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3册】在办公室外思考+如何改变习惯+超效率手册 | ||
| 定价 | 75.00 | |
| ISBN编码 | T9787111520948 | |
| 超效率手册:99个史上更全面的时间管理技巧 | ||
| 定价 | 25.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3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加] 斯科特·扬(Scott H.Young) 著;李云 译 | |
| 页数 | 120 | |
| ISBN编码 | 9787111520948 | |
斯科特·扬,拥有惊人学习天赋的*级学霸,仅用1年时间就学完4年制MIT计算机科学课程,经营着世界访问量巨大的学习类博客,并登上TEDx演讲台向世界宣讲自己的超效率经验。在《如何高效学习》出版之后,众多网友向他留言讨教时间管理的秘诀,于是他两年磨一剑,创作了本书。他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了99个提高生产率的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懂、更重要的是适合每一个人操作,且效果明显。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读者学习和生活的好助手。只要你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那就来读这本书吧,它一定能让你的工作和生活焕然一新。本书共有7章,包含99个**更全面的时间管理方法。既有操作简便的小窍门,也有思路清晰的理论法则,还有培养习惯的日常行为。● 列出周/日目标● 用活页夹来记阅读笔记● 15分钟法则● 设定软时限● 信息节食这些都来源于斯科特?扬的亲身验证,他尽可能地为每一个方法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使用效果,让读者读后清晰明了,更易操作。
第1章克服拖延症1. 周/日目标 / 0022. 限定时间 / 0033. 分解任务 / 0044. 短跑理论 / 0055. 日程校对 / 0066. 加强自律 / 0077. 使用咒语 / 0088. 根除潜在的绊脚石 / 0099. 动力催化剂 / 01010. 搅拌 / 01111. 营造一个不会分心的工作场所 / 01212. 拒绝“应该” / 01313. 预备、射击、瞄准 / 01414. 摒弃拖延恶习 / 015第2章做事更有条理15. 条理性是一种技能 / 01816. 少点儿混乱,少点儿压力 / 01917. 捕捉装置 / 02018. 给所有东西规定放置的地方 / 02119. 简单的组织 / 02220. 简单的组织:项目 / 02321. 简单的组织:任务 / 02422. 简单的组织:活动 / 02523. 写出你的目标 / 02624. 分支法 / 02725. 通信记录 / 02826. 做你承诺过的事 / 02927. 整齐VS有条理 / 03028. 阅读笔记 / 03129. 数字条理性 / 032第3章保持活力30. 晨礼 / 03431. 休一*假 / 03532. 日常运动 / 03633. 为体能进食 / 03734. 让你的时间头重脚轻 / 03835. 按周期工作 / 03936. 关闭开环 / 04037. 多任务处理:第八宗罪 / 04138. 15分钟法则 / 04239. 喝水 / 04340. 给你的动力再次充电 / 04441. 保持敏锐 / 04542. 工作/娱乐时间表 / 04643. 平衡创造力 / 047第4章把事情完成44. 完成项目,而不是完成任务 / 05045. 设定*后期限 / 05146. 每周回顾 / 05247. 避免硬时限 / 05348. 帕金森定律 / 05449. 霍夫施塔特定律 / 05550. 感激懒惰 / 05651. 框架规划 / 05752.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 05853. 快速样品制作 / 05954. 别按照时间来获得报酬 / 06055. 被逼出来的生产效率 / 06156. 每日标记 / 06257. 制定一个出口策略 / 063第5章让你的日常工作自动进行58. 注意:习惯的角色 / 06659. 30天试验 / 06760. 日常VS非日常工作 / 06861. 触发物 / 06962. 替换理论 / 07063. 操作性条件反射 / 07164. 一次培养一个习惯 / 07265. 始终如一 / 07366. 先投资自己 / 07467. 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标准 / 07568. 齿轮理论 / 07669. 建设性恶习 / 07770. 互联网仪式 / 07871. 用习惯做实验 / 079第6章生产效率黑洞72. 外包 / 08273. 关闭自动消息 / 08374. 双流理论 / 08475. 批量处理 / 08576. 避免接触懒惰的人 / 08677. 信息节食 / 08778. 习惯现在就做 / 08879. 寻找指数报酬 / 08980. 速读 / 09081. 整体学习 / 09182. 用书写来解决问题 / 09283. 学习清单 / 09384. 忠言逆耳 / 09485. 感官剥夺 / 095第7章做对的工作86. 六步走 / 09887. 知道你想要什么 / 09988. 将计划和实施分开 / 10089. 测量 / 10190. 实验 / 10291. 日程记录 / 10392. 帕累托定律 / 10493. 停止清单 / 10594. 迅速失败 / 10695. 条理VS成就 / 10796. 做一只刺猬 / 10897. 努力工作并不重要 / 10998. 计算你的附加值 / 11099. 有目的地提高生产效率 / 111关于作者 / 112
| 如何改变习惯:手把手教你用30天计划法改变95%的习惯 | ||
| 定价 | 25.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4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斯科特·扬(Scott Young) | |
| 页数 | 78 | |
| ISBN编码 | 9787111529194 | |
内容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书作者认为习惯的改变有其内在的基本逻辑,可以将改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核心阶段、进阶阶段、掌控阶段。书中有大量实用的小工具,如书面承诺书、30天计划、行动记录表等,把改变习惯的过程细化到每一*,可读性强。
内容
前 言
第*部分
核心阶段
第1章 启动阶段 / 002
30天计划 / 004
为什么“30天计划”起作用 / 005
第2章 写下计划,作出承诺 / 007
清晰明了,便于执行 / 008
加深印象,时刻提醒 / 009
提供动力,不断激励 / 010
书面承诺写作范例 / 011
第3章 概观:*初30天 / 013
全速起跑期:前三天 / 014
疲惫放缓期:第4~10天 / 015
过渡期:第*周、第三周 / 016
颠簸期:第*周、第三周期间某处 / 017
稳定期:第四周 / 018
第4章 如何安排协调 / 019
简洁性 / 020
灵活性 / 021
| 在办公室外思考:活用另外8小时,做自由空间里的高产者 | ||
| 定价 | 25.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4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斯科特·扬 Scott Young | |
| 页数 | 136 | |
| ISBN编码 | 9787111529200 | |
内容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回应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效率文章。这些文章含了大量与效率有关的信息,但是大多数都指向特定的工作场合。这些绝*的方法中基本都没告诉你如果还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你该怎么提高效率,缩短用时。如果你正为自己工作,或打算为自己工作,这本书必须读一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 / 001
