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紧紧把握"以人为本”"健康**”的指导思想,以能力教育理念为统领,结合作者多年的体育教育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包括体育理论部分、实践部分、传统体育部分、休闲体育部分四部分,分别介绍了大学体育理论知识、球类、初级长拳、初级剑、简化24式太极拳、艺术体操、形体训练、瑜伽等内容。
张力彤,男,生于1968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为沈阳理工大学体育部教授。主要科研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曾获得沈阳理工大学**主讲教师等多项荣誉;主持完成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图书3种,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部分 体育理论部分
第一章 高等学校体育概述 ....................... 2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组成 ............... 2
一、体育的概念 ........................... 2
二、体育的组成 ........................... 2
第二节 体育的功能 ........................... 2
一、健身功能 ............................... 3
二、娱乐功能 ............................... 3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 3
四、社会情感功能 ....................... 3
五、教育功能 ............................... 3
六、政治功能 ............................... 4
七、经济功能 ............................... 4
第三节 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 4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 4
二、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 5
第二章 体育健康与体质测试 ................... 6
第一节 体育与现代生活 ................... 6
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卫生 ................... 6
一、健康的概念 ........................... 6
二、健康的标准 ........................... 6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 7
四、心理健康水平的等级 ........... 7
第三节 大学生生活卫生 ................... 7
一、合理的生活制度 ................... 7
二、良好的睡眠 ........................... 8
三、饮食营养 ............................... 8
四、吸烟、酗酒有害健康 ........... 8
第四节 大学生运动卫生 ................... 9
一、准备活动 .............................. 9
二、整理活动 .............................. 9
三、运动与营养卫生 ................ 10
四、运动饮食卫生习惯 ............ 10
五、运动衣着与器材卫生.......... 11
第五节 体质测试与评价 ................. 11
第三章 体育保健 .................................... 14
第一节 自我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 14
一、自我医务监督的内容......... 14
二、自我医务监督的方法......... 15
第二节 常见运动生理反应与处理 ................................ 15
一、肌肉酸痛 ............................ 15
二、肌肉痉挛 ............................ 15
三、运动中腹痛 ........................ 16
四、运动性昏厥(休克)......... 16
五、中暑 .................................... 16
六、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 16
第三节 运动损伤及其急救和处理方法 ............................ 17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 ................ 17
二、软组织损伤及处理 ............ 17
三、运动创伤急救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 18
四、常见运动创伤和运动性疾病的急救和处理 ............ 20
第四节 医疗体育 ............................. 22
一、什么是医疗体育 ................. 22
二、医疗体育与其他疗法的区别 ................................. 22
三、体育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23
四、常见病的体育疗法 ............. 23
第四章 **体育与运动竞赛 ................. 26
第一节 **体育概述 ..................... 26
一、**体育的意义 ................. 26
二、**体育的发展趋势 ......... 27
三、体育的未来 ......................... 27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组织 ............................ 29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概念 ............................ 29
二、**奥林匹克委员会......... 29
三、**大学生体育联合会 ..... 29
四、**单项体育联合会......... 30
第三节 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 31
一、运动竞赛的组织 ................ 32
二、田径运动会的编排方法 ..... 32
三、球类比赛的编排方法......... 33
四、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要点 .. 33
第二部分 体育实践部分
第五章 足球 ............................................. 35
第一节 足球运动简介 ..................... 35
第二节 足球运动的锻炼方法 ......... 35
一、运球练习方法 ..................... 35
二、踢球练习方法 ..................... 36
三、踢过顶球的练习方法 ......... 36
四、转身踢球的练习方法 ......... 36
五、踢侧面、侧前、侧后及后方来的地滚球射门的练习方法 ......................... 36
六、接球技术练习方法 ............. 36
七、接反弹球练习方法 ............. 37
八、接空中球练习方法 ............. 37
九、运、传球综合练习 ............. 37
十、接、传球综合练习 ............. 37
十一、头顶球练习方法 ............. 37
十二、守门员技术练习方法 ..... 37
十三、抢截球技术练习方法 ..... 37
十四、扑球技术动作练习方法 ......................... 38
第三节 足球比赛规则简介 ............. 39
第六章 篮球 ............................................. 41
第一节 篮球运动简介 ..................... 41
一、篮球运动起源 ..................... 41
二、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 41
第二节 篮球运动的锻炼方法......... 42
一、基本技术 ............................ 42
二、基础配合 ............................ 44
三、快攻与防守快攻 ................ 45
四、人盯人防守 ........................ 46
五、对付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进攻 ........................ 47
六、区域联防 ............................ 47
七、进攻区域联防 .................... 47
第三节 篮球竞赛规则简介 ............ 48
