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氣候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方略——以江西典型自然保護區為例
定價:24.00元
作者:許愛民
齣版社:中國環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111113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2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許愛民等編著的《氣候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方略》結閤全球氣候變化背景,分析瞭江西典型自然保護區生態係統的現狀、未來變化的情景和應采取的對策,內容涉及生態係統服務、生態係統綜閤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目錄
1 引言
2 氣候變化背景下生態係統脆弱性
2.1 生態係統脆弱性概念與內涵
2.2 生態係統脆弱性驅動力分析
2.3 生態係統退化的代價
2.4 氣候變化對生態係統脆弱性的影響
3 江西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和自然保護區現狀
3.1 江西省氣候變化基本事實和預測
3.2 江西自然生態係統特徵
3.3 江西省自然保護區概況
4 典型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評價
4.1 三個典型自然保護區概況
4.2 生態環境評價技術方法
4.3 九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評價
4.4 南風麵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評價
4.5 南磯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評價
5 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理論與方法
5.1 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理論
5.2 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技術方法
6 九連山保護區氣候變化脆弱性分析與應對
6.1 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麵臨的威脅
6.2 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
6.3 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的管理策略
7 南風麵保護區氣候變化脆弱性分析與應對
7.1 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麵臨的挑戰與威脅
7.2 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
7.3 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的管理策略
8 南磯濕地保護區氣候變化脆弱性分析與應對
8.1 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麵臨的威脅
8.2 保護區應對氣候變化脆弱性評估
8.3 應對氣候變化的管理策略
9 氣候變化背景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
9.1 生物多樣性保護障礙分析
9.2 生物多樣性保護路徑分析
9.3 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方略
10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以一種極具前瞻性的視角,深入剖析瞭在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全球格局下,生物多樣性保護所麵臨的巨大挑戰,並以江西典型自然保護區為研究切入點,提供瞭詳實而富有洞察力的管理方略。作者在書中並未迴避問題的復雜性,而是坦率地指齣,傳統的保護模式可能難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生態係統壓力,例如棲息地的邊緣效應加劇、物種分布的遷移以及由此引發的生態失衡。通過對多個保護區的案例研究,書中清晰地揭示瞭氣候變化對不同類型生態係統(如森林、濕地、草原)的獨特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瞭具有創新性和適應性的管理策略。這些策略不僅涵蓋瞭生態修復、棲息地連通性建設等技術層麵,還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科學的監測體係、風險評估以及預警機製來主動應對環境變化。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主動適應”理念的強調,即保護管理需要從被動應對轉嚮主動預測和乾預,以期在變化中最大程度地保留生物多樣性。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切實可行的方法論,對於政策製定者、研究人員乃至普通環保主義者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務實且充滿智慧的方式,為我們展現瞭在復雜多變的氣候變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作者並非僅僅停留於理論探討,而是將目光聚焦於江西的多個典型自然保護區,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勾勒齣一幅生動的保護圖景。書中對氣候變化如何具體影響到這些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物種生存狀況,以及它們所麵臨的獨特挑戰,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繪。比如,某個保護區因為氣候變暖導緻的水資源短缺,對當地特有植物種群的生存構成瞭威脅;另一個保護區則因為極端降雨事件的增多,加劇瞭水土流失,影響瞭濕地生態係統的功能。更為關鍵的是,本書並沒有止步於描述問題,而是提齣瞭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方略”。這些方略包括如何根據不同生態類型的脆弱性和適應性,製定個性化的保護措施;如何利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及時掌握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如何通過構建生態廊道、恢復關鍵生境等方式,提升生態係統的韌性,幫助物種適應氣候變化。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讓我們認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必須與氣候變化應對緊密結閤,纔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許多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作者通過對江西典型自然保護區的深入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現瞭氣候變化對當地生態係統造成的具體影響,比如某些物種的分布範圍改變、繁殖周期紊亂,甚至麵臨生存危機。讀完之後,我纔真正意識到,我們過去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許多傳統方法,可能在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挑戰時顯得力不從心。書中所提齣的“方略”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基於實際調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它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不同生態係統的特點,以及氣候變化帶來的具體壓力,製定差異化的保護策略。例如,在某個案例中,作者提齣瞭如何通過重建關鍵棲息地、建立生態廊道來幫助物種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棲息地破碎化問題,這讓我耳目一新。此外,書中還探討瞭當地社區參與和政策支持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重要性,強調瞭保護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對於任何關心生態環境、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朋友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優質讀物,它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更激發瞭我對未來生態保護工作的信心。
評分作為一名對生態環境問題略有關注的普通讀者,我被這本書所呈現的豐富內容深深吸引。它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以一種非常平實易懂的語言,將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娓娓道來。作者選擇的江西典型自然保護區作為研究對象,非常有代錶性,讓我能夠清晰地瞭解到,即使是在相對穩定的區域,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已經悄然顯現。書中對於一些具體物種的案例分析,例如某種候鳥的遷徙路綫受氣候影響而改變,或是某種兩棲類動物的繁殖季因為高溫而提前,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些生動的例子讓我更加直觀地認識到,氣候變化並非遙遠的威脅,而是已經影響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生命。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揭示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齣瞭“管理方略”。這些方略並非是一些遙不可及的宏偉藍圖,而是結閤瞭實際情況,具備可操作性的具體措施,比如如何通過生態修復來增強生態係統的韌性,如何通過加強監測來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的威脅,以及如何通過社區閤作來形成保護閤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科學的規劃、持續的投入和多方位的協同。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實戰指南”,它跳齣瞭理論的窠臼,直麵氣候變化這個“硬骨頭”,用生動的案例告訴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在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環境變化加速的當下,我們必須采取更為智慧和創新的方法。作者在書中詳細描述瞭江西一些自然保護區所麵臨的獨特挑戰,比如某個濕地公園因為降雨模式改變而導緻的植被退化,以及某個山地保護區因為氣溫升高而麵臨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這些案例並非僅僅是數據羅列,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生命尊嚴的尊重。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齣的“管理方略”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改進,更包含著對保護理念的更新。它強調瞭“適應性管理”的重要性,即保護措施需要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和優化,而不是一成不變。書中對於不同保護區域的“量身定製”方案,如針對性地選擇恢復物種、優化棲息地結構等,都展現瞭作者紮實的專業功底和嚴謹的研究態度。這本書讓我明白瞭,要真正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就必須深入理解氣候變化與生態係統之間的復雜互動,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套動態、靈活的管理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