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
定价:89.00元
作者:汤一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3002191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书收入的是记者们对作者的访谈、报道,以及学界对作者研究的相关论文等,由此可从生动活泼的口语或他人的视角等来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目录
清醒远见的中国哲人
全球意识观照下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可作为两岸对话基础
走向世界走向现代
——汤一介先生访谈录
哲学:走向实践
——访哲学家汤一介
文化历程的反思与展望
汤一介:给百年思想方程一个新解
复兴文化书院独缺大师之魂
汤一介:谈中国文化书院
汤一介:传统是根
当年常陪冯友兰先生挨斗
汤一介:在“传统”与“现代化”间踏出哲学道路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访学者、《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汤一介
汤一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正处于复兴前夜的中华民族需要“反本开新”
——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访谈录
哲学家汤一介(一)
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
——访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
汤一介: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汤一介的哲学之路
汤一介:自由的思想重要
汤一介:师者谆谆儒骨仁心
汤一介先生谈治学门径
汤一介:正道沧桑
汤一介:思想自由是重要的
汤一介:世事苍茫成云烟六经责我开生面
“和而不同”,中国和平崛起拥抱世界
——专访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化艺术顾问汤一介教授
汤一介:自由是一种创造力
汤一介:未名湖畔的哲学名宿
不断提出问题推动思想进步
——访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
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访谈录
汤一介:否定普世价值无法建设现代社会
不要把儒家“意识形态化”
——专访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
汤一介专访:思骋寰宇界岁砺金玉心
※※※
文化多元化趋势
——访汤一介、乐黛云教授
汤一介、乐黛云获加荣誉博士学位
闲情寄趣
——记汤一介、乐黛云夫妇
汤一介、乐黛云:爱情之树常青
学者汤一介、乐黛云
汤一介、乐黛云:“学术上不能有指导思想”
汤一介、乐黛云:同行在未名湖畔
汤一介、乐黛云:未名湖畔学界双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
——汤一介、乐黛云讲演及访问
在平等交流中求同存异,在理解对话中追求创新
——汤一介、乐黛云教授访谈录
※※※
重视哲学史方法论的研究
——读《郭象与魏晋玄学》
傅伟勋教授对《郭象与魏晋玄学》的评论
蒙特利尔世界哲学会纪行(节录)
迎汤一介教授来新亚书院讲学
汤一介先生与中国解释学的探索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哲学卷汤一介条》
如切如磋,砥砺相生
——编者前言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对新时期中国哲学的贡献
既开风气也为师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启示录
以“内在”为中心的思考
汤一介先生与“普遍和谐观念”的重构
和亲、和谐及其他
——贺汤一介先生八十华诞
哲学家汤一介(二)
大音希声
——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
作者介绍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摘
序言
《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这本书,在我眼中,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人”的指南。汤一介记者通过他的镜头和文字,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我惊喜地发现,书中的每一个访问都像是精心打磨的钻石,虽然材质各异,但都折射出独特的光芒。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对一位老艺术家的采访,他讲述了自己一生在艺术道路上的坎坷与坚持,那种对艺术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以及在物质和名利面前的淡泊,让我肃然起敬。书中还穿插了对一些行业佼佼者的访谈,他们分享了成功的经验,但更触动我的是他们对失败的坦诚,对挑战的无畏,以及对未来持续不断的探索精神。这些对话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精神的交流。我仿佛能听到受访者话语中的语调起伏,感受到他们眼神中的真诚与疲惫,甚至能想象出他们采访时的场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和“平凡”的定义,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故事,而记者汤一介,恰恰是那个能够发掘这些价值、讲述这些故事的魔法师。
评分《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部访问记,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变迁、人性探索的剪影。我被书中人物的真挚情感所打动,也被他们所讲述的故事所启发。汤一介记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将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凡的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看到了改革开放浪潮中,那些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创业者;我感受到了社会转型期,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我体会到了科技发展下,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与追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历史。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那些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情感,那些不为人知的困惑与坚持,都被记者细腻地捕捉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当下,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思考。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让我深思的书,书名有些朴实,叫《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虽然书名点明了内容是记者的访问,但它远不止于此。读完后,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场深刻的对话,那些被采访者的生命故事,那些在镜头和笔触下闪耀的真实人性,都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刻意去渲染戏剧性,也没有矫揉造作地抒情,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能感受到记者汤一介的耐心和专业,他似乎拥有化解一切防备的能力,让受访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娓娓道来。我看到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在面对失败时的无奈与挣扎;我读到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坚守内心的光芒;我甚至能体会到那些在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在卸下光环后,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倾听,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藏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的智慧。它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关注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去发现那些被隐藏的光辉,或许我们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力量和启示。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非常独特的。汤一介记者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些宝贵的对话。我读到的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跳动的生命,一段段鲜活的经历。《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更像是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不同的人生轨迹。我惊叹于书中所描绘的人物,他们有的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有的初出茅庐,却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魄力。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在成功时的喜悦,以及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迷茫。汤一介记者并没有对这些人物进行评判,而是以一种客观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将他们的故事呈现出来。这让我反思,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表面的光鲜,却忽略了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默默坚持的人们。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价值。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故事,无论大小,都值得被认真对待,都可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启示。
评分这本《和记者谈心——记者的访问记(汤一介集)》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不像一般的访谈录那样,仅仅罗列问答,而是通过精炼的文字,将采访的氛围、人物的性格,乃至采访时的微妙情绪都勾勒得淋漓尽致。我感觉自己就坐在受访者的对面,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故事,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书中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探讨,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例如,对一位投身公益事业的年轻人的采访,让我看到了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艰难与闪光;对一位在科技前沿拼搏的科学家的描述,则展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汤一介记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那个最恰当的引导者,他既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又能适时地引导话题,让采访深入人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捕捉,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只言片语,往往能揭示出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样性,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相信,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能在自己的领域里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