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 ||
| 作者 | 崔立中,张爱群,袁德水 | ||
| 定价 | 68.0元 | ||
| ISBN号 | 9787030441324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数:326000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以桐城派及桐城派研究的大量史料为依据,运用文化心理学的思想方法,深入分析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表现及其对桐城派的散文理论、散文创作以及其它社会活动的影响。《桐城派心理学思想》包括五方面内容:其一,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成因;其二,桐城派的文学心理学思想;其三,桐城派的人才心理学思想;其四,桐城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其五,桐城派的军事心理学思想。 |
| 编辑推荐 | |
| 心理学、文学、史学等研究人员、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 |
| 作者介绍 | |
| 序言 | |
我一直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流派很感兴趣,尤其是像“桐城派”这样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学术体系,总觉得其中蕴含着独特的人文智慧。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它将“桐城派”的地域特色与“心理学思想”这样一个现代概念结合起来,让我不禁好奇,在那个时代的桐城,人们是如何看待人性和心理活动的?这本书的作者团队,看起来也都是研究领域的专家,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可靠性非常有信心。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对当时社会风貌、文人雅士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如何理解情感、动机、行为的细致描绘,或许还能窥见一些影响深远的哲学观念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蛮有意思的,封面上那几位作者的名字,用一种略显古朴的字体排版,再加上“桐城派心理学思想”这几个字,感觉立刻就把人拉回了历史的长河中。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挺有分量的,纸张触感也算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封面颜色是那种比较沉静的蓝绿色,耐看,也符合“学术文库”的定位,不会过于张扬,但又显得很有底蕴。翻开扉页,作者们的介绍和基金的支持信息也一目了然,看得出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制作的。书的整体感觉就是一种严谨、厚重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也觉得它本身就具备了收藏的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文化素养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每次翻阅那些承载着历史智慧的书籍,总能获得一种别样的满足感。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桐城派”这三个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猜想,这不仅仅是对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学术流派的梳理,更可能是在挖掘其中蕴含的、与我们现代人理解心理学概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视角。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当时文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甚至是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知过程?我想,它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人性、看待社会互动的新维度,让我们从历史的沉淀中汲取养分,理解那些跨越时空的普遍性真理。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专业和有格调的。封面配色沉稳,字体选择也很讲究,给人一种“大块头”的学术著作的感觉。我注意到“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这样的标识,这通常意味着其内容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评审,并且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个人对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某一学派思想的书籍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当它涉及“心理学思想”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议题时,更会激发我的求知欲。我想象着这本书或许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了解一个特定地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学者们,是如何思考人类行为、内在动机以及个体与社会关系的。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在某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一群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围坐在一起,探讨着关于人性、关于情感、关于为人处世的种种哲理。这本书的名字“桐城派心理学思想”,恰好捕捉到了这种意境。它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探讨,更是一种文化印记的挖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出桐城派在理解和阐释人类心理方面的独到之处,或许能从古典文学、历史记载,甚至当时的社会风俗中,提炼出许多关于“人”的深刻见解。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与历史对话,感受古人智慧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