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几何学 别莱利曼

趣味几何学 别莱利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别莱利曼 著
图书标签:
  • 几何学
  • 趣味数学
  • 科普
  • 别莱利曼
  • 数学普及
  • 图形
  • 启蒙
  • 思维训练
  • 数学史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1866
商品编码:2983691112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趣味几何学

定价:35.00元

售价:22.8元,便宜12.2元,折扣65

作者:别莱利曼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8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世纪50年始引进别莱利曼的系列作品。早期出版的系列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广受好评,多次获奖,长销不衰。然而,近年来,市场中也出现了别莱利曼作品多种多样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写版”,这样的读物破坏了作品的逻辑性、准确性和流畅,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为满足读者对高品质图书的需要,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修订已出版的系列作品内容,全面整理、甄选别莱利曼的其他作品,组织翻译了《趣味数学世界》等作品,还特别收录了《趣味迷宫》《趣味七巧板》等单行专辑——这些趣味无穷的学习单元是与中国读者见面。经过重新改版整理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共11册,分为三卷:物理卷、数学卷、天文卷。现在将*为、准确、全面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奉献给读者,希望大家能在这位科普大师的引导下轻松跨入科学之门。

内容提要


《趣味几何学》是俄罗斯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这本书不仅是为爱好数学的人而写的,也是为那些还没有发现数学上许多引人入胜的东西的读者写的。许多读者曾在学校里学过 ( 或者现在正在学 ) 几何学,但并不习惯去注意在我们周围世界里各种事物常见的几何关系,不会把学到的几何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方面去,不知道在生活中间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郊游或露营的时候应用学到的几何学知识。引起读者对于几何学的兴趣,或照作者的说法:“引起研究它的愿望,培养研究它的嗜好,是本书的主要任务”。为了这个目的,作者把几何学从学校教室的围墙里、从科学的“围城”中,引到户外去、到树林里、到原野上、到河边、到路上,在那里摆脱教科书和函数表,无拘无束地来做几何作业,利用几何知识重新认识美丽的世界……

