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聲樂教材》是一套具有民族性、藝術 性、時代性、係統性的中國民族聲樂教材,注意課堂 教學教材與實踐演齣的麯目相統一,使學生上課與藝 術實踐有機結閤起來。
《中國民族聲樂教材》共分三冊,主要內容包括 :中國古典詩詞歌麯、傳統民歌、民歌改編作品、創 作歌麯、中國歌劇選麯及影視插麯等。
《中國民族聲樂教材(3)》為第三冊,由金鐵 霖主編。
1.七律二首送瘟神
2.蔔算子 詠梅
3.韆裏共嬋娟
4.春花鞦月何時瞭
5.紅彩妹妹
6.思戀
7.條條道路通北京
8.桃花紅杏花白
9.贊歌
10.一塘清水一塘蓮
11.曇華山好地方
12.走西口
13.今年梅花開
14.一灣灣流水
15.森吉德瑪
16.江河水
17.峨嵋酒傢
18.受死也要唱信天遊
19.挑擔茶葉上北京
20.春江花月夜
21.火把節的歡樂
22.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
23.北京頌歌
24.在中國大地上
25.沒有強大的祖國哪有幸福的傢
26.北疆連著我傢鄉
27.木蘭從軍
28.山裏人
29.看見你們格外親
30.古老的歌
31.啊!中國的土地
32.鄉音鄉情
33.哈達似的白雲
34.春風圓舞麯
35.撒尼人民心嚮紅太陽
36.船工號子
37.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38.長城永在我心上
39.大黃河
40.迴四川
41.飛天
42.龍舟競渡
43.晨霧中牛鈴在響
44.我們是黃河泰山
45.奉獻給親愛的祖國
46.牧馬人之歌
47.美麗的草原我的傢
48.八百裏洞庭美如畫
49.那就是我
50.走西口新編
51.生命的星
52.公僕贊
53.走進新時代
54.黑龍江岸邊潔白的玫瑰花
55.五洲人民齊歡笑
56.巴山蜀水要解放
57.鋪平大道通長安
58.求你把我屈死的罪名改
59.萬裏春色滿傢園
60.暴風雪
61.情歌
我並非專業的音樂科班齣身,隻是一個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和聲樂藝術的業餘愛好者。一直以來,我都在摸索著如何正確地“入門”民族聲樂,但由於缺乏係統指導,常常感到迷茫,容易走入誤區,比如單純地模仿高音或腔調,卻忽略瞭聲音的整體美感和健康性。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它從最基礎的“如何呼吸”開始講解,用的是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把丹田想象成一個氣壓穩定的容器,而不是空泛地說要“深吸氣”。這種貼近生活的比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迅速理解並應用到實際練習中。我感覺我以往唱歌時那種“喊”的感覺正在慢慢被替換成一種更紮實、更持續的聲音支撐。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不同聲部歌手的“自查錶”,讓我可以定期對照檢查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存在的問題,這種自我矯正機製的設計非常人性化。如果有人問我,業餘學習民族聲樂應該從哪本書開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本。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古樸又不失現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對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很感興趣,尤其是在聲樂這塊,尋找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能指導實踐的教材,簡直是我的“尋寶之旅”。拿到手裏翻開目錄,內容結構安排得井井有條,從基礎的發聲技巧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唱法特色,脈絡清晰,讓人感到作者在梳理這些復雜知識體係時下瞭很大的功夫。特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邏輯遞進方式無疑是極大的福音,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樣堆砌概念,而是真正做到瞭由淺入深,讓你每翻過一頁都能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儲備在紮實地增長。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一些傳統聲樂技巧的圖文解析,那些詳細的口型圖和氣流控製示意,非常直觀,我對著鏡子練習瞭幾次,馬上就找到瞭以往自己忽略的關鍵點。這本書的選麯也很考究,既有大傢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也有不少鮮為人知的精品,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得以接觸到更廣闊的民族聲樂世界。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集美觀、實用、深度於一身的優秀教材,絕對值得我花時間去細細品味和鑽研。
評分說實話,我對音樂理論書籍通常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就是脫離實際演唱太遠,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敘述語言充滿瞭熱情和真誠,仿佛一位經驗豐富、平易近人的老師在你耳邊耐心講解,而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我最欣賞它在處理不同聲部和不同風格轉換時的那種細膩處理。例如,在講解某一特定民族的顫音技巧時,作者不僅給齣瞭科學的發聲原理,還巧妙地結閤瞭該民族的曆史文化背景來進行闡述,讓我明白瞭為何那樣的聲音會自然而然地産生,這使得學習過程從單純的技術模仿,升華成瞭一種文化體驗。我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調整瞭我的氣息支持,效果立竿見影,聲音的穿透力和持久性都有瞭顯著提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你唱什麼”的指南,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去理解和感受”音樂的鑰匙。對於那些希望深入挖掘民族聲樂靈魂的演唱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極其寶貴的思維框架。
評分從一個資深音樂編輯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教材,我關注的更多是其學術價值和資料的準確性。我必須承認,作者在資料搜集和考證上花費的心血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偏遠少數民族聲樂風格的記錄部分,其詳實程度和跨學科的引用,都達到瞭很高的水平。這本書不滿足於“是什麼”,更深入探討瞭“為什麼”,它將聲樂技藝置於特定的社會、曆史和地理環境中去考察,使得讀者對每一個聲音現象都能産生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地域的親切感。我特彆注意到瞭書中所引用的許多一手文獻和口述資料,這極大地增強瞭教材的權威性和鮮活度,避免瞭傳統教材中常見的“二手信息”的僵硬感。對於高校研究人員或專業研究機構而言,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學工具書,更是一份值得參考的民族聲樂“百科全書”。它的學術規範和嚴謹性,使其在眾多同類齣版物中脫穎而齣,具有長期的參考價值和收藏意義。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學習聲樂的大學生,坦白說,市場上關於民族聲樂的教材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跟上時代發展、同時又不失傳統精髓的,鳳毛麟角。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們這個專業注入瞭一劑強心針。我特彆喜歡它在“現代演繹與創新”這一章節所展現的觀點,它沒有固步自封於傳統,而是積極探討瞭如何將民族聲樂元素融入到當代音樂語境中去,既保持瞭鮮明的民族特色,又具備瞭麵嚮更廣泛聽眾的吸引力。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選取瞭幾個不同年代的代錶性作品進行深入剖析,展示瞭風格流變和技巧創新的具體路徑。這對我準備畢業匯演或者未來參與比賽,都提供瞭極具操作性的參考藍本。而且,這本書在排版上對音符和譜例的清晰度處理得非常好,即便是復雜的節奏型和裝飾音,也能一目瞭然,這在實際使用中非常重要,大大節省瞭我在識譜和分析上的時間。它真的讓我對民族聲樂的未來充滿瞭信心和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