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国兴著的《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精)/人 民日报学术文库》汇集了人民大学徐国兴教授的摄影 作品、新闻摄影文章、国外摄影理论翻译三部分内容 。书中讲解了新闻摄影的作用、基本特点,拍摄技术 、技法,静物摄影等方面的知识,是新闻摄影学习的 重要参考用书。
摄影作品部分
郭沫若为文艺界人士书写条幅(1960年)
茅盾与群众在书市(1957年)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门诊(1958年)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周小燕在执教(1960年)
被誉为“农民科学家”的植棉能手吴吉吕(1964年)
向老农民学习(1964年)
麦田选种(1964年)
渔船出海(山东石岛,1957年)
情同姐妹(1994年)
巾帼民兵双*手(1964年)
土家妹子(1993年)
青春年华(1994年)
歌唱家李谷一(1991年)
北京人艺:演出《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剧照)(1960年)
松花江畔(1959年)
大雁塔(1964年)
张家界天子山(1993年)
从知春亭遥望万寿山(1962年)
蓬莱阁(1978年)
出淤泥而不染(1982年)
畅游(1998年)
小丰满水电站(1959年)
五台山骡马交易会(1964年)
文选部分
漫话批评性图片
发挥新闻照片的作用
谈新闻摄影和革命浪漫主义
谈标题
写好新闻照片的说明
也谈新闻摄影的形象特点
从运动变化中选择典型——看新闻照片随笔
借 景——新闻摄影的一种表现手法
新闻摄影是不是创作
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谈摄影创作基本功
新闻摄影
静物摄影
拍摄技术
拍摄技法
译文部分
闪光摄影方法十五种(上)
镜头的清晰度和色彩平衡
摄影的几种特殊效果
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捕捉瞬间的画面,更是传递情感、讲述故事、引发思考的载体。而当它与“文集”相结合,便能构建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邃的艺术世界。徐国兴先生的名字,本身就带有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再加上“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的加持,让我对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曾经触动过无数人心灵的经典瞬间,那些定格了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他的文字,能够理解这些影像背后所承载的情感、经历和思考。摄影师的视角,往往是独特的,而作家笔下的文字,又能赋予画面更深层次的解读。这本《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在我看来,便是一种跨越了艺术形式界限的对话,是视觉与文字在精神层面的碰撞与融合,它或许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用更丰富的维度去理解世界,去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这个组合,预示着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的可能性:或许有记录时代风云变幻的宏大场景,或许有捕捉个体命运沉浮的细腻瞬间,或许有对社会百态的深入观察,或许有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而“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的后缀,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严谨和权威的光环,让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思想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深信,一本能够被收入学术文库的作品,绝非流于表面的光影游戏,而是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时代的责任感。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触动灵魂的画面,读到那些发人深省的文字,感受一位智者用镜头和笔墨所描绘出的,关于生活、关于历史、关于人性的丰富篇章。
评分拿到这本《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首先吸引我的是它作为“人民日报学术文库”成员的身份。这意味着它所承载的,很可能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内容。人民日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其学术文库的出版物,无疑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评审,因此,我对书中摄影作品的时代代表性和文集的思想深度都抱有很高的期望。我猜想,徐国兴先生的作品,可能聚焦于某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或是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某个关键阶段,用镜头捕捉下那些鲜活的、有力的、能够反映时代精神的瞬间。而他的文集,则可能对这些影像进行梳理、解读、升华,或是分享创作心得、人生感悟,形成一种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叙事方式。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欣赏艺术,更是一次学习历史、理解社会的宝贵机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影像与思考。封面上“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几个字,古朴而有力,配以“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的字样,更是增添了几分庄重与权威。我拿到这本书时,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书页的纸张触感细腻,印刷清晰,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倾注的心血。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翻阅,但仅凭这第一印象,就足以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期待。我猜想,这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凝视,对社会变迁的记录,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探索。那些“作品”与“文集”的结合,预示着画面与文字的交响,视觉冲击与思想启迪的双重盛宴。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摄影师的镜头语言,去品味作者的文字魅力,去理解他所要传达的时代印记和人文关怀。这本书,仿佛就是一座宝藏,等待着我去一点点挖掘,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评分在我看来,摄影作品与文集的结合,往往能产生出1+1>2的效果。摄影师的眼睛捕捉的是瞬间的真实,而作家笔下的文字,则可以赋予这些瞬间更深厚的内涵和更广阔的解读空间。徐国兴先生,能够以其作品和文集共同入选“人民日报学术文库”,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其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经过时间沉淀、仍然能够打动人心的影像,它们或许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或许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动注脚。同时,我也热切希望能够品读到徐国兴先生的文字,去理解他对这些影像的思考,去感受他的人生感悟,去探索他透过镜头和笔触想要传递给我们的,那些关于真善美、关于历史、关于人生的深刻洞见。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