,我們會變得異常擔心,生怕隨時會滑倒。下麵是從報紙上摘下來的幾段消息(1927年12月):“倫敦二十一日消息,由於地麵結冰,倫敦的街車和電車幾乎陷入瞭癱瘓。大約有1400人因滑倒而摔壞瞭手腳,被送入醫院。”“在海德公園附近,三輛汽車跟兩輛電車相撞並引發爆炸,車輛被燒毀。”“巴黎二十一日消息,巴黎城中心和附近郊區,由於街道結冰,發生瞭許多不幸事件……”雖然光滑的冰麵給我們帶來瞭麻煩,但是我們可以反過來利用這一點。普通的雪橇就是比較好的例子。更好的例子是把樹木從伐木的地方運輸到鐵道或浮送站去的冰路。在這種平滑的冰路上,隻要兩匹馬就可以拉動裝有70噸木材的雪橇(圖11)。
  ……
序言
我必須承認,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對物理的認知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或者說是帶著一種“敬畏”和“距離感”。但彆萊利曼教授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幽默感,瞬間打破瞭我所有的顧慮。他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我在趣味橫生的物理世界裏穿梭。我尤其被他對“浮力”的講解所吸引,他用一個在浴缸裏玩耍的小孩也能理解的例子,解釋瞭為什麼船能漂浮在水麵上,讓我茅塞頓開。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嚴謹的科學內核,又不失輕鬆活潑的外在錶現。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而是在享受一場頭腦的風暴,每一個知識點都像一顆閃亮的珍珠,串聯起我對物理世界的理解。現在,我更加渴望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
評分簡直太讓人驚喜瞭!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科學書籍的刻闆印象。彆萊利曼教授的語言風格極其迷人,他能夠用最簡潔、最生動的語言,將最復雜的物理概念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聲音的傳播”的章節,他用一個巧妙的比喻,讓我瞬間理解瞭聲波是如何在介質中傳遞的。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彩的科學冒險,每一個章節都像是在解鎖一個新的謎題,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這本書的真正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點燃瞭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思考,去發現,去享受這個過程。這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最令人振奮的一本書瞭!
評分這是一本能夠喚醒我沉睡已久好奇心的神奇讀物!彆萊利曼教授用他如詩如畫的筆觸,為我描繪瞭一個充滿活力的物理宇宙。他不是在“教”我們物理,而是在邀請我們一起“玩”物理。我尤其驚嘆於他對“光的波動性”的闡述,他通過一個簡單卻巧妙的實驗,讓我直觀地感受到瞭光是如何像水波一樣傳播的。書中提到的許多生活常識,比如為什麼熱水比冷水更容易結冰(姆潘巴現象),都被他解釋得頭頭是道,讓我對這些習以為常的現象産生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隻是一本知識的集閤,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它教會我如何去質疑,如何去探究,如何去享受發現的樂趣。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科學感到好奇,但又對傳統教材望而卻步的人們。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開啓瞭我對物理世界的新視角!一直以為物理是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但彆萊利曼用他獨有的方式,把那些曾經讓我頭疼的物理現象變得生動有趣。他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通過一個個充滿想象力的問題和實驗,引導我們去思考。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慣性”的講解,他用一個簡單的日常例子,比如為什麼汽車急刹車時人會嚮前傾,就輕而易舉地解釋瞭這個看似復雜的概念。我甚至開始在生活中尋找各種物理現象的例子,感覺整個世界都充滿瞭奇妙的“科學魔法”。這本書的語言也很接地氣,沒有生硬的專業術語,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博學的朋友在娓娓道來,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下去,而且還想立刻動手去驗證書中的每一個小實驗。我感覺自己不僅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一種探索未知的興趣。
評分真的沒想到,一本關於物理的書能夠如此引人入勝,讓我愛不釋手!彆萊利曼教授的敘述方式太有魅力瞭,他總能從最平凡的生活現象齣發,層層剝繭,揭示背後深奧的物理原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玩一場智力闖關遊戲,每一個章節都帶來新的挑戰和驚喜。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能量守恒”的解釋印象深刻,他用一個小孩堆積木的比喻,把這個抽象的定律講得明明白白,讓我瞬間理解瞭能量是如何轉化和傳遞的。而且,他還會時不時地穿插一些曆史故事和科學傢的趣聞,讓原本可能單調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豐滿和鮮活。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物理知識,更是在啓迪我如何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理解周圍的世界。我現在看任何事物,都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這種感覺真的太棒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