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的自然景观 9787508650517 中信出版社

全球美的自然景观 9787508650517 中信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 伉 李志华 著
图书标签:
  • 自然景观
  • 地理
  • 旅游
  • 摄影
  • 地球科学
  • 环境科学
  • 科普
  • 精装
  • 中信出版社
  • 美的发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0517
商品编码:29888300618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美的自然景观

定价:68元

作者:刘 伉 李志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86505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三江并流彰显高山深谷的壮美,武陵源铸造着峰林秀水的神话

冰岛的冰川火山形成冰火交融的奇迹,撒哈拉沙漠营造出荒凉与诗意的唯美

科罗拉多大峡谷雕刻地球英俊的面貌,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生物进化的伊甸园

这是地球上绝美的景观,它们超出了你对自然之美的想象

中国国家地理策划、多位国内地理专家撰稿,从地理地貌到结构成因,从美景描述到人文分析,以中国人的视角来品评世界自然景观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全球美的自然景观,按大洲分章,介绍了七个大洲66个地点的风景,包括峡谷、沙漠、瀑布、山峰、火山、雨林、岛屿、湿地和独特的地貌景观等,讲解了每个地点美的自然景观和地理地貌。在选景上,根据各大洲的实际情况,选点注重均衡。全书图文并茂,约有500余幅彩色图片,展示了全球美的自然景观的优美风景。

目录


作者介绍


刘伉

地理地名学家,多年来从事外国地理研究,主要侧重于世界社会-文化地理的某些领域,著作颇多。

李志华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地理地貌专家。

文摘







序言


 

视野中的景物-李志华

    当我们把《全球美的自然景观》编辑完成后,总觉得有个问题需要向读者交代。因为在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引进意大利白星出版公司版权,出版过一本《全球美的自然景观》,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读者在对各种自然美景赞叹和心驰神往的同时,也不断传来感叹之声,尤其对中国乃至亚洲自然景观的涉入之少感到遗憾。

    当我们把《全球美的自然景观》编辑完成后,总觉得有个问题需要向读者交代。因为在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引进意大利白星出版公司版权,出版过一本《全球美的自然景观》,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读者在对各种自然美景赞叹和心驰神往的同时,也不断传来感叹之声,尤其对中国乃至亚洲自然景观的涉入之少感到遗憾。

    景观一词源于德文landschast。早的含义是地方风景或景色。到19世纪初,将景观一词赋予地理学的含义,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的体现。这一定义,后来得到地貌学者的广泛应用。随着后来景观学的产生,使景观的内涵更具有综合性,不仅包含有视觉意义上的景物或景象,还包含了对环境美学意义上的感知,将“美”的概念融入其中。可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景观的理解和认识还是有其区别的。地理学是将人们看到的景物和景象高度综合概括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的自然景观就是本书选择的主体。

制约选择的另一要素,即视野的范围。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景观是客观存在的物景,能不能被世人知晓则是由人们的视野所决定的。所以,在选择美景观时,主要依据的是人们视野范围内的景物。当人们的视野还未到达之前,尽管它具有独特之美,也只能是默默无闻。当然,每个人的视野都具有局限性,必须借助于探险家、科学考察工作者、登山者、摄影师的视野,到达更遥远的地方,发现一般人难以想见的各种类型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欣赏到它的多姿与壮美。如以前人们把沙漠戈壁视为可怕的死亡之地,如今通过地质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广泛深入的考察研究以及摄影师和自然爱好者的影像记录,为人们展示出了荒野中的大美。那广阔无垠的沙漠戈壁,是风神的天堂,那波浪起伏的沙丘是风神描绘的曲线,而那些如树枝般的波纹,犹如大漠的血脉,展示出沙漠戈壁的动感之美。而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更是常人难以到达之地,是那些不惧艰辛、勇于攀登的人,将人们的视野拉伸到珠峰之巅、峡谷之底,让人们欣赏到险峰的无限风光和峡谷的深邃神秘。那一条条冰川犹如洁白的哈达,那罕见的冰塔林更是千姿百态;山峰之间星罗棋布的湖泊,如一面面清澈迷人的明镜,映衬着蓝天白云,如诗如画。而世界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深达5 800多米,全长5 000米,从印度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孕育出类型极为丰富的植被垂直自然带润化出世界上完美的峡谷景观。

然而,由于对“美”与“美”,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用确切的语言、数字诠释出来,更多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感觉、一种认知、一种理解。但人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再加上种族、年龄、性别的差异,对美的理解和认知是很不一样的。更何况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同,在审视一种事物美与不美时,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也是自然的。

