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生物界的小流氓
定價:19.00元
作者:中國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管委會
齣版社:北京齣版集團公司,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200082647
字數:
頁碼:1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生物界的小流氓》百讀不厭的經典科普。
瞭解你時時接觸的微生物,進入神秘的細胞世界,認識你看不見的病毒!
中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我國科學傢個科普作傢高士其作品。
他是被全國億萬青少年親切地稱為高士其爺爺的科普大師。
他認為:“科學實驗也是—個戰場,會有人受傷,也會有人犧牲。”
他的作品、思想和精神在中國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少年中一代又一代地流傳,影響瞭韆韆萬萬的人走嚮科學與社會變革的道路。
內容提要
《生物界的小流氓》是高士其經典科普叢書,讓你瞭解你時時接觸的微生物,進入神秘的細胞世界。認識你看不見的病毒。作者以深入淺齣、通俗易懂的普及形式來使公眾理解科學、理解公共衛生。以達到改變陋習、健康生活、移風易俗、文明社會的目的與宗旨。
目錄
編 細菌怎樣侵略
細菌的毒素
毒的分析
敗血癥與毒菌
傳染病的父親和孩子
第二編 細菌的分途進攻
霍亂先生訪問記
傷寒先生的傀儡戲
散花的仙子
都市的危機
肚子痛的哲學
康先生和西女士的對白
瘋狗與貪牛的被控
戰壕熱
“破傷風”的
癩病
第三編 人類怎樣防禦
生物學者的抵抗觀
發炎
擴大抵抗運動
打針的秘密
人菌爭食之戰
作傢與活力素
科學先生對於衣服的意見
第四編 關於瘧疾及其他
瘧蟲的來曆
聽打花鼓的姑娘談蚊子
給蚊子偷聽瞭
生物界的小流氓
酵母菌與國防
大熱天的科學觀
作者介紹
高士其,(1905-1988)福建福州人,科學傢、教育傢、作傢、殘疾人社會活動傢。早年留學美國,因科學實驗緻殘。歸國後從事科普創作與抗日救亡。新中國成立後撰著數百萬字科學作品,被億萬青少年親切地稱為“高士其爺爺”。創建新中國科協、中國科普研究所等,為中國科普事業的奠基人。為錶彰他對科學與人類進步所作的貢獻,中國授予“中華民族英雄”稱號。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授予星座命名,國際編號3704號星為“高士其星”。
文摘
毒,毒,毒!一切的傳染病,都是我們身體中瞭毒。中的或是毒菌噴齣來的毒,或是毒菌造成瞭的毒,或是我們自身的細胞死亡之後而變成的毒,統觀起來,都是一種化學的反應。
傳染病,雖然復雜,把它歸納起來,也可以成瞭一個化學的公式:毒+身=病。也可以成瞭一個戰爭的公式:毒菌打瞭敗仗,人得勝瞭,病就好瞭,反之,毒菌打瞭勝仗,那就壞事瞭。
毒菌用什麼來打仗呢?
它們的花樣可真多。這之間,顯著的就是“毒素”。有時候,還隻徒手空拳,靠著它們的群力,蠻乾。這是後話不提。
現在,先談這毒素吧。
這毒素的發現,是從1888年,巴斯德的兩個學生,路愛美和嶽新,尋齣瞭“白喉杆菌”的毒素起。在1891年,有一位日本科學傢,北裏先生,在德國柯赫的研究室裏,又發現瞭“破傷風杆菌”的毒素。從此研究毒素的人,就漸漸多瞭。
毒素攻人的著,是先打破人身的門戶作為根據地,而後遣送它們的軍隊,節節進攻,有時竟不用一兵一卒,隻坐在那根據地上,連續施放它們的毒素。因此,病初起的時候,我們先覺著,一陣頭暈、喉痛,打瞭兩個噴嚏,咳瞭幾聲嗽,接著不是肚子痛,要瀉要吐,就是手足酸軟,這塊腫,那塊癢,全身發抖瞭,全身發燒瞭。抖是毒菌在血液裏狂奔;燒是人身熱烈的抵抗。這是病的戰場上的鳥瞰。
人身的各組織器官,因為生理上的結構不同,有的容易受毒菌的侵害,有的頑強抵抗,威武不能屈。
肺就是一個弱者,所以有多種毒菌,都要往這裏進攻。
胃是一個強者,有那酸酸的消化汁,毒菌都要像落湯雞一般浸死瞭。然而它們的毒素卻厲害,未必甘為胃酸所消除。
皮膚也是強者,但一有傷口就危險瞭。何況還有蚊子臭蟲的刺,常為毒菌所利用。
雖然,毒菌的暴力,也不是個個都一樣,它們就是從同一的門口打進去,而後來進攻的路綫,也不相同。
有“腦膜炎球菌”,有“肺炎球菌”,有“溶血鏈球菌”,這三隊毒菌的兵馬,都是打鼻孔進去,到瞭“鼻咽”聚齊,以後就分途瞭。
有的到瞭頭蓋裏麵,成為腦膜炎。有的進攻中耳,成為中耳炎。有的占據瞭扁桃腺,成為急性扁桃腺炎。有的衝陷瞭肺,成為肺炎。有的就在鼻房搗亂,成為鼻竇炎。
皮膚上,有時也來瞭三批強盜:一名“黃葡萄球菌”,一名“炭疽杆菌”,還有一名就是那“溶血鏈球菌”。但皮膚受瞭它們侵害的傷狀,卻也不一緻。
就說“結核杆菌”吧。它是遲鈍而又貪吃的一種毒菌,不論人身的哪一塊肉,一給它吃上口瞭,就吃個不休,一經它吃過之後,就結成一節一節的核兒,這是它和彆的毒菌不同的特點。
目的都是在侵略,在屠身的細胞,在奪取人傢完整的軀體,就用得著這許多不同的戰術嗎?
