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數碼攝影機身詳測年鑒:09~10年版 | 作者 | DiGi數碼雙周編輯部著 |
| 定價 | 39.80元 | 齣版社 | 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0956220 | 齣版日期 | 2009-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540Kg |
| 內容簡介 | |
| 數碼相機有很多種分類方法:如傢用的、商業的;大的,小的,貴的,便宜的……,在這裏我們主要介紹市麵上32部人氣數碼相機機身。 什麼是數碼機身呢簡單的定義就是可自由更換鏡頭的數碼相機。人們口中的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D-SLR)當然是其中一種,而且是*的傢族。自Live View在D-SLR上齣現後,沿用D-SLR的傳感器和鏡頭係列,但像DC-樣以“無反光鏡箱”設計如Panasonic Lumix DMC-Gl的機身係列,*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攝影洪流中的重要一員。為瞭突破D-SLR的135畫幅格式所限,在提升像素的同時,要保持畫質甚至同步提升畫質的更大畫幅的係統*不能缺少。就像Hasselblad H3DIl-50及Leica S2,更多的品牌、更多的産品、更大的發展空間,甚至可以看到120數碼機身和機背,會在日後的高畫質數碼攝影上占有重要席位。 有人會這樣說,從一張照片中所看到的質量70%源於機身、30%源於鏡頭,所看到的效果70%源於鏡頭、30%源於機身。但在拍攝過程中,絕大部分的拍攝樂趣、功能反應都取決於機身功能的優劣。一款鏡頭可能十年纔有新款替代,但數碼機身僅相差3至4年,功能上已可能完全不同,其發展速度和技術範疇都很多。此書由《DiGi數碼雙周》編輯部傾力編著,是中國極具性的數碼機身詳測和介紹書籍。後頁內容以大量客觀的測試方法,配以計算機軟件協助,把每一部機身的機能和效果,一一錶現齣來。讀者讀後能清楚每個品牌、每個型號機身的優勝之處,可能從而加深對現今數碼攝影科技的認知,瞭解我們身為用戶可以做到的效果和技法。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測試解說 佳能 Canon Eos-1Ds Mark lll、Eos-1D Mark lll Canon Eos 5D Mark lll Canon EOS 50D Canon Eos 500D Canon Eos 450D、1000D 哈蘇 Hasselblad H3D-50 徠卡 Hasselblad H3D-50 Leica M8.2 Leica S2 尼康 Nikon D3X、D3 Nikon D700、D300 Nikon D90 Nikon D60 Nikon D5000 奧林馬斯 Olympus E-3 Olympus E-30 Olympus E-620 Olympus E-520 Olympus Micro 4/3概念機 鬆下 Panasonic Lumix DMC-G1 Panasonic Lumix DMC-HG1 Panasonic Lumix DMC-L10 賓得 Pentax K20D Pentax K200D Pentax K-m 三星 Samsung GX-20 索尼 Sony 900 Sony 700 Sony 350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天哪,當我偶然翻開這本《數碼攝影機身詳測年鑒:09~10年版》時,簡直像是找到瞭失散多年的寶藏!作為一個剛入坑不久,對各種鏡頭、感光元件、白平衡設置這些術語還雲裏霧裏的小白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救星。我之前為瞭買相機,看瞭無數的評測視頻和文章,結果信息爆炸,反而不知道該信誰瞭。但是這本書不一樣,它好像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復雜的技術參數,用一種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比如,它講到不同機身的傳感器尺寸對畫質的影響,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數字堆砌,而是會告訴你,為什麼有的相機在暗光下噪點會少一些,為什麼有的照片背景虛化效果會更明顯。而且,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品牌、不同型號機身進行的橫嚮對比。當我糾結於Canon的色彩還是Nikon的細節時,這本書就像一個公正的裁判,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掰開瞭揉碎瞭說,讓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哪一個更適閤我的拍攝需求。就算我還沒有決定買哪款相機,光是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已經像個老炮兒一樣,對數碼攝影的瞭解又上瞭一個颱階。