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灾害来临怎么办?——地震避险自救
定价:14.00元
作者:张玉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066707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地震是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震级较大的地震不仅会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决口、铁轨变形,还会引发火灾、爆炸、海啸和滑坡、地陷等次生灾害,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防灾减灾系列·灾害来临怎么办:地震避险自救》以问答的形式汇集了大量防震和避险知识,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供广大读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一、基础知识
1.你了解地球吗?
2.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3.什么是板块?它与地震活动有关吗?
4.什么是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5.地震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6.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
7.什么叫构造地震、板间地震和板内地震?
8.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和强震是怎样划分的?
9.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是怎样划分的?
10.什么叫震源和震源深度?
11.震源深度对震中烈度有影响吗?
12.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3.什么是震级?它是怎样测定的?
14.什么叫震中和震中距?如何划分地震的远近?
15.震源和震中是怎样确定的?
16.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区别?
17.地震烈度是怎样评定的?
18.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19.你知道中国地震烈度表吗?
20.什么是烈度分布图?什么是烈度异常区?
21.什么叫地震序列?什么是主震、前震、余震?
22.主震余震型地震的特点是什么?
23.什么是震群型地震?
24.什么是孤立型地震?
25.什么是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
26.震中区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先颠后晃”?
27.什么是断层?它与地震有关吗?
28.什么叫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29.什么是海啸?它是怎样形成的?海啸对我国有危害吗?
30.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严重?
31.什么是地震的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32.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3.地震火灾是怎样造成的?
34.地震水灾是怎样造成的?
35.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的地震带?
36.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37.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38.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39.你知道我国唐山大地震从发生到房屋倒塌的时间是多少吗?
40.你知道地震对人体有什么损害吗?
41.震后疫病为什么容易流行?
……
二、地震预防
三、地震逃生
四、应急救援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关于灾难的书籍,我读过不少,大多都充斥着悲情和无力感。但这本书,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股清流,在沉重的灾难叙事中注入了希望和力量。作者并没有回避地震的残酷性,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笔触,勾勒出灾难发生时的真实情景。但与众不同的是,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怎么办”。它详细地阐述了在不同情境下,个人和家庭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从最基本的“趴下、掩护、抓牢”原则,到如何在断壁残垣中寻找生机,再到灾后心理的调适,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互助”的理念,它强调在灾难面前,个体力量的渺小,但团结协作却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书中分享的许多真实案例,都展现了人们在绝境中互相扶持,传递温暖的故事,这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力量。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仅学到了地震避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挑战。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地震的了解仅限于电视新闻里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它打开了我认识地震的另一扇门,让我看到了地震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和人性光辉。书中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不同类型地震的特点,以及地质活动如何影响我们居住环境的解释,都显得格外生动易懂。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震前预防”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关于加固房屋结构,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尊重其力量的态度。书中列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潜在危险,以及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比如如何固定高处的物品,如何规划家庭的“安全角”等等。这些建议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却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我,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与之共存,而不是被动地恐惧。它让我意识到,科学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是我们最坚实的盾牌。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暖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讲述了如何面对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它让我意识到,地震并不仅仅是一场物理上的灾难,更是一场对我们心理和意志的考验。书中对“心理韧性”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教我们如何在危险中保护身体,更教我们如何在精神上保持坚强,如何在恐惧和焦虑中找到平静,并做出理智的判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家庭沟通”的章节,它强调在灾难发生前,与家人进行关于避险计划的讨论和演练的重要性。这种“未雨绸缪”的理念,让我更加重视与家人的沟通,并意识到团队合作在任何情况下都至关重要。书中的许多建议,都充满了智慧和人性化的考量,比如如何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如何节约宝贵的资源,甚至是如何在情绪低落时自我鼓励。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经验和对读者的深切关怀。它让我明白,即使面对最严峻的挑战,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尊严,保持希望,并用智慧和勇气去创造生命的奇迹。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无声的警报器,在平静的生活中悄然敲响,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作者以一种非常贴近普通人视角的方式,描绘了地震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从房屋的摇晃,到家具的倾倒,再到逃生途中的障碍,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一味地渲染恐惧,而是通过清晰的图文结合,展示了如何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并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在室内如何利用桌子、床等家具进行防护,在户外如何选择相对安全的避险区域,甚至连紧急情况下如何利用身边物品制作简易工具的建议都考虑到了。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地震的潜在威胁,又获得了一种切实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感。它不仅仅是一本讲知识的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用沉稳的声音告诉你,无论面对怎样的突发状况,都有应对的方法,都有生存的可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灾难的发生,而是能主动地去思考,去规划,去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这种 Empowerment 的感觉,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之一。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为我们量身打造的“生存指南”,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煽情的渲染,只有最实用的知识和最真诚的建议。作者以一种极为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将地震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信息获取”和“风险评估”的讲解。它让我们知道,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获取最可靠的救援信息,以及如何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做出最佳决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非常具体的操作性建议,比如如何制作简易的急救包,如何进行基本的伤员救治,甚至是如何在野外生存。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我们在灾难中的生存能力,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是一本让我们“害怕”的书,而是一本让我们“准备好”的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对地震感到茫然和无助,而是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底气。它让我明白,科学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是我们应对任何不可预测的风险,最坚实的后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