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 | 作者 | 中国摄影家协会 |
| 定价 | 380.00元 | 出版社 | 中国摄影出版社 |
| ISBN | 9787802360990 | 出版日期 | 200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商品重量 | 1.562Kg | |
| 内容简介 | |
| 这是一本收录奉年度中国摄影界发生的大事记的资料性工具书,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将是一本历史文献。编辑《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是继1981年、1983年和1987年曾出版的三本年鉴的延续,其宗旨、内容和形式都有重大调整和突破。 该书本着客观和尽可能详细地收录摄影事件的愿望,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立场和“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来编写,并以此为基本坐标;以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事件”为经线,按时间顺序,展现各摄影领域的重大事件;以“获奖及展览作品、专业媒体推荐作品、摄影评论家推荐作品、本年度受市场欢迎的作品和年鉴来稿作品”为纬线标识出摄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以“理论文章摘要”刻录年度摄影文化批评的思想轨迹;以多样化的“附录”及“年鉴编辑部推荐”等内容,描摹年度摄影文化全息图像,供大家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2006中国摄影综述 部分:2006中国摄影大事记 第二部分:2006中国摄影重大事件 中国摄影家协会隆重庆祝五十华诞 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大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聚焦长征路”大型摄影展览进大会堂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六届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侯贺良等五人当选中国摄协理事 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在京召开 王瑶等十人当选中国文联全委 邵华等被聘请为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 李前光等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 中同摄影家协会召开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增选李前光为副主席朱运宽等为理事 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华赛”金奖作品被取消获奖资格 北京华辰2006秋拍专场 关于风景摄影的论争——2006·中国风光摄影高端论坛 2006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一次另类的震荡 DC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集体维权 “视觉联盟”的现实与梦想 西藏雪域之旅后的反思 第三部分:2006中国摄影重要活动和影展 中国摄影博物馆网站开通 中外摄影家镜揭新疆面纱 第28届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代表大会(FIAP)成都举办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二十家1928-2006》展览在京展出 宋庄美术馆开馆首展现实主义摄影作品 上海国际摄影周推动中国摄影文化建设 “多元·和谐”——200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原点,观察与被观察”——第二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民族风情人文景观” 2006第三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 “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青海,世界的三江源”——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汽车改变人们生活”——2006中国重庆国际影像艺术节 “保护世界遗产,构建和谐家园” 2006中国·承德国际摄影大展 “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和“首届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在山东举行 2006中国·同里高校影像火展 第四部分:2006中国摄影作品 第五部分:2006理论文章摘要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拍照片 (姜纬) 困兽出笼 从凌飞和莫毅的摄影谈开去(鲍昆)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摄影(顾铮) 西风东渐与洋为中用 外来文化对中国摄影的历史影响(王瑞) 影像空间的现实皱褶一 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有感(陈卫星) 视觉教养的内容和意义(周邓艳) 谈中围摄影教育现状(宿志刚) 原点:观察与被观察(杨小彦)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李楠) 非虚拟影像传播的未来 六个猜想(盛希贵) 浅议起步的中国影像拍卖市场(曾璜) 数字时代视觉表征的变化——对“我们:数字相机记录的影像生活”作品的内容分析(任悦) 风光摄影的历史与出路(林路) 数字摄影健康发展的有关问题(刘宽新) 中国纪实摄影的脉络与走向(胡武功) 面对现实,怎么“艺术”(刘树勇) 力与痛: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吕新雨) 部分高校摄影专业在校生论文选题 第六部分:附录: 中国摄影家协会机构介绍 中国摄影家协会章程 中国摄影家协会历届主席团名单 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艺术节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入会细则(摘要) 各省、市、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及行业摄影协会通讯录外摄影产业 2006外摄影产业综述 2006数字单反新品介绍 2006单反相机新镜头纵览 2006便携式数字相机纵览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产品介绍 摄影器材经销商 摄影传媒一览表 外图片代理机构 2006图片市场行情 2006中国高校摄影专业设置、招生、录取一览表 《中国摄影年鉴》编辑部调查推荐 2006中国有影响的摄影图书介绍 摄影人读书调查 中国摄影出版社部分图书书目 2006策展实例 2006策展人目录 2006值得记忆的 2006有影响的DV介绍 当代摄影师拍摄题材热点调查 2006图片网站好销售的图片 艺术品的保存介绍 收藏级摄影作品应该具备的要素 第七部分:广告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我拿到这本《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的第一刻起,就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厚重感。