可见,人们对美的认识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视野的扩展、观察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加深,一定会认识和发现地球上更多美丽的自然景观。所以,对“美自然景观”的选择,难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书集多位专家、学者的视野和专长撰写而成,所选内容既照顾了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又照顾了各大洲的特点。相信此书的出版,会更加开阔读者的视野,在丰富内容的下,在精彩图片的伴随下,带你走进各大洲,去阅读、去欣赏、去寻找地球上美的自然景观。


秘境探寻:地球上的奇幻地貌与生命奇观 一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地球肌理,探访那些令人屏息的自然造物的深度图鉴。 本书并非聚焦于那些广为人知的、被过度描绘的“美景”,而是致力于挖掘那些隐藏在地图边缘、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揭示地球地质演化、气候变迁与生命力量相互作用所雕刻出的、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迹。我们旨在提供一个超越明信片式表象的视角,让读者真正理解这些景观背后的科学原理、生态故事以及它们对人类文化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地壳的史诗——板块运动与火山的呼吸 地球的壮丽景象,莫过于地质力量的直接展现。本章将深入探讨板块构造学说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所见的陆地与海洋,并聚焦于那些仍在喷发、仍在成形中的“活的”景观。 1.1 熔岩的艺术:流动玄武岩的几何美学 我们不只是描绘火山的爆发,而是深入研究夏威夷、冰岛等地特有的盾状火山和裂隙喷发。重点分析熔岩流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柱状节理(如爱尔兰的巨人堤道或冰岛的迪霍拉里),探究其完美的六边形结构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热应力自然形成,展现了物理定律在宏观尺度上的精确性。 1.2 俯冲带的狂想曲:安第斯山脉的隆升与深海沟 本节将详细剖析俯冲带——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地质边界。通过对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剖析,探讨大陆地壳如何被挤压、折叠、增厚,形成绵延数千公里的山系。同时,我们将对比南美西海岸的马里亚纳海沟,揭示海洋地壳如何在高压下潜入地幔,形成地球上最深的凹陷,以及这种过程如何驱动了沿海地区的地震和海啸活动。 1.3 构造湖泊与裂谷的诞生:地幔的拉伸 聚焦于东非大裂谷和贝加尔湖。裂谷的形成是地壳被拉伸、变薄直至断裂的过程。我们将解析这些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在垂直地形的差异下,独立演化出来的,以及这些深邃的、富含古老水体的湖泊对气候记录的保存价值。 第二章:水的雕刻——侵蚀、沉积与时间的速度 水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雕塑家,它以恒久的耐心重塑着岩石的形态。本章关注河流、冰川和海洋力量所创造的极端地貌。 2.1 冰川纪元的遗产:U形谷与冰碛物的迷宫 本章将详细解读冰川侵蚀的地貌特征。不同于河流的V形切割,冰川的巨大质量和缓慢移动会在山谷中切出宽阔的U形剖面,形成陡峭的角峰和冰斗湖。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考察冰碛物——冰川携带并沉积下来的、无序却记录了数万年搬运历史的巨石堆,解析它们在地貌学中的“指纹”作用。 2.2 喀斯特的地下王国:溶解与洞穴的形成 深入研究石灰岩地貌的复杂性。这不是简单的“水滴石穿”,而是涉及化学溶解、碳酸盐沉淀的复杂过程。我们将展示溶洞系统如何构建出垂直的、迷宫般的地下结构,以及地表上的石林、天坑等景观是如何与地下洞穴网络相互联系的,它们是地表与地下水文循环的直接证据。 2.3 沙漠的流体力学:风的雕塑与沙丘的迁徙 在干旱地区,风成为主导力量。本章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沙丘——新月形、纵向、星形沙丘——它们的形态完全取决于风向和沙源的供给。我们将探讨沙丘的动力学,包括沙粒在风中的跳跃(Saltation)过程,以及这种不断移动的景观如何定义了沙漠生态系统的边缘。 第三章:生命的拓扑学——生物地貌的构建者 地球上许多最引人入胜的景观,并非完全由非生物力量形成,而是生命活动与地质过程交织的产物。 3.1 珊瑚礁的活体建筑:从骸骨到宏伟结构 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结构。本章将剖析珊瑚虫如何分泌碳酸钙骨骼,逐年累月地构建出超越人类工程能力的复杂生态系统。重点分析堡礁、裙礁和环礁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并探讨气候变暖对这种“活体建筑”的威胁。 3.2 红树林的潮汐堡垒:稳定海岸线的生态工程 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间带,红树林构筑了独特的泥泞景观。本章将解释红树根系(如气生根和支柱根)如何减缓水流,捕获沉积物,从而稳定海岸线、抵抗海浪侵蚀。这种生态系统如何创造出一个介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独特的半水生环境。 3.3 微生物席与地球早期的景观模拟 追溯到地球生命的起源。我们将探究叠层石(Stromatolites)——由蓝藻等微生物粘附沉积物形成的层状结构。这些结构不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之一,它们对大气中氧气的释放也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是生命改造行星环境的最初范例。 第四章:极端环境的适应与奇异生态系统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展示生命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这些环境如何塑造了独特的生态位。 4.1 高原上的生命之岛:高海拔生态的适应机制 聚焦于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分析那里的植被如何应对稀薄的氧气、强烈的紫外线和剧烈的昼夜温差。研究特有的高山垫状植被和极端耐寒动物的生理学特化,解释“生命带”的垂直分布规律。 4.2 盐湖与沸腾之泉:化学梯度下的生物圈 探索那些因高盐度、高酸性或高温而排斥大多数生命形式的极端水体,如埃塞俄比亚的达纳基勒凹地或南极的干谷。研究嗜盐微生物和嗜热古菌如何在这些化学梯度中繁衍生息,并探讨这些环境如何为我们理解外星生命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4.3 巨型古树与云雾森林:水汽的魔法 在某些特定的山坡上,云雾的凝结作用提供了比降雨更稳定的水源,催生了被称为“云雾森林”的独特生态系统。本章将详细描述这些森林中苔藓、地衣和附生植物的复杂共生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捕获空气中的水分,维持一个常年湿润的微气候。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科学视角和富有感染力的叙事,带领读者领略地球上那些未被过度消费、却蕴含着最深刻自然哲理的角落。它是一份对地球复杂性与生命韧性的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看”,更是关于“想象”。《全球美的自然景观》中那些令人惊艳的图片,总是能激起我无限的遐想。我喜欢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场景,比如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迁徙,或者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峦。这些画面让我开始构思自己的故事,想象着那些动物的生活,那些山峦的传说。我甚至会根据书中的某个场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想象那里的气候,那里的居民,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书中对于一些特殊自然现象的解释,比如极光、日全食或者季节性的花海,也为我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它鼓励我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隐藏在自然美景背后的意义。这本书不拘泥于单一的视角,而是展现了全球各地多元化的自然之美,让我看到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独特生命力。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心智的远足,激发我无限的创造力。

