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摄影基础教程
定价:30.00元
售价:21.0元,便宜9.0元,折扣70
作者:罗琳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04359902
字数:334000
页码:2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本教材着重于艺术角度的阐释。此外,随着近年来数码摄影的崛起,本教材也顺应了这一趋势,偏重在数码摄影方面,偶尔涉及传统的胶片摄影,也是为了做比较之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前辈的相关著述,也选取了许多摄影师的作品作为图例。
罗琳,男,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平面设计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赴德国、法国和香港地区参加学术交流,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有作品《符号》、《中国印象》、《六小时》等,并多次参加过国内外的设计展览。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光”这个概念。我以前总以为拍照就是按下快门,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光才是摄影的灵魂。它详细讲解了不同光源的特性,比如自然光、人造光,以及它们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我学到了如何利用顺光、逆光、侧光来塑造被摄对象,如何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戏剧性。书里还有关于如何捕捉和利用阴影的章节,这一点我之前完全没注意到,但通过书中的示例,我才发现原来巧妙运用阴影,可以为照片增添神秘感和艺术感。还有一些关于室内光线和室外光线的实用技巧,比如如何避免直射的阳光拍出死白一片的照片,如何在室内找到柔和的光线让人物肤色看起来更自然。读完之后,每次拍照都会下意识地去观察光线,并尝试调整自己的拍摄角度和位置,感觉自己的照片一下子有了生命力,不再是干巴巴的记录。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太舒服了!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也没有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热情和对摄影的热爱。他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比喻,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解释得非常形象生动,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听他分享自己多年的摄影心得。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和个人经历的穿插,也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而且,作者的鼓励和引导非常有力量,他没有让我们觉得摄影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反而让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去观察,去学习,每个人都能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照片。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摄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重新拾起了对摄影的兴趣和信心,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拍摄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简直是惊艳!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封面的质感吸引了,厚实且带有一种淡淡的哑光效果,触感非常棒。翻开内页,纸张也十分考究,厚度适中,既不会太薄导致墨迹晕染,也不会太厚重影响翻页的流畅性。最让我惊喜的是图片呈现的效果,那些摄影作品的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纹理清晰可见,即使是放大看,噪点也控制得很好,仿佛能感受到按下快门那一刻的光影流动。书中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标题、副标题、正文、图注等元素之间的比例协调,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有拥挤感。而且,整体的装帧工艺也很扎实,线装的缝合紧密,书脊的挺括度也保持得很好,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担心散页。整体而言,这本书从内到外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一种匠心,完全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探索摄影的魅力。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摄影一直是“小白”阶段,完全是凭着感觉在拍,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了这本书,原本也没抱太大希望,结果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书里讲解的内容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光圈、快门、ISO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配有很多图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那些专业术语背后是这么回事。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构图的部分,不仅仅是罗列了黄金分割、三分法这些理论,更重要的是讲了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如何营造画面的氛围,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到位,对比了不同构图方式拍出来的效果,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差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脑袋里被塞满了关于“怎么拍才能更好看”的知识,虽然实践起来还需要多多练习,但至少我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不再是盲目摸索了。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后期处理”的解读。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拍摄,没想到后期处理也能如此重要,甚至能改变照片的“气质”。书中并没有像很多教程那样,只是简单地介绍软件操作,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后期处理的理念和目的。它告诉我,后期不是“作弊”,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拍摄者的想法,调整照片的细节,使其更接近于创作时的预期。书中详细介绍了色彩调整、曝光补偿、锐度控制等基础操作,并且用大量的对比图来展示这些操作对照片带来的显著改变。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到了如何运用后期来营造特定的情绪和氛围,比如让照片看起来更温暖、更冷峻,或者更有复古感。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照片虽然拍得还可以,但总感觉缺少一点“味道”。现在,我有了信心去尝试后期,让我的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有情感的表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