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画册,更像是一份详实的影像档案,记录着特定年份中国摄影界的风貌。我个人尤其看重这种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出版物,它能帮助我们穿越时间的洪流,去回顾和理解某个时期的艺术和社会面貌。我希望在这本书里,能够找到那些不仅仅是技术精湛,更能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的摄影作品。也许是那些记录历史性瞬间的纪实照片,也许是那些捕捉普通人生活点滴的温情画面,又或者是那些富有创新精神和独特视角的艺术探索。一本好的年鉴,就应该能够呈现出那个时期最优秀、最前沿的影像成果,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让我们可以借由这些影像,去感知那个时代的脉搏,去体味那些已经被时光模糊却又刻骨铭心的印记。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摄影历史和发展趋势比较关注的读者来说,这本《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无疑是一份非常值得期待的宝藏。我个人对那些能够记录时代变迁、反映社会进步或者深刻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有着天然的兴趣。一本年鉴,就如同一个浓缩的时光胶囊,将特定时期内的优秀影像汇集一堂,这本身就极具价值。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曾经在各类摄影比赛中崭露头角,或者在重要展览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优秀作品。此外,我也很期待年鉴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摄影师背景、创作理念的介绍,甚至是对于一些重要摄影事件的梳理。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内容,不仅能够满足我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求知欲,更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中国摄影图景。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在视觉呈现上,给我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我个人非常喜欢那种不张扬,但细节处见真章的排版方式。扉页的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张照片,但我相信,一本年鉴能够将两年的精华浓缩在一起,其背后一定经过了精挑细选。我尤其期待能看到那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又兼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也许是一些捕捉到社会发展脉搏的瞬间,也许是一些触及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瞬间,亦或是那些展现中国独特风土人情的画面。这种年鉴式的作品集,往往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影像注脚,让我们能够通过影像,重新审视和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一次性的阅读,更在于其长远的参考和研究意义。
评分这本《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的装帧设计倒是相当考究,硬壳封面,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印制出来的。封面上那一抹淡淡的岁月痕迹,仿佛预示着它将承载着一段珍贵的影像历史。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稍显青涩的年代。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翻阅内容,但仅仅是这份用心,就足以让我对它寄予厚望。我尤其期待看到其中收录的那些曾经在报刊杂志上惊鸿一瞥,却又难以寻觅其踪迹的影像。毕竟,影像的生命力在于被看见,而一本年鉴,恰恰是承载这份生命力的最佳载体。我猜想,在接下来的篇幅里,一定会有许多触动人心的瞬间,也许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许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亦或是那些定格了时代精神的标志性画面。总而言之,在尚未揭晓具体内容之前,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影像宝典。
评分刚拿到这本《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信息量爆炸的一年。虽然我还没有仔细研读,但粗略翻阅了一下目录和一些标题,就能感觉到编辑团队在内容的梳理和筛选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这种年鉴式的出版形式,往往能提供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特定时期内摄影界的脉络和发展。我个人对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像特别感兴趣,比如那些记录重大事件、社会变迁或者文化现象的照片。我希望这本年鉴能够囊括那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甚至是艺术摄影作品。当然,我也不排除其中会收录一些行业内的重要活动、摄影展览的信息,甚至是摄影师的访谈,这些都能为我们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总之,对于任何想要系统了解2006-2007年中国摄影面貌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让人充满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