评分

《全球美的自然景观》带给我的,是一种宁静而深刻的体验。我本身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喧嚣的都市生活,更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透过它,窥见那些遥远而绝美的自然风光。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宁静海滩、幽静森林和世外桃源般岛屿的篇章。书中的图片色彩柔和,光线自然,营造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让人读来心旷神怡。我常常会在某个午后,泡上一杯清茶,静静地翻阅这本书。那些碧蓝的海水,葱郁的植被,以及偶尔出现的野生动物,都让我感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它让我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沉浸在一种纯粹的美好之中。这本书没有那些浮夸的叙述,也没有卖弄深奥的知识,它只是静静地呈现美,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体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魅力,恰恰是我所欣赏的。

评分

我对于《全球美的自然景观》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对“存在”的感悟。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景物,其实都蕴含着深邃的美。这本书通过收集和呈现世界各地的自然奇观,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它让我看到了那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亲身抵达的地方,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其遥远的角落,却同样拥有着令人屏息的美丽。我喜欢那些展现“孤寂”之美的篇章,比如荒凉的戈壁,或是人迹罕至的极地。这些画面提醒我,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绽放。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展示了多少“美景”,更在于它唤醒了我对“存在”本身的敬畏。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又如此的脆弱。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朝圣,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感恩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评分

我与《全球美的自然景观》的相遇,纯属偶然,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一直对那些令人惊叹的地质奇观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小小的“癖好”。书中对各种奇特地貌的呈现,比如那些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或是在岁月侵蚀下形成的奇特岩石,都让我惊叹不已。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火山、冰川和峡谷的章节,它们展示了地球强大的内在力量和漫长演变的过程。阅读时,我仿佛能听到岩浆在地下涌动,冰川在缓慢移动,河水在亿万年间雕刻出深邃的痕迹。书中的文字部分,虽然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但却有着一种朴实而深刻的力量,它引导我去思考这些景观形成的原因,去理解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星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壮丽。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小型的地理探险,让我对地球的奥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畏自然。

评分

这本《全球美的自然景观》真是一场视觉盛宴,从翻开第一页的那刻起,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精选的每一张图片,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钟情于那些描绘极光舞动的篇章,那绚烂的光带在漆黑的夜空中交织、变幻,仿佛是宇宙在低语,传递着无尽的神秘与浪漫。每一次翻阅,都能在那些静谧的湖泊、巍峨的山脉、广袤的沙漠或是生机勃勃的雨林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书中对于每一个地点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字字珠玑,信息量十足,让我对这些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本浓缩的地理百科,一本旅行的启示录。我常常会对着书中的某个场景发呆,想象着自己身临其境,感受那里的风,听那里的声音。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远方的渴望,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极其出色,色彩饱满,细节清晰,让每一张照片都仿佛触手可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