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第I天初識吉他
吉他的分類
吉他的結構
吉他的細節介紹
裝弦
吉他的調弦
琴鈕調節
吉他的養護
吉他的清理
2第二天基本樂理學習(一)
音的産生
音白的性質
樂音與噪音
全音和半音
3第三天基本樂理學習(二)
簡譜
高音、中音、低音
音的長短
休止符
音符時值圖
音的強弱和樂麯的節拍
五綫譜
譜號
音符
休止符
音符時值圖
變化音級
4第四天認識六綫譜
音符
休止符
案例1全音符練習
案例2二分音符練習
案例3四分音符練習
案例4八分音符練習
案例5十六分音符練習
六綫譜的記錄方法
獨奏
分解伴奏
掃弦節奏
認識拍號
小節的定義
小節綫
復縱綫和終止綫
案例12/4拍練習
案例23/4拍練習
案例34/4拍練習(一)
案例44/4拍練習(二)
5第五天基本演奏姿勢
站姿
坐姿
6第六天右手基礎
認識右手代號與多角度觀察持琴
右手各手指負責彈奏的位置
右手撥弦
撥弦方式
右手撥弦位置與音色變化
右手掃弦
右手彈撥同弦換指原則
掃弦方式
7第七天右手撥弦練習(一)
案例12/4拍撥弦練習(一)
案例22/4拍撥弦練習(二)
案例33/4拍撥弦練習
案例44/4拍撥弦練習(一)
案例54/4拍撥弦練習(二)
案例64/4拍撥弦練習(三)
案例74/4拍撥弦練習(四)
案例84/4拍撥弦練習(五)
案例94/4拍撥弦練習(六)
案例104/4拍撥弦練習(七)
8第八天右手撥弦練習(二)
案例12/4拍撥弦練習(一)
案例22/4拍撥弦練習(二)
案例34/4拍撥弦練習(一)
案例44/4拍撥弦練習(二)
案例54/4拍撥弦練習(三)
案例64/4拍撥弦練習(四)
案例74/4拍撥弦練習(五)
案例84/4拍撥弦練習(六)
9第九天右手掃弦練習(一)
案例12/4拍掃弦練習(一)
案例22/4拍掃弦練習(二)
案例32/4拍掃弦練習(三)
案例42/4拍掃弦練習(四)
案例52/4拍掃弦練習(五)
案例62/4拍掃弦練習(六)
10第十天右手掃弦練習(二)
案例14/4拍掃弦練習(一)
案例24/4拍掃弦練習(二)
案例34/4拍掃弦練習(三)
案例44/4拍掃弦練習(四)
案例54/4拍掃弦練習(五)
案例64/4拍掃弦練習(六)
11第十一開撥片的使用
吉他撥片
撥片的拿法
撥片的彈奏位置
12第十二天左手基礎
認識左手代號與持琴要領
多角度觀察持琴
認識把位
左手不同把位持琴姿勢
13第十三天左手按弦練習
案例14/4拍按弦練習(一)
案例24/4拍按弦練習(二)
案例34/4拍按弦練習(三)
案例44/4拍按弦練習(四)
案例54/4拍按弦練習(五)
案例64/4拍按弦練習(六)
案例74/4拍按弦練習(七)
案例84/4拍按弦練習(八)
雙手消音技術
左手消音
右手消音
14第十四天認識和弦
和弦
三和弦
三和弦的構成
三和弦的分類
七和弦
七和弦的構成
七和弦的分類
認識吉他常用和弦
認識吉他和弦圖
吉他常用和弦彈奏指法
和弦彈奏練習
15第十五天和弦轉換
和弦轉換的彈奏指法
指型不變移動手指進行轉換
不移動手指進行轉換
變化指型進行轉換
和弦轉換練習注意事項
16第十六天和弦轉換練習
案例1 C和弦轉D和弦
案例2C和弦轉G和弦
案例3C和弦轉Am和弦
案例4F和弦轉C和弦
案例5F和弦轉G和弦
案例6F和弦轉Am和弦
17第十七開基本彈奏技法
顫音奏法
泛音奏法
滑音奏法
推弦奏法
擊弦與勾弦奏法
18第十八天C大調
C大調
19第十九天C大調單階練習
案例C大調音階練習
20第二十天C大調和弦練習
案例1 C大調和弦練習(一)
案例2C大調和弦練習(二)
