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焦點之外:發現世界的隱秘一麵
定價:198.00元
作者:艾瑞剋 拉弗格 李冀璐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086733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不止於環球探險與獵奇,更蘊含著人性的觀察和文明的反思。
非洲的廢品時尚、肥胖大賽、雙胞胎信仰;
太平洋的魔力崇拜、部落選美、神秘信仰;
中東戰火內外的獨特生活。
不同於尋常的旅行攝影,法國攝影師艾瑞剋·拉弗格(Eric Lafforgue)足跡遍布全球78個國傢,關注遊客罕至的稀偏地域,探訪原始部族,深入衝突地區,探訪奇特民族,用影像記錄瞭即將消失的傳統和少數族群的生活。
10年作品精選集結齣版,精選17組精彩的人文探險故事,帶領讀者完成一次“地圖之外”的奇特之旅。
內容提要
從原始部落的奇特文化,到戰地難民的生存睏境,再到封閉國傢的生活圖景,本書豐富立體地展示瞭“焦點之外”的另類生活。通過對偏遠地域獨特風情的展示,帶領讀者體驗一次神秘之旅,並喚起讀者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現代文明的反思。
目錄
部分 非洲中部地區
旺盛的生命之花在這裏綻放,部落的靈魂在傳統中流淌
變廢為寶- 埃塞俄比亞
棍棒論英雄- 埃塞俄比亞
以肥為美- 埃塞俄比亞
雙胞胎活死人- 貝寜
尋找拉沙伊達人- 紅海
第2 部分 非洲南部地區
原始部落在殖民主義和全球化的衝擊下,奮力延守著悠久的傳統
紅泥人部落- 納米比亞
穿拖鞋的女王- 納米比亞
五星級噩夢- 莫桑比剋
第3 部分 環太平洋地區
海島文化以其的絢麗和神秘吸引著我不斷前往
吟歌大典- 巴布亞新幾內亞
魅力大賽- 復活節島
魔力崇拜- 瓦努阿圖
第4 部分 中東地區
政治與戰火之外是生活的海洋
麵具魅影- 伊朗
請從我頭上走過- 庫爾德斯坦
60 年代的AK47 對戰ISIS - 庫爾德斯坦
第5 部分 東亞和南亞地區
大的集會、“醜”的文身和神秘的國傢
信仰之河- 印度
美醜之界- 緬甸
神秘之國- 朝鮮
作者介紹
艾瑞剋?拉弗格(Eric Lafforgue)
艾瑞剋?拉弗格(又譯:埃裏剋?拉福格),1964年生於法國,紀實攝影師。艾瑞剋的攝影生涯始於2006年,他長期關注地球上人跡罕至的地區,罕見的民族和人群,緻力於記錄並保護瀕臨滅絕的部落文化。他走過近80個國傢和地區,其作品多次發錶於美國《時代》周刊、《國傢地理》雜誌、《紐約時報》、《孤獨星球》、N和BBC等全球重量級媒體。他也是歐洲圖片社(RAPHO)成員。RAPHO是歐洲20世紀早期成立的全球性攝影組織之一,成員包括維利?羅尼、布魯諾?德?修高、皮埃爾?米修等。
李冀璐
畢業於圖盧茲政治學院(Sciences Politiques Toulouse),窮遊網法國版主、法國紀錄片製片人。2013年與Eric開始閤作,希望把他精彩的際遇講給更多的人聽。
文摘
序言
《滿28包郵 焦點之外:發現世界的隱秘一麵》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新鮮視角。作者似乎擁有著一種特殊的“透視眼”,能夠穿透錶象,看到事物背後隱藏的邏輯和規律。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因為某個章節的描述而停下來,反復咀嚼。比如,關於“信息繭房”的討論,寫得極其深刻,它揭示瞭我們在互聯網時代,是如何被算法和個人偏好所“睏住”,從而失去瞭接觸多元信息的機會。書中對這一現象的剖析,讓我感到一絲不安,同時也慶幸自己能夠通過這本書,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作者並沒有停留在批判,而是積極地提齣瞭一些擺脫“信息繭房”的方法,比如主動接觸不同觀點,鼓勵跨領域閱讀等等。這些建議非常具有操作性,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著作,更是一本實用的“自我覺醒指南”。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發現”並非偶然,而是需要有意識地去打破限製,去主動擁抱不確定性。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點,時而嚴謹,時而幽默,在嚴肅的探討中不失輕鬆的閱讀體驗,讓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收獲瞭閱讀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衝擊,遠不止於對微觀世界的認知拓展,更在於它對我們觀察事物方式的根本性顛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相對敏銳的觀察者,但讀完《滿28包郵 焦點之外:發現世界的隱秘一麵》,我纔意識到,我所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作者在書中巧妙地運用瞭大量案例,從看似尋常的生活現象,到曆史事件中的微妙細節,都進行瞭抽絲剝繭般的分析。其中,關於“選擇性注意”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往往會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僅僅因為它們不在我們關注的“焦點”之內。書中的例子非常貼切,比如我在閱讀時,恰好也經曆瞭類似的事情,書中對這一現象的解讀,讓我豁然開朗。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發現”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發現”的書。它教會我如何調整自己的視角,如何突破思維定勢,去主動搜尋那些被隱藏起來的真相。它不是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提供瞭一種思考的工具和方法,讓我能夠自己去探索,去辨彆,去理解。這種參與感和主動性,是閱讀過程中最令人愉悅的部分。我感覺自己像一個偵探,在作者的引導下,一步步解開謎團,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一種智力上的滿足感。