目录


章树林里的几何学1.1阴影的长度 31.2还有两个方法 71.3儒勒·凡尔纳的测高法 91.4侦察兵的测高法 111.5利用记事本的测高法 131.6不接近大树测树高 141.7森林工作者的测高仪 151.8利用镜子测高 181.9两棵松树 201.10大树树干的形状 211.11公式 221.12长在地上的树的体积和重量 251.13树叶的几何学 281.14六脚力士 30第二章河边几何学2.1测量河宽 352.2利用帽檐测距 402.3小岛的长度 422.4对岸上的行人 432.5简单的测远仪 452.6河流的能量 482.7水流的速度 492.8河水的流量 512.9水涡轮 552.10彩虹膜 562.11水面上的圆圈 572.12爆炸中的榴 592.13船头浪 602.14 的速度 622.15水池的深度 642.16河里的星空 652.17在什么地方架桥? 672.18要架两座桥梁 69第三章开阔原野上的几何学3.1月亮的视大小 733.2视角 753.3盘子和月亮 763.4月亮和分币 763.5摄影的特技镜头 773.6活的测角仪 813.7雅科夫测角仪 843.8钉耙测角仪 863.9炮兵的测角仪 873.10视觉的灵敏度 893.11视力的极限 913.12地平线上的月亮和星星 933.13月亮影子和平流层气球影子的长度 953.14云层离地面多高? 963.15从照片上计算塔高 1013.16给你去做练习 102第四章路上的几何学4.1步测距离的本领 1074.2目测法 1084.3坡度 1104.4 一堆碎石 1134.5“骄傲的土丘” 1144.6公路转弯的地方 1164.7弯路半径 1174.8谈谈洋底 1194.9世界上有“水山”吗? 121第五章不用公式和函数表的行军三角学5.1正弦的计算 1275.2开平方根 1315.3从正弦求角度 1325.4太阳的高度 1345.5小岛的距离 1355.6湖的宽度 1365.7三角形地区 1385.8不作任何度量的测角法 139第六章天地在哪儿碰头?6.1地平线 1456.2地平线上的轮船 1476.3地平线的远近 1486.4果戈里的塔 1516.5普希金的土丘 1526.6铁轨在什么地方碰头? 1536.7灯塔的题目 1546.8闪电 1556.9帆船 1566.10月球上的“地平线” 1566.11在月球的环形山上 1576.12在木星上 1576.13给你去做练习 157第七章鲁滨孙的几何学7.1星空几何学 1617.2神秘岛的纬度 1647.3地理经度的测量 166第八章黑暗中的几何学8.1在船舱底层 1718.2水桶的测量 1728.3测量尺 1728.4还需要做些什么 1748.5验算 1768.6马克·吐温的夜游 1798.7瞎转圈子 1818.8徒手度量法 1908.9黑暗中的直角 192第九章关于圆的新旧材料9.1埃及人和罗马人的实用几何学…1979.2圆周率的度 1979.3杰克·伦敦的错误 2009.4掷针实验 2019.5圆周的展开 2039.6方圆问题 2059.7兵科三角形 2089.8头或脚 2099.9赤道上的钢丝 2109.10事实和计算 2119.11钢索女郎 2159.12经过北极的路线 2189.13传动皮带的长度 2239.14聪明的乌鸦 225第十章不用测量和计算的几何学10.1不用圆规的作图 22910.2铁片的重心 23010.3拿破仑的题目 23110.4简单的三分角器 23310.5时计三分角器 23410.6圆周的划分 23510.7打台球的题目 23710.8“聪明”的台球 24010.9一笔画 24610.10可尼斯堡的七座桥梁 24910.11几何学玩笑 25010.12正方形的检验 25110.13下棋游戏 252第十一章几何学中的大和小11.1一立方厘米里有27,000,000,000,000,000,000个 25711.2体积和压力 25911.3比蛛丝更细,可是比钢还结实 26111.4两个容器 26311.5巨人卷烟 26411.6鸵鸟蛋 26411.7隆鸟蛋 26511.8大小对比鲜明的蛋 26611.9不把蛋壳打破,测定蛋壳的重量 26711.10硬币的大小 26811.11百万卢布的硬币 26811.12鲜明对比的图画 26911.13我们正常的体重 27211.14巨人和侏儒 27311.15格列佛的几何学 27311.16云和灰尘为什么会浮在空气中 276第十二章几何学中的经济学12.1巴霍姆怎样买地?(托尔斯泰的题目) 28112.2是梯形还是矩形? 28512.3正方形的奇妙特性 28612.4其他形状的地块 28812.5大面积的图形 28912.6钉子 29212.7大体积的物体 29312.8定和乘数的乘积 29312.9大面积的三角形 29512.10重的方木梁 29512.11硬纸三角形 29712.12白铁匠的难题 29812.13车工的难题 30012.14怎样把木板接长? 30212.15短的路程 305