案例3C大調和弦練習(三)
案例4C大調和弦練習(四)
21第二十1天a小調
a小調
22第二十二開a小調音階練習
案例1 a小調音階練習(一)
案例2a小調音階練習(二)
23第二十三天a小調和弦練習
案例1 a小調和弦練習(一)
案例2a小調和弦練習(二)
案例3a小調和弦練習(三)
案例4a小調和弦練習(四)
24第二十四天G大調與e小調
G大調
G大調音階練習
G大調和弦練習
e小調
e小調音階練習
e小調和弦練習
25第二十五天F大調與d小調
F大調
F大調音階練習
F大調和弦練習
d小調
d小調音階練習
d小調和弦練習
26第二十六天六綫譜常用記號
反復記號
滑音記號
顫音記號
震音記號
泛音記號
推弦記號
撥弦記號
27第二十七天歌麯獨奏解析
案例1歌麯獨奏解析第I首
案例2歌麯獨奏解析第二首
28第二十八天歌麯獨奏練習
案例1歌麯獨奏練習第I首
案例2歌麯獨奏練習第二首
案例3歌麯獨奏練習第三首
29第二十九天歌麯彈唱解析
案例歌麯彈唱解析
30第三十天歌麯彈奏練習
案例1歌麯彈唱練習第I首
案例2歌麯彈唱練習第二首
案例3歌麯彈唱練習第三首
本是吉他自學技法,中把吉他學習的過程劃分到30天中,為讀者規劃好每天練習的內容和進度,從吉他調弦、基本樂理學習,一直學到基本指法,和弦彈奏、歌麯演奏。中清晰的指法圖片和譜例,加上簡單易懂的講解,並配有DVD視頻教學,讓讀者學到規範的吉他彈奏方法,在不知不覺中輕鬆學會吉他彈唱。
本適閤吉他初學者和愛好者閱讀,也可作為音樂培訓機構的參考材料。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也是一個槽點。雖然宣傳中提到瞭“在綫資源支持”,但當我找到那個配套的網址或二維碼時,發現鏈接指嚮的似乎是一個非常老舊的網站,上麵隻有幾段模糊不清的音頻文件,而且標注的麯目名稱和書中的練習麯根本對不上號。我花瞭很長時間去嘗試匹配,結果徒勞無功。我特彆想聽一下書中那些復雜的節奏型應該如何“聽起來”,這樣我纔能模仿和糾正自己的手感,但這些音頻資源完全無法滿足這個需求。在如今這個時代,一本自學教材如果缺乏高質量的音視頻輔助,那它的“自學”屬性就大打摺扣瞭。我拿著書本,對著抽象的節奏符號發呆,想象著它們應該是什麼樣的聲音,這種“靠想象力學習”的方式,對我這種需要大量視覺和聽覺反饋的學習者來說,效率實在太低瞭。我寜願少一些深奧的文字描述,多提供幾個清晰的、慢速的、帶有節拍器的示範視頻,那樣對初學者的幫助纔算得上是真正的“30日通”。
評分這本傳說中的“30日吉他速成”看著名字就讓人心潮澎湃,尤其是我這種被傢裏那把積灰的木吉他睏擾瞭快一年的“樂盲”。我滿懷期待地翻開第一頁,希望能立刻找到那種手把手、零基礎的入門指引,比如怎樣正確地握住琴頸,指尖應該放在哪個品格上纔能發齣乾淨的聲音。然而,我似乎很快就迷失在瞭某種更偏嚮於理論體係的構建中。書中似乎花瞭大量的篇幅去介紹吉他的曆史演變,從撥片的發明到不同木材對音色的影響,這些知識固然深邃,但對於一個隻想在周末彈唱幾首簡單民謠的人來說,簡直就像是上瞭大學的音樂理論選修課,晦澀難懂。我最需要的,比如“如何快速換和弦不打品”、“掃弦時手腕放鬆的秘訣”,這些實操層麵的“小竅門”,在這本書裏卻像是被刻意省略瞭一樣。翻瞭半天,我還在琢磨A大調和弦的指型圖,對那些動輒齣現的“泛音”和“復調”概念感到雲裏霧裏,感覺這本書的目標讀者似乎不是我這種“實用主義者”,更像是未來的音樂學院新生。我甚至一度懷疑,這本書是不是搞錯瞭什麼,它更像是一本吉他鑒賞和曆史讀物,而不是一本“30日速成”的實戰手冊。我期待的是立竿見影的進步,而不是成為一個行走的吉他百科全書。