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低碳经济与林产工业发展
定价:65.00元
作者:宋维明,王雪梅,印中华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38793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产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低碳经济对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如何通过促进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来进一步发挥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宋维明、王雪梅、印中华编*的《低碳经济与林产工业发展》在概述低碳经济的内涵、目标和发展趋势,明确低碳经济对林产工业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林产工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中国林产工业置于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重点剖析了我国林产工业在实现低碳化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进而从各个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以便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在林业发展以及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目录
出版说明
总序
前言
篇 基础篇
章 绪论
1.1 低碳经济的概念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1.3 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1.4 低碳经济的特点
1.5 低碳经济与中国林产工业
第2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2.2 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伦理价值
2.3 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3章 世界低碳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3.1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3.2 美国
3.3 英国
3.4 德国
3.5 日本
3.6 其他
3.7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2篇 产业篇
第4章 中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产业结构
4.2 产业规模
4.3 产业组织
4.4 产业布局
4.5 产业技术
4.6 产业能耗
4.7 产业市场
第5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中国木材加工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中国家具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中国纸及纸制品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3篇 机制篇
第6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6.1 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环境分析
6.2 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第7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7.1 林产工业低碳经济管理机制的界定
7.2 林产工业低碳经济管理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7.3 林产工业低碳经济管理机制及构建策略
第8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
8.1 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8.2 技术创新与林产工业低碳化的实现
8.3 林产工业低碳运行的技术途径
第4篇 对策篇
第9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9.1 层面
9.2 企业层面
0章 中国林产工业低碳化发展的行业策略
10.1 木材加工业低碳发展策略
10.2 家具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策略
10.3 纸及纸制品业低碳化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机会好好拜读一下。它好像是聚焦于“低碳经济”这个大背景下,“林产工业”如何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我一直觉得,在讨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的时候,林业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但有时又容易被忽视的角色。毕竟,树木是天然的碳汇,森林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而林产工业,从木材的采伐、加工到下游产品的开发,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绿色转型潜力。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将宏观的“低碳经济”理念,具体落实到林产工业的微观层面上的。比如,它会不会探讨一些创新的技术,像是如何利用更环保的加工方式,或者开发出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来替代石油基材料?又或者,它会分析当前林产工业在低碳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像是成本、技术壁垒,甚至是政策导向的问题?还有,它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成功的或者失败的转型经验,来为读者提供更具象化的指导?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关于这个领域的前沿思考和实操建议,理解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林产工业发展模式。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低碳经济”与“林产工业”的书,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读起来确实很有启发。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熟悉的木材、纸张这些产品,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的低碳化转型议题。书中似乎在强调,传统的林产工业模式可能存在一些环境上的隐患,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紧密围绕着“低碳”这个核心。我猜想,它应该会涉及一些关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采伐和再生,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对于林产工业的产品,书中可能也会探讨如何提高其附加值,并且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比如,有没有可能通过技术创新,让木材在建筑、家具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甚至替代一些高能耗的材料?我还在思考,这本书会不会也关注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包括物流、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如何才能做得更环保?另外,一个重要的角度可能是,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书中或许会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或者市场机制,来鼓励和引导林产工业朝着更低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赢。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低碳经济”和“林产工业”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份关于行业未来转型的蓝图。书中可能在深入剖析,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下,林产工业如何摆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拥抱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我猜测,它会从多个维度来阐述这个问题,比如,从政策层面,它可能会分析国家和地区的低碳发展战略对林产工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在技术层面,它可能会介绍一些前沿的林业技术,例如精准采伐、病虫害防治、以及林地碳储量监测等。在产业层面,书中可能会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发展生物基材料、林下经济、以及生态旅游等。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书中是如何探讨林产工业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以及如何吸引更多投资进入这个绿色领域。另外,它可能会提出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来推动林产工业的低碳化转型,比如发展碳金融、绿色认证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林产工业的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帮助他们理解并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
评分我最近读了那本关于“低碳经济”与“林产工业”的书,感觉作者对这个领域的洞察非常深刻。从书名就能看出,它试图在宏观的经济政策和具体的产业实践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我个人一直对如何将环境目标融入经济发展感到好奇,这本书似乎就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可能在探讨,林产工业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在转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我推测,书中一定会涉及一些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这些价值得到体现。同时,对于林产工业内部的技术升级,比如如何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发展生物质能源、以及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等,应该会有详尽的分析。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林业碳汇计量和交易的案例,这对于理解如何将林业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可能还会讨论到,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林产工业如何参与到全球的低碳发展体系中,以及如何应对贸易壁垒和技术挑战。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关注理论层面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林产工业的实际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方向和思路。
评分我最近读了有关“低碳经济”和“林产工业”的书,感觉它在探讨一个非常有意思且重要的课题。这本书的切入点很独特,它把大家可能不太关注的林业和现在备受瞩目的低碳经济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很多新的可能性。我理解这本书可能是在分析,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林产工业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以适应“低碳”的要求。这其中,我预感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森林固碳能力的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经营,最大化地发挥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同时,对于林产工业自身,书中应该会探讨如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比如,有没有可能利用生物质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或者开发出更环保的木材加工技术?更进一步,我猜想书中可能还会关注到林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处理,以及如何开发出更多具有低碳属性的新型林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揭示了林产工业在低碳经济中的潜在贡献,也可能指出了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行业内的从业者和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读者都很有参考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