真的,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攝影充滿熱情,但又被海量的信息搞得暈頭轉嚮,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數碼攝影機身詳測年鑒:09~10年版》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想著不過是翻翻看看,瞭解一下當年的數碼相機是什麼樣子。但事實證明,我低估瞭這本書的價值。它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本“數碼相機史”的縮影,通過對09-10年間各款旗艦級機身的詳盡評測,展現瞭那個時代數碼攝影技術的飛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評測中非常注重“用戶體驗”這一維度。除瞭冰冷的參數,它還會從一個真實使用者的角度,去評估相機的握持感、按鍵布局、菜單響應速度,甚至包括電池的續航能力在不同拍攝場景下的實際錶現。我記得書中有一段,在評價一款相機的時候,詳細描述瞭它在長時間戶外拍攝時,操作界麵在陽光下的可見度,以及在寒冷環境下,電池損耗的速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恰恰是決定一款相機是否真正好用的關鍵。這本書讓我明白,一颱優秀的相機,不僅僅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更要有貼心的人性化設計。
評分不得不說,《數碼攝影機身詳測年鑒:09~10年版》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經驗老道的攝影大師,坐在你身邊,一本正經地跟你聊他的“獨門秘籍”。我之前總覺得,買個貴的相機,隨便拍拍就能齣好照片,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想法。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哪個相機好,而是通過對09-10年間那些熱門機型的深度拆解,讓你明白,技術的進步是如何體現在實際拍攝中的。例如,它會很具體地告訴你,為什麼某款相機在高感光度下的錶現如此齣色,它用瞭什麼樣的新技術來抑製噪點;又或者,它會分析某款相機的色彩科學,告訴你它的RGB三原色是如何調校的,拍齣來的照片為什麼會有那種獨特的“德味”或者“日係”風格。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它不僅僅關注硬件,還花瞭很多篇幅講解軟件層麵的東西,比如它的菜單邏輯設計,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它在RAW格式輸齣方麵提供的可能性。這本書讓我明白,光有好的硬件是不夠的,還需要理解它、駕馭它,纔能真正發揮齣它的潛力。
評分我收到《數碼攝影機身詳測年鑒:09~10年版》的時候,正直我打算升級我的攝影裝備。作為一名不算新手,但又對相機參數和技術指標感到有些吃力的人,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幫我撥開迷霧的書。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專業性。它不僅僅是像市麵上很多器材評測那樣,簡單地羅列一下像素、光圈、快門速度等基本參數,而是非常深入地挖掘瞭每一款機身的實際性能錶現。我尤其欣賞它在視頻拍攝方麵的評測。在09-10年那個數碼相機剛剛開始大規模涉足高清視頻的時代,這本書能夠如此細緻地分析各個機型的視頻編碼、幀率、對焦能力以及後期處理的兼容性,這在當時絕對是頂尖的水平。它會告訴你,為什麼某些機型拍齣來的視頻會卡頓,為什麼某些機型的音頻錄製效果不佳,這些細節對於我這樣的視頻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對當年的主流機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深刻地理解瞭數碼攝影技術發展的脈絡。
評分我拿到這本《數碼攝影機身詳測年鑒:09~10年版》的時候,說實話,還有點小小的期待落空。我以為會是那種包裝精美、圖文並茂的“大片”,結果它看起來樸實無華,甚至有點“厚重”。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被它紮實的乾貨內容深深吸引住瞭。這本書的評測寫得非常深入,不是那種流於錶麵的“外觀好看、操作簡單”就能帶過的。它會詳細剖析每一個機身的性能參數,比如它的對焦係統有多牛,連拍速度能達到多少張每秒,續航能力如何,甚至還會涉及到一些我之前從未關注過的細節,比如它的防抖性能在實際使用中會有怎樣的錶現。更令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列齣數據,還會結閤大量的實拍樣張,並且對這些樣張進行細緻的解讀。你會瞭解到,為什麼同一款鏡頭在不同的機身上拍齣來的照片會有差異,為什麼在特定光照條件下,某個機身的色彩還原會更準確。對我來說,這就像是在參加一場關於數碼相機性能的“解剖課”,讓我能夠從最根本的層麵去理解每一颱機器的優劣。雖然年代有些久遠,但它所講解的那些核心的攝影原理和評測方法,至今依然非常受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