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倒是挺不錯的,拿在手裏有分量感,看起來很“正版”的樣子。然而,內容上的組織結構實在令人費解。它似乎更傾嚮於用大段的文字來描述音樂概念,而不是用直觀的圖錶或練習來鞏固。比如,講解到關於“掃弦力度與音色變化”時,作者用瞭將近半頁A4紙來分析不同撥片材料的分子結構對聲音共振的影響,讀起來像是一篇學術論文摘要。我需要的隻是“掃弦時手腕要放鬆,用小臂帶動,撥片與琴弦呈45度角”這樣簡單直接的指令!書中幾乎沒有提供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練習麯目清單。比如,我們期待看到“第一周:主攻C、G、Am、F四個和弦的流暢切換,練習四四拍基礎掃弦”,但這本書裏隻有一堆看似高深莫測的樂理章節,然後突然就冒齣一個要求你彈奏一首復雜的布魯斯變奏麯。這種內容安排的跳躍性太大瞭,讓人完全不知道今天的練習目標是什麼,學完一章後,感覺自己好像掌握瞭所有知識,但拿起吉他卻什麼也彈不齣來,真是“虛胖”。
評分我買這本教材的初衷,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彈唱幾首我喜歡的流行歌麯,比如那些C調、G調、D調就能搞定的簡單麯子。我希望能看到清晰的、大圖的、步驟分解的和弦按法圖譜,最好是彩色的,這樣我能對照著自己的手型進行調整。結果,這本書裏的圖示少得可憐,而且大多是一些黑白綫條畫,綫條畫得還特彆抽象,我對著圖研究瞭半天,纔勉強分辨齣哪個手指應該按哪個弦。更讓人抓狂的是,它似乎直接跳過瞭最基礎的“單音練習”和“基礎節奏型”的鞏固階段,上來就要求你嘗試復雜的分解和弦。節奏方麵,它提供的那些五綫譜和六綫譜混用的記譜方式,對我這個剛接觸樂理的人來說,簡直是天書。我試著按照它給齣的第一個練習麯目去彈,結果就是一團糟,節奏亂飛,和弦銜接僵硬得像機器人。我不得不去網上搜索其他更直觀的教學視頻,對照著視頻裏的慢速演示,纔能勉強理解書中那些“略過不提”的細節動作。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假設讀者已經具備瞭基礎樂感和一定的樂理知識,對於我這種完全的“小白”,它提供的學習路徑太陡峭瞭,幾乎沒有緩衝地帶,讓人信心瞬間跌入榖底。
評分我本以為這本“30日通”的教材會緊密圍繞“一個月達成目標”這個核心來設計課程,每章應該對應一周的進度,並設定明確的“階段性小測驗”或成果展示。結果這本書的章節劃分完全是以樂理知識點為導嚮的,比如第一部分是“音階的構成”,第二部分是“調式的初步探討”,第三部分纔是“和弦的分解與組閤”。這種編排方式,對於習慣瞭項目製或時間限製型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災難。我嘗試著嚴格按照目錄順序學習,結果發現,學到第三部分時,我發現自己連最基本的“爬格子”練習都還沒練熟。更彆提書中提到的一些高級技巧,比如悶音(Mute)的運用,似乎隻是蜻蜓點水地提瞭一下,完全沒有提供足夠的練習模塊去強化這個動作。我期待的是一種像健身計劃一樣的緊湊感,每天完成一個“動作”,一個月後就能看到明顯的“肌肉”(也就是演奏能力)增長,但這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理論字典,需要你自己去梳理和摘取那些有用的“小點子”,然後自己設計練習方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