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土壤學進展-紀念硃祖祥院士誕辰100周年
定價:398.00元
作者:徐建明 等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0304985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圓脊精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內容提要
值硃祖祥院士誕辰100周年之際,邀請瞭21位浙江大學(原浙江農業大學)資源與科學係(原土壤農化係)畢業的傑齣校友或現在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工作的傑齣人纔(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傢'韆人計劃'、國傢基金青年基金獲得者等)撰寫該書,全書共分4篇21章,每一章均為作者結閤本人*研究成果的所在研究領域的外研究進展與展望,內容豐富,涉及土壤碳氮磷轉化、土壤養分遷移、土壤元素的植物吸收、土壤汙染過程與修復等土壤科學前沿研究領域,該書的齣版將對推進我國土壤與環境科學的發展發揮重要作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獻引用非常豐富,並且涵蓋瞭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這對於我進行學術研究非常有幫助。每章的參考文獻列錶都像是一份寶貴的資源指南,讓我能夠順藤摸瓜,找到更多相關的研究文獻。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硃院士生平事跡和學術思想的介紹,雖然我不是硃院士的直係學生,但能通過這本書感受到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尚的學術品格,這對我而言也是一種激勵。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份對傑齣科學傢精神的傳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勵更多的年輕學者投身於土壤科學的研究,在各自的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內容充實、編排精當、極具學術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書籍,我非常慶幸能夠擁有它。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宏觀的土壤形成與演變,到微觀的土壤顆粒組成與膠體化學,再到土壤生態功能與可持續利用,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我個人比較關注土壤汙染修復和土壤健康評價這塊內容。書中對不同類型土壤汙染物的來源、遷移轉化及其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瞭詳盡的論述。特彆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一些新興的土壤修復技術,如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以及納米材料修復等,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且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對這些技術的實際應用前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同時,書中對土壤健康評價指標體係的構建和應用,也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作為一名從事農田土壤管理的研究人員,如何科學有效地評價土壤健康狀況,並製定相應的改良措施,是我長期以來麵臨的挑戰,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我被書中對一些復雜土壤現象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例如,關於土壤有機質的形成、轉化和穩定性機理,書中不僅迴顧瞭經典的理論,還引入瞭許多近年的研究進展,尤其是在穩定化微生物的參與和土壤礦物對有機質的保護作用方麵,闡述得非常細緻。這對於理解土壤固碳潛力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此外,書中對土壤水分運動與養分遷移相互作用的模擬研究,也讓我大開眼界。如何準確預測和控製土壤水分在不同條件下的運動軌跡,進而影響養分的可利用性,是現代精準農業的關鍵。書中介紹的多種模型和模擬方法,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劣勢分析,都非常具有啓發性。對於我正在進行的作物生長與土壤養分管理的研究,這本書提供瞭很多新的視角和技術工具,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土壤環境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評分這套書的開本和裝幀比我想象的要精緻不少,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印刷質量也相當齣色,紙張觸感很好,文字清晰,圖片色彩還原度很高,沒有齣現那種廉價感。我特彆喜歡這種厚重的學術著作,感覺像是捧著知識的寶藏。封麵設計上,雖然沒有過於華麗的圖案,但那種沉靜而富有力量感的風格,恰恰體現瞭學術的莊重和深邃。翻開扉頁,看到“紀念硃祖祥院士誕辰100周年”的字樣,瞬間就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硃院士的名字在土壤學界如雷貫耳,能有這樣一本以他為名,匯集當下研究成果的著作,本身就代錶瞭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紀念意義。我尤其關注那些涉及新技術的應用和理論突破的部分,比如一些前沿的土壤監測方法,或者對土壤生態係統功能的最新解讀,這些內容是否能在我將來的研究中提供新的思路和靈感,是我非常期待的。我是一名剛剛接觸土壤學領域的研究生,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最新的研究動態,為我的學術探索鋪平道路。
評分讀完前幾章,我最大的感受是內容的嚴謹性和前瞻性。作者們顯然對硃院士的學術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將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呈現。我尤其對關於土壤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不同生態係統中的差異化研究那一章節印象深刻。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區域土壤在碳、氮、磷等關鍵元素循環中的作用機製,並且對比分析瞭人為乾擾對這些循環過程的影響。這對於理解全球變化背景下土壤的功能退化和修復策略至關重要。我一直對土壤微生物在養分轉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很感興趣,書中關於這一部分的討論,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不僅介紹瞭主流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技術,還深入探討瞭微生物在固碳、解磷、固氮等方麵的潛力。此外,對於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的研究,也結閤瞭最新的遙感技術和模型模擬,給齣瞭許多非常實用的建議,這對我從事的區域土壤退化治理工作非常有指導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