作者介绍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个不能用“学者”本意来诠释的学者。别莱利曼既没有过科学发现,也没有什么称号,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让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艳羡不已。
别莱利曼诞生于俄国格罗德诺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之后便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苏联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工坊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别莱利曼创办并运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博物馆,开展了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别莱利曼仍然坚持为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但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后奉献。在德国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做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辞世。
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经再版几十次,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再版发行,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全结合,将生活实际与科学理论巧妙联系:把一个问题、一个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妙趣横生——使人忘记了自己是在读书、学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新奇的故事。
1959年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传回了人类历史上张月球背面照片,人们将照片中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的科普大师。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趣味几何学》的图书的详细简介,此书并非您提到的别莱利曼所著的《趣味几何学》,而是另一本专注于不同角度的几何学探索的著作。 --- 图书名称:《趣味几何学:超越欧几里得的奇妙旅程》 作者: [此处填写虚构作者名称,例如:阿瑟·克莱因] 出版社: [此处填写虚构出版社名称,例如:星穹科学出版社] 定价: [此处填写虚构定价,例如:RMB 88.00] 装帧: 精装/平装(根据实际情况描述) 页数: 420页 --- 内容简介: 《趣味几何学:超越欧几里得的奇妙旅程》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场穿越几何学广阔领域的激动人心的探险。本书旨在揭示几何学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古老的建筑奇观到最前沿的物理理论,再到我们日常感知世界的结构。 本书摒弃了传统几何学中繁琐的逻辑推导和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转而采用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引导读者重新认识和欣赏几何学的内在美感与实用价值。我们相信,几何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证明定理,更在于它所揭示的宇宙秩序和思维的优雅。 第一部分:从平面到空间的视觉盛宴 本书的开篇带领读者回顾了基础的欧几里得几何,但重点并不在于复习基础,而是在于解构基础。我们将探讨透视学的历史演变,追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如何通过几何原理,将三维世界精确地“压制”到二维画布上。我们深入解析了黄金分割($Phi$)这一在自然界、艺术品和建筑设计中反复出现的神秘比例,并用大量的实例图解说明了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审美判断。 在本部分,读者将体验到非欧几何的初体验。我们将用直观的类比,而非复杂的数学证明,介绍黎曼几何和双曲几何的基本概念。读者会惊奇地发现,在球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大于180度;而在马鞍形的表面上,它们却可以小于180度。这种对“直线”和“平面”定义的颠覆,将彻底拓宽读者的空间想象力。 第二部分:拓扑学:弯曲、拉伸与不变量的艺术 如果说欧几里得几何关心长度、角度和面积,那么拓扑学则关注形状在连续形变下的不变性。本书用大量的“软性”例子来阐释这一“橡皮泥几何”的精髓。 我们将详细介绍著名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法,这不仅是图论的开端,更是拓扑学思想的萌芽。随后,读者将进入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咖啡杯和甜甜圈(环面)在拓扑学家眼中是等价的,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洞”。我们将探讨莫比乌斯带的奇特单面结构,以及克莱因瓶——一个无法在三维空间中完美自洽的四维物体。 本部分特别强调了纽结理论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从DNA链的缠绕到复杂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拓扑学的思维方式如何成为解决跨学科难题的利器。 第三部分:离散几何与分形:无限的细节与自然的法则 在传统几何学中,我们处理的是连续的、平滑的结构。然而,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目光投向了离散与无限的交界处。 分形几何是本章的重头戏。我们将深入研究曼德布罗集(Mandelbrot Set)的迭代魅力,展示自然界中雪花、海岸线、蕨类植物的生长模式,是如何被简单的数学迭代公式所精确描绘的。读者将学习到“豪斯多夫维数”的概念,理解为什么一条海岸线的长度会随着测量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它拥有一个介于整数之间的“维度”。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晶体学中的对称性,探讨了如何用有限的几何操作来描述无限重复的结构,这对于理解材料科学和化学结构至关重要。我们不仅会展示二维和三维的晶体群,还会触及更高维度的晶体结构(准晶体)。 第四部分:应用:几何学在现代世界的投影 几何学远非象牙塔中的理论,它是驱动现代技术的核心引擎。本章将展示几何学在当代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中的实际威力。 我们探讨计算几何如何支撑计算机图形学(CG)的渲染技术,从光线追踪到三维建模中的多边形处理。读者将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背后复杂的几何算法。 在更宏大的尺度上,本书简要介绍了微分几何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核心地位——质量如何“弯曲”时空,以及这种弯曲如何表现为引力。虽然不涉及复杂的张量分析,但我们力求让读者理解,时空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弯曲的几何结构。 结语:思维的几何学 《趣味几何学:超越欧几里得的奇妙旅程》是一本为所有对世界运作方式感到好奇的人准备的读物。它不要求读者具备高等数学背景,而是要求读者拥有一双愿意观察、愿意想象的眼睛。通过对这些奇特而优美的几何概念的探索,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培养一种更具结构性、更富创造力的思维模式,从而在生活中发现更多隐藏的和谐与秩序。几何学不仅是对形状的研究,更是对逻辑、美感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 --- 目标读者: 对数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高中生、大学生入门爱好者、设计工作者、建筑师以及所有希望拓展思维边界的求知者。本书语言生动,图例丰富,是激发几何兴趣的绝佳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趣味几何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书,它以一种极其令人愉悦的方式,彻底改变了我对几何学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几何学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有趣”的一面。作者的笔触非常轻松诙谐,他善于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打太极时的动作、建筑物的结构、甚至动物的形态,巧妙地与几何概念联系起来。他并没有用艰涩的术语来解释,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知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比例”的章节,他没有直接讲黄金分割,而是从观察自然界的花瓣、贝壳,到欣赏艺术品的构图,来循序渐进地阐述比例的美感和重要性。这种方式让我感觉到,几何学不仅仅是数学的一部分,更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和历史典故也为枯燥的知识增添了色彩,让我了解到几何学发展的悠久历史和背后的人物故事。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让我开始主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几何规律,也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兴趣。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拓展视野,培养艺术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读者。

