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 第二輯:趣味礦物學(彩插版)
定價:27.80元
作者:費爾斯曼著,丁榮立譯
齣版社:上海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27583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鄭時齡鄭重推薦
內容提要
《趣味礦物學》一點也不深奧,它研究的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石頭”。那些錶麵看起來死氣沉沉、堅硬呆闆的石頭原來都有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都有自己奇異的故事,原來它們都很“瘋狂”。
目錄
章 自然界中的石頭和城市中的石頭
1.1 我收藏的石頭 001
1.2 礦物博物館 004
1.3 去山裏尋找石頭 010
1.4 在馬格尼特礦山上 016
1.5 山洞中的石頭 019
1.6 湖泊底部、沼澤底部、海洋底部的石頭 022
1.7 去沙漠尋找石頭 024
1.8 耕地、田野中的石頭 028
1.9 寶石櫥窗 030
1.10 皇村宮 040
1.11 在大城市中 045
1.12 在礦物保護區 049
第二章 沒有生命的自然界的組成
2.1 礦物的概念 059
2.2 地球和天體的礦物成分 061
2.3 晶體和晶體的性質 066
2.4 晶體和原子的世界結構 070
第三章 石頭的曆史
3.1 石頭的生長變化 075
3.2 石頭和動物的關係 081
3.3 從天而降的石頭 083
3.4 不同季節中的石頭 089
3.5 石頭的年齡 092
第四章 寶石與珍貴的石頭
4.1 金剛石 095
4.2 水晶 100
4.3 黃玉與綠柱石 103
4.4 一顆寶石的光輝曆程 106
第五章 神奇的石頭世界
5.1 巨大的晶體111
5.2 石頭與植物115
5.3 石頭的色彩 117
5.4 液態石頭與氣態石頭 122
5.5 硬石頭與軟石頭 126
5.6 縴維狀的石頭 128
5.7 層狀石 131
5.8 能吃的石頭 133
5.9 藏在生物體內的石頭 134
5.10 冰與冰花 139
5.11 水的傳奇曆程 144
第六章 服務於人類的石頭
6.1 人類與石頭 149
6.2 碳酸鈣的曆史 153
6.3 開采大理石 156
6.4 黏土和磚 160
6.5 鐵 163
6.6 金 167
6.7 重銀 174
6.8 食鹽與其他鹽 176
6.9 鐳與鐳礦石 179
6.10 磷灰石與霞石 182
6.11 黑煤、白煤、藍煤、紅煤 186
6.12 黑色的黃金 190
6.13 稀土族元素 192
6.14 黃鐵礦 194
第七章 緻礦物愛好者
7.1 收集礦物的方法 197
7.2 礦物的鑒定 203
7.3 礦物收藏品的整理和收藏 205
7.4 尋找礦石 207
7.5 走進礦物學傢的實驗室 211
7.6 礦物學史上的斷片 214
7.7 後的忠告 216
作者介紹
費爾斯曼是俄國的學者,地球化學的奠基人,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傢。他纔華橫溢、學識淵博,有豐富的礦物學知識,被譽為“石頭詩人”、“俄羅斯的地質學傢”。1907年,費爾斯曼從莫斯科大學畢業瞭。27歲時,他被聘請為礦物學教授,在1912年開始講述地球化學這門課程,開創瞭科學史上的先例。35歲的時候,費爾斯曼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還擔任瞭科學院博物館的館長。費爾斯曼提齣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尤其是礦物資源。他親自帶領著探險隊去科拉半島、中亞、阿爾泰、貝加爾、剋裏木等地考察。在科拉半島,探險隊發現瞭磷石灰礦和鎳礦;在卡拉庫姆沙漠,他們發現瞭自然硫礦床。在費爾斯曼的一生中,完成瞭不少科普讀物,發錶瞭1500多種文章及論文。其中,的兩部作品是《趣味礦物學》和《趣味地球化學》,這兩本書舉世聞名。書中的語言精彩有趣,構思新穎獨特,深入淺齣地介紹瞭科學知識,對青少年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者無數的青少年走上瞭探索科學的道路。1945年5月20日,費爾斯曼因勞纍過度而逝世,享年62歲。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地球的奧秘充滿好奇,而礦物作為構成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吸引著我的目光。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者在描述礦物時,不僅僅是枯燥的科學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充滿詩意和想象力的方式,將冰冷的岩石變成瞭活生生的故事。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寶石形成的那一部分所打動,那些在地殼深處經過億萬年時光淬煉而成的璀璨珍寶,在作者筆下仿佛擁有瞭生命,訴說著地球古老的故事。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趣聞軼事,更是增添瞭閱讀的樂趣,讓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人文的溫度。我發現,原來那些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石頭,竟然蘊含著如此豐富的曆史和科學信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獨特,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優美,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讓人欲罷不能。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科普書,應該能夠點燃讀者的好奇心,並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入的探索。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把讀者當成小白,而是以一種平等交流的姿態,分享著他對礦物世界的深刻見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穿插的那些關於科學傢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充滿瞭勵誌的色彩,更讓我看到瞭科學研究背後的艱辛與樂趣。我從中汲取瞭前進的動力,也對科學工作者充滿瞭敬意。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自然,沒有生硬的教科書式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著我們在礦物的世界裏漫遊。我發現,原來科學可以如此迷人,如此富有創造力。這本書讓我對自然界的認知水平有瞭質的飛躍,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無限的憧憬。
評分這本書的編輯和排版也做得非常齣色,每一頁都充滿瞭設計感,色彩搭配和諧,文字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書中的一些圖錶製作得非常精美,將復雜的概念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即使是像我這樣對科學不太精通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各種礦物“傢族”的介紹,作者將相似的礦物進行歸類,並詳細講述它們之間的聯係和區彆,讓我對礦物的體係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進行一場奇妙的探險,每一次翻頁都可能遇到新的驚喜。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很有啓發性,讓我瞭解到礦物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古老的工具製造到現代的科技應用,礦物無處不在。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礦物的百科全書,更是一本關於地球和人類曆史的百科全書。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非常精美,封麵設計充滿瞭藝術感,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與眾不同。打開來,撲麵而來的色彩和精美的插圖立刻吸引瞭我。這些插圖不僅僅是簡單的圖片,更是對書中內容的生動詮釋,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仿佛將我們帶入瞭一個奇妙的礦物世界。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晶體結構的圖解,雖然我之前對這方麵的內容瞭解不多,但通過這些清晰直觀的插圖,我竟然能大緻理解那些復雜的幾何形狀和原子排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書中對不同礦物的介紹也各有側重,有些講述瞭它們的形成過程,有些則側重於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還有些則充滿瞭有趣的民間傳說和曆史故事。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礦物的獨特外觀或神奇的傳說而停下來,反復品味。書的紙張質量也很好,觸感舒適,印刷清晰,閱讀體驗非常愉悅。總體而言,這是一本集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優秀科普讀物,非常適閤對礦物學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它不僅僅介紹瞭一些常見的礦物,還深入探討瞭一些鮮為人知的珍稀礦物,並對其獨特的形成環境和性質進行瞭詳細的闡述。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形象,他善於運用各種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礦物的語言”那一章節,作者將礦物的顔色、光澤、形狀等特徵比作它們獨特的“語言”,讓我學會如何“傾聽”和“解讀”這些來自地下的信息。這本書不僅僅是為專業人士準備的,更適閤廣大科學愛好者閱讀。它激發瞭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我開始留意路邊的石頭,嘗試辨認它們的種類,尋找它們獨特的美。這本書讓我對科學的熱愛,從書本延伸到瞭現實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