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之美

中国国家地理: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栓科 著
图书标签:
  • 地理
  • 自然风光
  • 人文风情
  • 中国
  • 摄影
  • 旅行
  • 文化
  • 山水
  • 风土人情
  • 精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3434
商品编码:299032675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国家地理:之美

定价:238.00元

作者:李栓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86434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多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通过镜头给读者展现了外壮美的山川和美景,也展现了文明、历史的传承和创新。这些图片用变幻莫测的光影叙事,用广阔的思路阐释大自然的之美,用真性情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运用摄影语言呈现了摄影师对周遭社会和自然的理解,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图片为主、“摄影之旅 2012/2013记录世界尽头”摄影大赛的优选作品和其他摄影者作品为辅的精美画册,系统、精美地展示中国本土摄影师眼中的绝美大地、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之美》画册收录了中国67位*摄影师的160多幅精彩摄影作品,他们上飞机、登高山、爬冰川、潜海底、入洞穴、闯戈壁、钻雨林、蹚沼泽、探天坑,为您呈现出隐藏在中国各个之地的绝美景色和生态。
在这个摄影技艺和观念新旧交替的时代,相信这本汇集了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家作品的画册一方面能为您带来视觉享受,为您探索我们这个自然、历史、景观、生物极大丰富国家带来一个视觉参考;同时也能加深您对于风光、生态、地理摄影的理解,在这个多元的摄影环境中产生独到的见解。

目录


序言
高山冰点
水韵情怀
旱海探险
海洋记忆
喀斯特迷宫
绿色王国
文明痕迹
美丽生灵
编后记

作者介绍


李栓科,男,1964年生于甘肃省平凉,汉族,中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1993年三次进入南极,并在南极越冬,1995年任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

文摘








序言



《地球脉动:深入探寻自然奇观与人文史诗》 一部超越想象的视觉与思想的盛宴,带您领略地球的壮丽、生命的韧性以及人类文明的深邃回响。 序言:存在的边界与超越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时间与空间编织而成的复杂网络之中,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流,都蕴含着亿万年的故事。本书并非仅仅是对地理现象的罗列,而是一场深入人类认知边界的探索之旅。它旨在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自然奇迹,追溯那些深埋地下的地质秘密,并审视人类活动如何与这颗蓝色星球进行永恒的对话与博弈。 《地球脉动》将带领读者穿越层峦叠嶂的山脉,潜入深不可测的海洋深渊,驻足于人迹罕至的荒漠之巅。我们不再满足于地图上的线条和卫星影像的扁平叙事,而是力图还原现场的震撼感、气味的记忆以及光影的魔力。 --- 第一卷:地质的史诗——时间的雕刻者 章节聚焦:板块运动的狂想曲、火山的呼吸、造山运动的低语 地球的骨架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卷深入剖析了驱动地球表层形态变化的内在力量。我们不再将地质学视为枯燥的岩石分类,而是将其视为一部宏大、仍在上演的史诗剧。 1. 活着的星球:板块漂移的千年之舞 本部分详尽考察了全球主要板块的边界,重点分析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Ring of Fire)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沿岸文明的影响。通过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和古地磁研究,我们重构了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的分裂过程,揭示了大陆漂移如何塑造了今日的气候带和生物地理格局。特别收录了对冰岛裂谷的实地考察报告,那里是新地壳诞生的前沿阵地。 2. 岩浆的哲学:火山与地球的“排毒”系统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最直接体现。本章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火山(盾状、层状、破火山口)的成因与喷发模式。通过对夏威夷冒纳凯亚火山的深入剖析,我们探讨了热点理论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后对全球气候造成的“一年无夏”的灾难性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史料梳理。我们提出的核心观点是:火山并非单纯的破坏者,而是地球实现热力平衡的关键调节器。 3. 山脉的崛起与消亡:大地的皱纹 从喜马拉雅山的持续隆升到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古老沉降,山脉是地球应力积累的具象化。本部分运用风化剥蚀的动力学模型,解释了山脉形态如何受到气候、水文和岩石圈强度的共同影响。我们邀请了结构地质学家,解读了阿尔卑斯山脉深处复杂的逆冲断层系统,展示了数百万年来地壳挤压的宏伟工程。 --- 第二卷:水的奥秘——生命之源的形态学 章节聚焦:冰川的消融、河流的侵蚀、海洋的深蓝 水是地球的血液,它塑造了地貌,孕育了文明,并成为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标。 1. 冰的记忆:从冰川到永冻层 冰川学部分不仅关注现代冰川的退缩速度,更深入探讨了冰芯中封存的古代大气样本所揭示的气候变迁历史。对南极洲和格陵兰冰盖的卫星雷达探测数据分析显示,冰下湖泊系统的存在可能对冰盖的流动性产生关键影响。此外,对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永冻层的监测,揭示了甲烷释放这一潜在的气候“定时炸弹”。 2. 河流的权力:侵蚀与沉积的辩证法 本章以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密西西比河为案例,分析了河流的冲积扇、曲流、牛轭湖等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我们着重探讨了人类修建水坝对河流自然形态和下游生态系统产生的深远连锁反应,提出了一种平衡水资源管理与河流生态完整性的新范式。 3. 深海的寂静:光照带以下的未知世界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但其深处仍是人类最不了解的疆域。本部分聚焦于深海热液喷口生态系统——在完全黑暗中依靠化能合成生存的生命奇迹。通过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新潜水记录解读,我们探讨了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适应性,以及深海采矿对脆弱的深海生物群落构成的潜在威胁。 --- 第三卷:生命的画布——生物地理学的变奏 章节聚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物种迁移的轨迹、人类世的影响 地球的生命多样性是长期演化与环境选择的共同结果。本卷侧重于生命如何在特定地理环境中扎根、繁衍和适应。 1. 岛屿的孤立与演化:达尔文的实验室 岛屿生态系统是检验进化论的最佳场所。本章分析了加拉帕戈斯群岛、马达加斯加和夏威夷群岛的特有物种(Endemism)现象。我们探讨了物种如何通过“跳岛”过程(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在新环境中迅速分化,同时也强调了外来物种入侵对这些高度脆弱系统的毁灭性打击。 2. 纬度与梯度:生命带的垂直分层 从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到高山生态系统的生命带(Life Zones),本部分详细描绘了不同气候带对植被和动物群落的精细筛选。例如,对安第斯山脉垂直生态带的剖面分析,揭示了海拔每上升一百米,生命形式所必须经历的剧烈气候适应。 3. 人类世的印记:地理格局的重塑 这是全书最具反思性的部分。我们考察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全球的自然地理面貌——从森林砍伐到湿地开垦,从化石燃料消耗到气候反馈循环。本章不仅展示了“大红斑”般的污染区域,更重要的是,我们关注那些积极的地理修复项目,例如大规模的再野化(Rewilding)尝试,以及城市生态网络的设计。 --- 结语:重塑我们的世界观 《地球脉动》的终极目标,是邀请读者放下手中的屏幕,重新连接脚下的土地。地理学并非是描述“哪里有什么”,而是探究“为什么在这里”以及“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本书以严谨的科学视角和深情的文学笔触,揭示了地球系统的内在统一性。只有理解了时间的尺度、能量的流动和生命的韧性,我们才能以更负责任的态度,规划人类文明的未来。这部作品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共同拥有的、复杂而壮丽的家园——地球。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偶然,但它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对中国各地独特地貌和自然风光的细致描绘,每一处都充满了生命力。我喜欢书中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偏远地区所做的深入报道,比如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少数民族村落,或是人迹罕至的沙漠绿洲。摄影作品的视角非常独特,常常能捕捉到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瞬间,无论是动物的迁徙,还是当地居民的劳作,都显得格外生动。文字的叙述更是充满了人文情怀,作者不仅仅在描述风景,更在讲述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们的故事,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坚韧、他们的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都让人动容。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中国,一个充满多样性和生命力的国度。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美不仅仅在于壮丽的景观,更在于那些在其中生活和奋斗的人们。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那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深深吸引。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中国这片土地的独特故事,从巍峨的山脉到辽阔的草原,从神秘的原始森林到古老的文明遗迹,每一处都捕捉得恰到好处,色彩饱和度高,细节丰富,仿佛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关于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那几页,那些奇特的石林、幽深的溶洞,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显得更加震撼,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深的敬畏。而且,配以文字的解读,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述,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和故事性,讲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让我不仅仅看到了美,更理解了美的背后蕴含的深厚底蕴。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得极其愉悦,也让我对中国的地理多样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地理之旅,让我对这个国家的美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评分