一、场地器材 ............................ 48
二、一般规则 ............................ 48
三、常见的违例 ........................ 49
四、常见的犯规 ........................ 49
第七章 排球 ............................................ 51
第一节 排球运动简介 .................... 51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锻炼方法......... 51
一、发球 .................................... 51
二、垫球 .................................... 52
三、传球 .................................... 53
四、扣球 .................................... 54
五、拦网 .................................... 55
六、排球比赛规则 ..................... 55
第三节 沙滩排球简介 ..................... 56
这本《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给我带来了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运动,而非仅仅是知识的灌输。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体育运动深沉的热爱,这种热情是会传染的。他笔下的“运动”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探索。我在阅读时,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所描绘的那些运动场景,那种拼搏的精神,那种团队协作的默契,与我自己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例如,在讲述“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时,他并没有给出冷冰冰的医学术语,而是通过描述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克服伤痛、重新站起来的感人故事,来强调科学预防和正确处理的重要性。这种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让我在记住知识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体育运动中蕴含的坚韧与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体育在我生活中的位置,它不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可以融入日常的、充满乐趣和意义的生活方式。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毕竟“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干巴巴的,可能就是枯燥的公式和生硬的术语堆砌。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体育理论的刻板印象。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生动,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循循善诱。他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将复杂的运动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例如,在讲解“心肺功能训练”时,他没有直接列出一堆心率区间和训练时长,而是先描绘了一幅运动员在高强度比赛中如何咬牙坚持、突破极限的画面,再引出科学的训练方法,让人不仅理解了“是什么”,更体会到了“为什么”。书中的“实践”部分也同样精彩,提供了各种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和技巧,并且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个人体能状况给出了详细的调整建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循序渐进”和“科学休息”的重要性,这与当下许多急于求成的健身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有信心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运动训练中,提升运动表现,也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绝对是一股清流!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大学体育”这个看似枯燥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他没有使用那些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每一个概念都解释得明明白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运动心理学”的部分,作者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克服运动中的恐惧、焦虑,以及如何建立自信心。他鼓励我们拥抱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负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谈到“运动与社交”时,不仅仅强调了运动带来的身体益处,更突出了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他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通过运动结交朋友、建立团队精神的经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身体的,更是关于心灵的成长。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睿智的朋友聊天,轻松愉快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感悟,让我对体育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积极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来读过最令人捧腹的“学术”著作了!我抱着“学习点大学体育的真谛”的心态翻开它,结果却是一路被各种奇思妙想和匪夷所思的论述逗得前仰后合。作者似乎对“理论”二字有着独特的理解,比如在讲到“团队合作”时,他洋洋洒洒写了数页,但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他对自己年轻时参加一场业余足球赛的回忆录,其中充满了他对队友们各种奇葩行为的吐槽,以及他如何依靠“非凡的个人魅力”带领球队走向“不败”(虽然最终还是输了,但他强调了过程的“史诗感”)。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个人体能训练”的部分,与其说是科学的指导,不如说是一份作者对自己健身房“秘密武器”的炫耀清单,从进口蛋白粉的品牌到他独创的“晨跑前必须冥想五分钟”的养生法,细节到极致。我甚至一度怀疑,这究竟是在写体育理论,还是作者在借机完成他未竟的“人生自传”?不过,抛开这些“跑偏”的内容,光是看作者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足以消解一周的疲惫了。我强烈推荐给所有需要一点生活乐趣、又不太在意“知识点”是否严谨的读者。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像是一本拼凑起来的杂烩。一开始,我对“大学体育理论”部分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学习到科学的运动原理和健身方法,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书中关于“运动生理学”的部分,要么是过于浅显,要么就是引用了一些我完全不理解的术语,缺乏清晰的解释。而“实践”部分,虽然列出了一些训练动作,但描述得含糊不清,有些动作甚至有些危险。我尝试着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领会。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个人经历和感悟,这些内容与体育理论和实践本身关联不大,读起来显得零散而杂乱。有时候,我会觉得作者在试图构建一种“哲学”层面的体育观,但这种表达方式对我这个普通读者来说,显得过于晦涩难懂。如果这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书籍,我可能还会尝试去深入研究,但作为一本面向大学生的教材,我觉得它在内容组织和表达方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能达到我预期的学习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