這也許是因為它們各有不同的怪癖,不同的特性;這也許是環境的適應,它們走熟瞭哪一條路綫,就老往哪一方嚮進攻;也許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現在我們知道,這有些的確是毒素的作用,毒菌的勢力如何,就決定瞭它們的命運。
一切的毒素都有毒素嗎?這我們還沒有找到完全的證據。
一切的毒素都有特性嗎?不,這是不的。
然而,在沒有法子去完全分析各種毒素的化學結構之前,對於它們的認識,隻能看著它們的作用,它們行動的錶現罷瞭。
因此,在從前,就有好些人發生誤會瞭:以為毒菌的毒素和肉毒、屍毒是一類的瞭。這些肉毒、屍毒,就是普遍無害的細菌,也會大量産生。這些沒有侵略性的毒,那我們是不必怕的。至於毒素,乃是毒菌所特有,是毒菌這小帝國主義的凶器。
毒菌製造毒素的原料,就是我們的細胞。它們榨取瞭我們細胞的膏脂,變成瞭的毒素,來毒殺我們人類。
我們人類中,居然也有些人,看齣它們的狡計,也依樣畫葫蘆的,在試驗室中,如法炮製起毒素來瞭。
不過,我們的毒素製造所,是把捕來的毒菌,關在亮晶晶的玻璃瓶裏,喂以牛肉汁,它們吃飽瞭,就由不得的,如蠶吐絲一般,不斷地吐。
然而,這毒素仍是和那小魔王攪在一起,究竟怎樣分齣來呢?
倒有甲、乙、丙三種好辦法。
甲:用精製的濾鬥,強迫小魔王和毒素分傢。
乙:用特種的手續,殺死小魔王,留下毒素。
丙:用一冷一熱的方法,磨碎小魔王,榨齣所有的毒素。
但是,乙丙兩種的製法,毒素雖然得到瞭,卻混有毒菌的屍身,還不及甲種的製法,菌是菌,毒是毒,來得乾脆。
於是研究毒素的學者,都拿濾鬥來濾毒菌瞭。他們造成種種式式的濾器,要濾盡天下的毒菌。
這濾器,真是科學的寶貝,也有點陰陽怪氣,毒菌一到瞭那上麵,都如觸電一般的留住瞭,單單放毒汁流過去。
他們就拿瞭這毒汁,注射入兔子、貓、天竺鼠、小白鼠之類的小動物的體內,看著它們中毒的情況,就可看齣毒素的性質如何。
可是,有時候竟不靈瞭。有的毒菌不肯輕易放齣毒素,就許放齣一些兒,又太微弱瞭。這些小動物們,都不動聲色,嬉玩如故。濾過的牛肉汁,依舊是純淨的牛肉汁。
沒有正麵的答案,也是一種答案。於是科學傢又發錶瞭一篇理論:就把毒素分作兩大類。
一類叫做“外毒素”,凡濾而有所得的毒素,都算在內。這一類毒素的代錶就是“白喉杆菌”、“破傷風杆菌”、“臘腸毒杆菌”等。
另一類叫做“內毒素”,這是毒在內而不放,雖一濾再濾,終於無所得,直須磨碎菌身,毒性纔現。屬於這一類毒素的有“傷寒杆菌”、“鼠疫杆菌”、“腦膜炎球菌”等。
還有完全無毒的一般細菌,那又當彆論瞭。
毒素是這樣的尋到瞭。
這在為人類而奮鬥的科學戰士,還要作進一步的研究,要發明抗毒的武器啊。
序言
高士其作品的齣版,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希望我國的青少年,多讀高士其的書,學習高士其精神,健康成長起來。
——中國兒童文學作傢、中國作傢協會名譽主席謝冰心
高士其早年因從事科學實驗而身體受殘,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剋服重重睏難,畢生從事把科學交給人民和教育青少年的工作。為此他整整奮鬥瞭六十年,撰寫瞭數百萬字的作品和論文。他的著作閃耀著自強不息的光輝。是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全國常委會副委員長傅鐵山
高士其從23歲開始到83歲離開人間,一直癱瘓在輪椅上為人類的和平幸福與科學傳播孜孜不倦地奮鬥瞭60年。創造瞭難以置信的生命奇跡。高士其作為一個殘疾人,奮不顧身地為科學、真理獻身,無私、無保留地為社會服務與奉獻。是令人十分感泣的。正因為這樣。高士其的名字在中國人民和億萬青少年中具有強烈的影響和感召力。
——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
高士其對細菌的描寫是那樣的生動、形象。使得我和很多青少年在讀瞭他的作品後,便對科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後來所從事生物學的研究。應該說是離不開高士其老先生的啓濛、引導。
——生物科學傢、中國業大學原校長陳章良
高士其的科學小品以細菌學為主。但是常常廣徵博引,涉及整個自然科學。盡管他自稱他的科學小品是“點心”。是-碗“小餛飩”,實際上卻是富有知識營養的“點心”、“小餛飩”。他的一篇科學一、品隻韆把字。讀者花片刻時間便可讀完。然而在這片刻之間,卻領略瞭科學世界的綺麗風光。
——作傢葉永烈
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讓我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生物界。作者在《生物界的小流氓》中,沒有羅列那些大傢熟知的“明星物種”,而是挖掘瞭許多默默無聞,但行為卻極其精彩的“邊緣生物”。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描述這些生物的生存策略時,並沒有簡單地賦予它們人的情感,而是通過對它們行為模式的細緻觀察和科學分析,讓我們理解它們為何會這樣做,以及這種行為在自然界中産生的實際意義。例如,書中對某些微生物的群體協作方式的描述,雖然它們個體微小,但通過巧妙的協同,能夠完成一些宏大的生存任務,這其中的“智慧”遠超我的想象。這種對微觀世界的深入探索,讓我看到瞭生命形態的無限可能性,也讓我認識到,即使是最小的生命,也擁有著令人敬畏的生存能力和生存哲學。
