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定价:29.00元
作者:胡林,余克俭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114245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胡林、余克俭)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贵州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实际经验编写而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注重强化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物理实验思想的训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重点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训练。本书在编排上力求突出时代特色,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编排实验内容,力求做到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实验方法清晰合理、数据处理规范。本书主要内容有绪论、物理测量的数据处理、预备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及附录七部分,分层次收录了49个实验,其中预备性实验6个、基础性实验16个(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顺序排列)、综合与研究性实验(含近代物理实验)27个。
本书为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动、生、法等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
目录
前言
绪论
章 物理测量的数据处理
1.1 测量与误差
1.2 不确定度与分类.
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1.4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1.5 对不确定度的几点说明
1.6 实验报告及记录单实例
第2章 预备性实验
实验2.1 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实验2.2 用气垫导轨测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2.3 电学基础实验
实验2.4 万用电表的组装和使用
实验2.5 分光计的基本操作
实验2.6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实验3.1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3.2 弦振动实验
实验3.3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3.4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实验3.5 用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3.6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3.7 用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
实验3.8 用惠斯顿电桥测电阻
实验3.9 用开尔文电桥测低电阻
实验3.10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3.11 测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3.12 基本电路原理与分析
实验3.13 霍尔效应实验
实验3.14 光学基础综合实验
实验3.15 牛顿环
实验3.16 单缝衍射
第4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4.1 导热系数的测量
实验4.2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实验4.3 声速的测定
实验4.4 电位差计的应用
实验4.5 电表的扩程与校准
实验4.6 RLC电路的暂态特性
实验4.7 RLC电路的稳态特性
实验4.8 交流电桥
实验4.9 利用非平衡电桥研究热敏电阻特性
实验4.10 三棱镜顶角的测定
实验4.11 光栅衍射
实验4.12 利用分光计测介质折射率和色散曲线
实验4.13 迈克尔逊干涉仪及其应用
实验4.14 激光调腔实验
实验4.15 声光衍射与液体中声速的测定
实验4.16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第5章 研究性实验
实验5.1 密立根油滴实验
实验5.2 黑体实验研究
实验5.3 变温霍尔效应实验
实验5.4 铁电体电滞回线测量
实验5.5 传感器实验
实验5.6 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的测试与应用
实验5.7 利用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
实验5.8 夫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5.9 光的偏振特性
实验5.10 用椭圆偏振方法测量透明介质薄膜厚度
实验5.11 用椭圆偏振仪测量金属薄膜的复折射率
附录
附录A 常用物理基本常数
附录B 常用物理量的符号、SI单位
附录C 常用物理数据
参考文献
目录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验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于我之前接触过的某些教材,它在实验的操作指导方面非常详尽,每一步都写得很清楚,甚至连一些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都考虑到了。这对于初次接触实验或者基础稍弱的同学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我第一次做电学实验的时候,就是因为对仪器操作不熟悉,走了不少弯路,而这本书在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数据记录格式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细致的指导,感觉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手把手教你一样。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讲“怎么做”,更强调“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某个实验的“讨论”部分,它会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测量方法,或者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误差来源,以及如何减小这些误差。这种深度思考的引导,让我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指令,而是能更主动地去理解实验的本质,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对我们未来进行更复杂的科研活动是极有益的。
评分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其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处理部分。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误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教材,在这方面要么是过于简单带过,要么就是涉及太多高深的统计学知识,让很多初学者望而却步。然而,《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恰到好处。它用清晰易懂的语言,从常见误差的来源、分类,到如何进行定性、定量的误差分析,再到最终结果的有效数字表示,都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书中的例子非常贴切,能够将抽象的误差理论与具体的实验操作联系起来,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误差的含义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而且,它还会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指导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尽量减小误差,以及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这对于提升我们实验的严谨性和培养科学的严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前沿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在保持传统物理实验严谨性的同时,它也在尝试融入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和思路,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并非是一本陈旧的教材,而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比如,在某些实验的设计中,它会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利用现代测量技术来提高实验精度,或者如何将实验与一些最新的物理学进展联系起来。同时,它也非常注重实验的实用性,很多实验的设计都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些实际应用中的物理原理,这让我觉得学习这些实验知识非常有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书中对于实验的延伸思考和拓展性内容的设置,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能够跳出书本,去更广泛地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既能打好基础,又能激发兴趣的好教材,让我对接下来的大学物理实验学习充满期待。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平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却非常精准地传达了实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结构清晰,章节划分合理,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数据记录以及讨论部分,逻辑性很强,方便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和查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描述实验步骤时,往往会配以精美的插图或流程图,这对于我们理解复杂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来说,起到了非常直观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书中的一些小提示和注意事项,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失误,提高实验效率。对于我这样需要反复回顾和理解的学生来说,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能够让我更轻松地进入实验学习的状态,也更容易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评分拿到这本《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设计很用心。从书的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显得相当专业和严谨,但又不像一些传统教材那样刻板,反而带有一丝现代感。翻开目录,那些熟悉的实验项目扑面而来,像是一个个久违的老朋友。我尤其关注的是实验的理论背景介绍部分,有时候在做实验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原理上的困惑,而一本好的实验教程,就应该能清晰地梳理这些脉络。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文字解释很到位,逻辑性也很强,能帮助我们快速回顾和理解实验背后的物理思想。而且,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公式和步骤,还会引导我们思考实验数据的意义,如何从实验结果中推断出物理规律。这对于我们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即使我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看到这些实验设计时,依然觉得很有启发性,让我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具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