評分這本《滿28包郵 焦點之外:發現世界的隱秘一麵》的書,拿到手後,第一感覺就是裝幀精美,那種沉甸甸的質感,觸感細膩的封麵,都讓人覺得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讀物。翻開扉頁,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懸念,“焦點之外”,這不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卻又無比真實的存在嗎?我迫不及待地想進入作者所描繪的那個“隱秘一麵”的世界。當我開始閱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關於微觀世界的奇妙敘述。作者以極其生動且富有詩意的語言,將我們帶入瞭一個肉眼無法觸及的領域。比如,書中關於微生物的描述,不再是枯燥的科學名詞堆砌,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畫捲。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塵埃中舞蹈的細菌,聽到它們無聲的交流,感受到它們在地球生態係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簡單的描繪,而是深入探討瞭這些微小生命如何影響著宏觀世界的運轉,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所知的世界。那種將宏大與微小巧妙連接的敘事方式,讓我對“發現”這件事本身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真正的發現,往往就隱藏在那些最不被注意的角落。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鼓勵我去審視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的細節,並從中挖掘齣令人驚嘆的奧秘。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更加深刻的“同理心”和對“人性”的理解。《滿28包郵 焦點之外:發現世界的隱秘一麵》的敘事,常常將視角拉得很遠,去審視那些宏大的曆史進程,但又能在關鍵時刻,聚焦於個體的情感和動機。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集體無意識”的討論,以及它如何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集體行為。作者通過一係列曆史事件的解讀,揭示瞭在某些特定時刻,個體是如何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裹挾,從而做齣一些違背理性判斷的行為。這讓我對人類的非理性選擇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為何曆史的車輪會以某種奇特的方式前進。同時,書中也穿插著許多關於普通人的故事,這些故事雖然渺小,卻摺射齣人性的光輝和復雜。作者並沒有對這些故事進行簡單的道德評判,而是以一種包容和理解的態度,去展現人性的多麵性。讀完這些故事,我感覺自己對身邊的人,甚至對整個人類社會,都有瞭一種更深的理解和接納。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的“隱秘一麵”,不僅僅是世界的規律,更是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欲望、恐懼和渴望。它是一麵鏡子,照齣瞭世界的真相,也照齣瞭我們自己的內心。
評分《滿28包郵 焦點之外:發現世界的隱秘一麵》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是它對於“連接”的深刻洞察。作者沒有將世界割裂成獨立的個體,而是像一位技藝精湛的織工,將看似毫不相關的綫索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張巨大而精密的網。讀到關於“蝴蝶效應”的章節,我再次被深深吸引。書中並非簡單地重復“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能引起一場風暴”的陳詞濫調,而是深入剖析瞭在不同領域,這種微小變化如何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導緻看似無法預測的巨大結果。無論是自然界的天氣係統,還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波動,亦或是個體的情感變化,作者都以令人信服的邏輯,展現瞭事物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環境,思考每一個微小的行為,是否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漣漪。書中還探討瞭許多“非主流”的科學理論和哲學思想,這些內容雖然略顯晦澀,但卻充滿瞭啓發性,它們挑戰瞭我固有的認知,讓我開始跳齣“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去擁抱一個更加復雜和多維度的世界。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夠不斷地引發我的思考,讓我對“已知”産生質疑,並渴望去探索“未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