評分讀完《生物界的小流氓》,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那種關於生命韌性的震撼。本書並沒有刻意渲染生存的殘酷,而是通過那些“小流氓”們獨特的生存方式,巧妙地展現瞭生命的頑強與適應性。我尤其被書中一些例子所打動,比如某些寄生生物,它們為瞭延續種族,不得不依附於其他生物,甚至改變宿主的行為,這種“寄生”行為在人類看來或許不齒,但在大自然的邏輯裏,卻是一種高超的生存智慧。作者並沒有評判,而是以一種客觀而略帶同情的筆調,讓我們去理解這些生物的處境和選擇。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消除瞭對某些生物的偏見,轉而對生命本身充滿瞭敬畏。那些看似“卑微”的存在,也同樣在努力地活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爭取生存的空間和機會。這種視角,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物種多樣性的意義,以及每一個生命體在地球生態係統中扮演的獨特角色。它不僅僅是關於生物的知識,更是一種關於生命尊嚴的思考。
評分《生物界的小流氓》絕對是我近期讀到的一本“寶藏”書籍。它以一種輕鬆愉快的語調,將生物界中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存鬥爭和巧妙計策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裏那些生動的案例,它們並非抽象的理論,而是鮮活的例子,比如那些為瞭爭奪配偶而上演“宮心計”的昆蟲,或是那些巧妙利用環境來實現“僞裝大師”技能的生物。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常常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然後恍然大悟,原來生物界早就在上演著類似的“戲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流氓”行為,在自然界中往往是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生命為瞭適應環境、繁衍後代而演化齣來的智慧。它顛覆瞭我對一些生物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生命在極端條件下所爆發齣的驚人創造力。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讓我對生命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充滿瞭好奇和敬畏。
評分《生物界的小流氓》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原來生物界這麼“有料”!我一直以為科普書就應該是嚴肅的、枯燥的,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認知。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活潑,時不時冒齣的俏皮話,還有那些比喻,都讓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生物學知識變得妙趣橫生。我常常一口氣讀上好幾章,完全停不下來。書中提到的很多生物行為,比如僞裝、欺騙、甚至是“閤作”中的“背叛”,都讓人嘆為觀止。它讓我看到瞭生命為瞭生存所能做齣的各種“齣格”行為,而這些“齣格”行為,恰恰是生命最原始、最本真的驅動力。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沒有將生物擬人化,而是用一種科學嚴謹的態度,去揭示它們“小流氓”行為背後的科學原理。讀完之後,你會發現,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物習性,其實都隱藏著令人拍案叫絕的智慧。
評分這本《生物界的小流氓》真是讓我耳目一新!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讀物,沒想到作者用一種極其生動幽默的筆觸,將那些在生物界裏“不按常理齣牌”的小傢夥們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某些生物“搗蛋鬼”行為的描述,比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昆蟲,它們為瞭生存和繁衍,竟然能發展齣如此精巧甚至有點“狡猾”的策略,真是讓人驚嘆不已。書裏沒有那些宏大的生命演化史詩,而是聚焦於微觀世界裏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存法則,仿佛在訴說一個個充滿智慧與幽默的微型故事。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忍俊不禁,仿佛親眼目睹瞭這些“小流氓”們如何在自然界中闖蕩,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它顛覆瞭我對許多生物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生命頑強而又充滿創造力的一麵,即使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也可能擁有令人稱奇的生存智慧。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的啓發,它讓我重新審視身邊的世界,發現隱藏在平凡之下的不平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