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训练
01 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02 音程听辩的四个步骤
03 听辩练习
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
04 大小三和弦
节奏训练
05 2/4 4/4拍的基本节奏
06 十六分音符
07 附点
08 切分
09 其他节奏
三连音 休止符 连线
10 3/4 3/8 6/8拍的基本节奏
旋律听写
11 2/4拍的旋律听写
第二片
01 3/4拍的旋律听写
02 带有升降号的旋律听写
视唱
03 音阶 音程级进形式的视唱
04 以三度音程为主的视唱
05 含有四度 五度音程的视唱
06 常见节拍的视唱
07 升号的视唱
08 降号的视唱
《少儿视唱练耳》是为家长、幼儿园教师和三到五岁的孩子们写的。在内容的编排上紧紧围绕音符、音阶、节拍、节奏和自然大、小调的学习,以视唱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识谱、听音、模唱和节拍节奏训练等融入其中,同时选编了中外一百多首孩子们爱听爱唱的歌曲作练习用。
主讲:滕缔弦,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留校从事视唱练耳教学。1999年赴澳洲留学,专攻音乐教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后,在视唱练耳教学的同时承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2002年作为音乐家出访美国并荣获美国德州“达拉斯荣誉市民”称号。2004年赴新西兰,从事Barbershop合唱和音乐教育两方面的研究和考察。九十年代初,由她组建并指导的“圣女合唱组”是出版演唱专辑的女声合唱组合,影响广泛。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期间,她还多次出访美国,日本、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地进行演出和学术交流。发表了《素质教育的途径》、《乐感的培养与其训练》、《阶梯、链环式的视唱练耳教与学——奥尔夫教学法的启示》、《达尔克罗兹、奥尔夫和柯达依三种音乐教学法的共性》等多篇学术论文。
这套教材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非常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联动,并且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它在确保了基础视唱练耳的核心训练标准不放松的前提下,似乎也试图将一些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得学习过程不那么刻板。比如,某些章节的练习曲目选择,虽然是基础的训练,但旋律走向和节奏律动上,比我以前见过的老教材要“活泼”一些,更贴近现代儿童的听觉审美习惯。这种“与时俱进”的细微调整,使得整套书的生命力更强,让孩子在接受严谨训练的同时,不会因为内容过于陈旧而产生抵触情绪。它像是一座桥梁,稳固地连接着音乐学习的严谨性和现代学习者的接受度。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鲜明,字体清晰,一看就知道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我记得我当初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就被封面上那些活泼的卡通形象吸引住了,特别是那些音符和乐器的小插画,让人觉得学习音乐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使用了一段时间也不会轻易磨损。我特别欣赏它整体的排版风格,看起来非常专业,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每一页的布局都考虑到了小读者的视觉习惯,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而且,书的开本大小也非常合适,方便孩子拿取和翻阅。光是看着这本书,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为初学音乐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学习工具。希望内容也能像外表一样出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评分当我翻开书本内容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结构安排,真是逻辑严谨,循序渐进。它似乎完全明白初学者,尤其是少儿在接触视唱练耳时会遇到的困难点。从最基础的音高识别开始,每一个新的概念引入都伴随着大量的、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保证了知识点的扎实掌握。我注意到它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在“打地基”上,比如对节奏型的分解和对基础音程的反复巩固。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处理方式,让我对它最终的学习效果充满了信心。而且,练习题的设计非常巧妙,不是简单的重复机械操练,而是融入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和情境设置,这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保持学习兴趣,避免产生厌烦情绪。这种兼顾了系统性与趣味性的编排,是很多同类教材所欠缺的。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强化训练”的实际诠释。这套书并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介绍,而是真正落实到了“练”字上。我发现它对那些看似简单实则容易出错的细节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和强调,比如某个特定调性下的高音处理,或是复杂三连音的准确时值把握。很多传统的教材可能一笔带过,但这本书却用好几页的篇幅去专门攻克这些难点。对于那些希望孩子能快速提升视唱硬实力的家长和老师来说,这种“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的编排风格,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它似乎在告诉我们,扎实的功底需要付出汗水和重复,而这本书就是高效的“汗水催化剂”。
评分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我非常看重教材的“可操作性”和“辅助性”。这本书在设计上似乎充分考虑到了家长或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每组练习后常常会附带一些简短的提示性说明,这些提示往往能点出学生容易犯错的关键点,使得辅导者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而不是茫无目的地重复。这种清晰的路径指引,大大减轻了非专业背景家长的辅导压力。如果说教材是骨架,那么这些贴心的提示和指引就是让骨架丰满起来的血肉,它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高效。一个好的教材,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要赋能给引导者,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