农耕、苦工和奴役 / 003
工业时代:8小时工作制初步形成 / 004
信息时代和一个更加贴近自然的工作日程 / 006
找到属于你的–采集工作模式 / 008
从持续工作到短暂而集中的工作 / 009
从化分工的工人到工匠 / 010
酬劳的标准:从工作时间到工作产出 / 011
8小时工作制的瓦解 / 012
产出顶*的出现早于你的预料 / 014
一日冠* / 015
寻找属于你的理想工作节奏 / 017
忘掉时间管理,进行任务管理 / 019
每周/每日目标法 / 020
每日目标 / 021
如何在中午以前完成一*的工作 / 024
调整每日目标 / 025
固定工作量下的调整方式 / 026
为了*大限度提高产量而调整每日目标 / 027
这套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它们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实操性强的建议和方法。在“学习策略”方面,书中提到的“元认知”概念,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我为什么这样学?”“这样学有效吗?”。它引导我去观察、去分析自己的学习习惯,并有意识地去调整。比如,我以前习惯在嘈杂的环境下学习,但通过反思,我发现安静的环境更能让我集中注意力。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我们不要全盘接受信息,而是要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它让我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整套书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对话,他循循善诱,一步步地指引我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进步。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困境,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我一直是个习惯性拖延的人,尤其是面对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总是难以开始,更不用说坚持下去了。这本书中的“如何改变习惯”部分,用大量的案例和心理学理论,将习惯的形成、固化、以及如何打破旧习惯、建立新习惯的过程剖析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微习惯”的理念,它不是要求我们一下子做出巨大的改变,而是从每天执行一个非常小的、几乎不可能失败的行动开始,比如每天读一页书,每天写一个字的感想。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心理门槛,让改变变得不再那么可怕。我开始尝试着每天早起五分钟,然后慢慢增加时间,并且每天都给自己一点小奖励。几个星期下来,我惊喜地发现,我不再那么抗拒早起了,甚至能在早晨完成一些之前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改变的发生,让我对自我提升充满了信心,也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不仅仅是习惯的改变,更是自信的重塑。
评分《超效率手册》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时间管理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为时间管理就是把事情列个清单,然后尽量去完成,但结果总是事倍功半,感觉被时间追着跑。这本书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列清单,更是教我如何“管理”时间本身。书中提出的“番茄工作法”和“GTD(Getting Things Done)”等方法,都非常实用。我尤其喜欢“番茄工作法”,它把工作时间分割成短小的、专注的时段,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刚开始觉得有点刻意,但坚持了几次后,我发现这种方法真的能帮助我提高专注度,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以前我经常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感到疲惫,然后开始刷手机,一刷就停不下来。现在,通过番茄工作法,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然后有意识地进行休息,这种休息反而让我更有精力投入到下一个工作周期。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从被动接受时间的流逝,转变为主动掌控时间的节奏,这种改变是巨大的。
评分“如何高效学习”这个主题,真的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的。我曾经以为,学习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记笔记,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知识点很容易遗忘,也难以融会贯通。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高效学习的关键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它强调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比如费曼学习法,通过讲授给别人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我开始尝试着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仅仅是把内容看懂,还会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或者在脑海中构建知识导图。这种主动输出的过程,让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容易记住。此外,书中还提到了“间隔重复”的学习策略,让我不再盲目地重复,而是有计划地、有间隔地复习,极大地提高了记忆效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学习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知识的内化和重塑。
评分这套书中的“在办公室外思考”部分,简直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盏明灯。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状态有些僵化,总是在既定的流程和框架内打转,缺乏创新和突破。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很多时候,真正的灵感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而是在于我们跳出日常的物理空间和思维定势。作者鼓励我们去旅行、去接触不同的人、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在公园里散步、在咖啡馆里发呆,都能激发意想不到的思考。我开始尝试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去附近的公园走一走,或者在下班后,不去直接回家,而是去一家陌生的书店坐一会儿。神奇的是,在这些“在办公室外”的时间里,我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之前被工作压力压抑住的闪光点,有时候甚至是解决方案,让我能够以更轻松、更具创造力的方式去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它让我明白,思考的发生,不单单是“我想”,更是“我体验”之后产生的“我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