评分

不得不说,《趣味几何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视觉和思维冲击都相当巨大。我之前对几何学的了解仅限于学校里被迫学习的基础概念,总觉得它离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却完全打碎了我的这种固有观念。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独特,他不是直接抛出定义和定理,而是先营造一种悬念,或者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场景切入,然后逐步引导读者去发现其中的几何奥秘。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点”的讨论,他没有直接讲“点是无大小的”,而是通过描述一个艺术家如何描绘细节,一个狙击手如何锁定目标,来引申出“点”在几何学中的概念。这种方法非常巧妙,让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具象化,也让我体会到几何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书中大量的插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充满了艺术感和想象力,有些插图甚至本身就是一道精美的几何谜题。我喜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它不像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鼓励读者主动去思考、去探索。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侦探,在作者的引导下,一步步解开几何世界的层层谜团。强烈推荐给所有对逻辑、对美、对生活细节有追求的读者。

评分

《趣味几何学》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数学有“心理阴影”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为几何学就等同于那些让人头疼的证明题,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这种想法,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几何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解,而是常常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然后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发现答案。我记得读到关于“空间”的部分,他没有直接讲维度,而是通过描述一个二维生物如何理解三维世界,来生动形象地解释了空间的奥秘。这种方法非常巧妙,让我不再感到抽象和困惑,反而对几何学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敬畏。书中穿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仅是示意图,更像是一幅幅艺术品,它们帮助我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几何概念,也让我感受到了几何学本身的视觉美感。我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它让我感觉像是在玩一场智力游戏,而不是在被动地学习。这本书不仅教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我开始用更开放、更具创造性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重新认识数学,或者希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大的惊喜!一直以为几何学就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没想到《趣味几何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开篇就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形状入手,比如窗户、楼梯、甚至一个苹果,都隐藏着奇妙的几何原理。我当时就惊呆了,原来数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者的叙述方式特别生动有趣,一点也不像教科书那样死板。他会用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把圆形比作一个完美的聚会,把直线比作一条直率的朋友,这些让我一下子就对几何产生了亲近感。而且,书中穿插了很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讲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时,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和探索精神扑面而来,感觉自己仿佛也穿越回了那个伟大的时代,和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一起探讨宇宙的奥秘。这本书的插图也非常精美,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几何图形,而是充满艺术感的描绘,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玩一场智力游戏,每一页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数学有“恐惧症”的朋友,或者任何想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和逻辑的人。它会让你重新爱上学习,发现原来知识可以如此有趣!

评分

这本《趣味几何学》真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一股清流,完全刷新了我对几何学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几何学是那种需要死记硬背公式、推导证明题的学科,但这本书却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次深入浅出的探索之旅。作者非常有技巧地将复杂的几何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一些巧妙的类比,变得异常生动和易于理解。我记得读到关于角度的部分,他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通过描述不同形状的转角,比如门框的直角,屋顶的斜角,甚至人们跳舞时手臂的摆动角度,来阐释不同角度的特性。这种方式让我不再感到枯燥,反而对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式的几何谜题,我常常忍不住停下来,跟着作者的引导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有成就感。而且,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幽默,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会会心一笑。他不会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板着脸说教,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和你分享他的奇思妙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几何学的知识,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启发,它教会我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如何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规律。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特别是那些希望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