评价五: 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热爱自然、热爱探索的人。《中国国家地理:之美》是一本能够唤醒你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情感的书籍。它以一种极其优美而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地大物博、风光旖旎的独特魅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中国海岸线的部分,从北方的冰封海疆到南方的碧海蓝天,每一段海岸都展现出不同的风姿,让人感受到大海的壮阔和神秘。书中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比如季风、地震等,也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让我这个对地理知识并非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静态的风景,它还包含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介绍,让我意识到这些美丽景色的背后,是无数生命在共同维系着这个脆弱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场关于中国之美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它既有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又有引人入胜的知识科普,还有触动心灵的人文关怀。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阅览过不少与地理相关的书籍,但《中国国家地理:之美》无疑是我近年来读到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它不仅仅展示了中国地理的宏伟壮丽,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一处景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我尤其欣赏书中有关于中国古老文明遗迹的介绍,比如那些隐藏在沙漠中的古城遗址,或是依山而建的古代梯田,它们不仅是地理奇观,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字部分对这些遗迹的解读,充满了学者的严谨和作者的诗意,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些曾经的辉煌。书中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巧妙,大气的版式配合高质量的图片,让每一页都充满了视觉冲击力,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常常会随手翻开一页,就能被其中的某个角落所吸引,然后沉浸其中,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让我对中国的土地有了更深沉的热爱。

评分

评价二: 我一直对中国广袤的土地和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充满好奇,而这本《中国国家地理:之美》正好满足了我对这份好奇的探索欲。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画册,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国地理百科全书,只不过它用最直观、最动人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各个角落的代表性景观,从极北的冰封雪原到南方的热带雨林,从东部的海岸线到西部的戈壁荒滩,几乎没有遗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青藏高原的章节,那些连绵起伏的雪山、澄澈如镜的湖泊,以及在那严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都让我感叹生命的坚韧和自然的伟力。文字的解读同样精彩,它解释了这些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讲述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也穿插了一些关于人类活动对这些地区影响的思考,让我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好,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极高,拿在手中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