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0000个科学难题 地球科学卷
定价:180.00元
作者:“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编委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302898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84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书的地球科学卷,是由我国工作在地球科学研究与教学线的地球科学专家以及一些海外学者撰写的。本着“研究生愿选题,大学生能通读,高中生感兴趣”的原则,《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着重介绍地球科学领域科学难题的来龙去脉,阐述这些难题的*的研究进展,指出这些难题的难点所在及解决这些难题的可能途径。“难题”涉及的内容基本上覆盖了地球科学的主要领域,在程度上反映了这些领域外的前沿研究水平。“难题”的撰写在保证科学上严谨性的同时,力图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以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
本书按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编排,包括:地理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可供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参考,也可供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高中学生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目录
前言
地理科学
长江与黄河河谷是怎样形成
河流河床物质组成沿流程变细过程中为什么存在突变现象
如何对于冲积河流河床形态方程进行封闭求解
冲积河流为什么会变得弯曲
下垫面性质变化对局地气候影响的定量解释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分布式水文模型
缺资料流域的水文预报
土壤脱硅富铝化的热、动力学条件是什么
种域大小地理梯度的Rapoport法则
SLOSS自然保育问题中的“独大与数小”争论
森林-草原过渡带的生态机理
高山林线的形成机理
森林植被分布的异常格局
为什么不同地区生物群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种类相对花粉产量和花粉源范围
树轮气候重建中低频信号的提取
中全新世晚期中国森林植被衰退的原因——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
农业起源之谜
史前大洪水之谜
我陆干旱区末次冰期间冰段“大湖期
亚洲内陆干旱区降水变化的“西风模式
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是全球性的还是区域性的气候异常
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问题
环境基准及其赋值问题
多种污染物的交互作用
如何定量区分环境污染与其他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复杂环境体系中化学污染物的锁定和老化现象及其机理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行为
水环境中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
超积累植物积累机理及其成因
自然固氮和脱氮机制
为什么难以确定可更新资源开发利用的临界值
为什么难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优方案
灾害链传递机理
自然灾害的风险与损失评估
自然灾害周期性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点一轴系统”形成机制
如何理解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形成的影响因素
地域功能生成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环境变化中文化与制度因子的作用方式与机理
信息技术因子对区域空间重组的作用机理
地域文化的尺度间整合过程
城市化过程与动力机制
巨型城市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
城市蔓延的机理与规律
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理与识别方法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空间效应
产业空间转移的周期性及其原理
……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编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尽管尚未翻开《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的扉页,但我对其内在的学术价值和潜在影响力充满期待。我想象,这本书会以一种高度系统化的方式,将当前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内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和呈现。这不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引。它可能涵盖了地质学、海洋学、气象学、古生物学等多个分支学科,并将它们交叉融合,形成一个宏观的地球系统科学视角。我预感,书中列举的每一个难题,都可能与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息息相关,也可能与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紧密相连。例如,关于地球深部结构的探索,书中是否会提出关于地幔对流机制、地核生成过程的疑问?关于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是否会探讨生命起源与地质历史演变的关联?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能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他们明确研究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攻克难关。同时,对于有志于投身科研的年轻学子而言,这本书更是开启科学探索之路的绝佳启蒙读物。
评分作为一名对宇宙万物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总是渴望能够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触及那些看似高深的科学领域,而《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它不是堆砌枯燥的理论,而是以“难题”为切入点,激发我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我设想,书中会用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关于气候变化,它会不会列举一些具体的气候异常事件,然后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和可能的影响?又或者是关于地球的磁场,书中是否会探讨磁极漂移的现象,以及它对我们生活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地球科学中的种种“为什么”和“怎么样”呈现出来,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科学的魅力。它不是要我立刻成为地质学家或气象学家,而是要在我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我懂得去观察、去提问、去寻找答案。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就在于它能够跨越专业壁垒,让更多人感受到地球科学的奇妙之处,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更深沉的爱。
评分《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承诺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一场对地球深层奥秘的探索之旅。我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是,每一页都可能是一个等待被揭开的谜团,每一个章节都可能是一次对未知领域的深入挖掘。我设想,这本书不会仅仅是罗列问题,而更会提供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些背景知识、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可能的解释或假说。例如,在探讨关于地球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问题时,书中是否会引述相关的陨石研究、地质证据,并提出关于地球形成过程中关键阶段的科学疑问?又或者是关于地球环境变化,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诸如冰期循环、温室效应等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并提出关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读者逐步深入到地球科学的各个层面,让我们在理解科学难题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科学家们探索真理的艰辛与乐趣。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不仅满足了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我们用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评分这本《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读起来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尽管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它的具体内容,但我已经被它宏大的主题深深吸引。想象一下,人类探索地球的奥秘,从地壳深处的板块运动到大气层顶端的磁场变化,每一个细小的现象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尚未解开的谜团。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地图,指引着我们去追寻那些未知的边界。我能感受到作者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一定搜集了海量的信息,梳理了无数的科学猜想和实验数据,只为呈现一个最全面、最前沿的地球科学难题图景。光是这个“10000个”的数量级,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仿佛置身于一个浩瀚的科学知识宇宙中,等待着被一一探索和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究竟列举了哪些令人费解的地质现象?例如,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如何形成并不断演变的?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精确预测是否真的遥不可及?海洋深处是否还隐藏着我们未曾发现的生态系统?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好奇。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学难题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颂歌。
评分当我听到《10000个科学难题:地球科学卷》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幅宏伟的科学画卷。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份集结了无数科学家智慧的“未解之谜”清单。我猜想,这本书会以非常严谨且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剖析地球科学领域内那些令人挠头的现象和理论。比如说,关于板块构造的动力学过程,书里会不会探讨驱动板块运动的能量来源?关于生命的演化,是否会提出关于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科学假说和待解之谜?又或者,关于行星科学,书中是否会对比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异同,并提出关于行星形成和演化的前沿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知之甚少”的谦逊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对地球的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也燃起我们探索未知的热情。它就像一个科学的“挑战书”,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去质疑、去寻求答案。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我们指明探索地球奥秘的广阔前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