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水墨人傢
定價:28.00元
作者:行者小劉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3-01
ISBN:97875083175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在行者小劉的三冊《建築孤族》中,作者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小師兄,單槍匹馬,一站一站地推進,一步一步地跋涉,把他的旅途甘苦、所見所感、連同一路的拍照、速寫,都細細地匯集、梳理,奉獻給學建築的師弟、師妹和喜愛建築之旅的年輕朋友。這樣的旅遊視角、建築鑒賞是獨特的,富有啓迪的。願行者小劉的書引導更多的讀者去遊賞中華大地建築。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係教授 古建專傢 侯幼彬
行者小劉以一位漢建築學的青年學子,能勤勉以行、精微以思,而獲神聖和親和兩大類型建築實例之積纍,正是先輩文人之“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的求知、治學思想之實踐。其所著之書圖例充實又寓學術於記遊文字之中,瀟灑清新,從容淡遠,應可傳世。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古琴大師 李祥霆
小劉說,好幾次從孤旅迴到傢時,他身上就剩下幾毛錢。然而,在他行雲流水的字裏行間,卻完全看不到一絲一毫的窘近和局促。許多仿佛熟悉的山水、廟宇、風情,因一顆年輕、朝聖的心,變得與眾不同,令人難忘。
《北京青年報》記者 苗亞傑
內容提要
《一個建築師的旅行手記·建築孤旅》號稱國內套以建築為主題的文化遊記。行者小劉是一名年輕的建築師,懷著對中國古建築的熱愛,於1996年開始瞭他的“建築孤旅”,孤身深入到許多偏僻隱蔽但鄉土建築極具特色的地區,看遍瞭華夏大地上被他形容為“詩一般美妙”的中國古建築。《建築孤旅》描述瞭他7年裏足跡遍布的每一個地方,身心被打動的每一座建築。書中大量的攝影圖片與素描也是吸引人的又一亮點。
在行者小劉的三冊《建築孤旅》中,作者像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小師兄,單槍匹馬,一站一站地推進,一步一步地跋涉,把他的旅途甘苦,所見所感,連同一路的拍照、速寫,都細細地匯集、梳理,奉獻給學建築的師弟、師妹和喜愛建築之旅的年輕朋友。
《水墨人傢》包括“徽州的足跡”、“永嘉的足跡”和“山西的足跡”,分彆考察瞭中國南、北典型的徽派民居與山西大院,另外還收錄瞭江南和京華等地零星遊曆匯成的“九州拾零”。這樣的綫路組織,基本上保證瞭同一綫路的建築風格具有相互的脈絡係甚至傳承關係。順著這樣的路綫遊曆,讀者對建築的認識是在連續的文脈中進行的。
目錄
作者介紹
小劉,山東人士。上海某高校建築係研究生,現於北京某設計院工作。興趣廣泛,喜,愛遠行,有誌行萬裏路,讀萬捲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充滿瞭藝術感。硬殼封麵,采用瞭一種啞光的質感,觸感溫潤,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給人一種紮實可靠的感覺。書名“滿28包郵 水墨人傢”用燙金的字體印在封麵中央,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低調而奢華。打開書頁,紙張的厚度適中,泛著淡淡的米黃色,既能保護視力,又顯得十分有質感。印刷清晰,色彩還原度很高,尤其是那些水墨畫作,墨色的層次感和暈染的效果都得到瞭很好的呈現,細節之處毫厘畢現。我特彆留意瞭書中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距閤理,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有壓迫感。章節之間的過渡也處理得十分流暢,邏輯清晰,不會讓人感到突兀。作者在介紹不同畫種時,都會配上相應的經典作品,無論是臨摹還是原作,都體現瞭作者對藝術的嚴謹態度。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技巧時,並沒有枯燥地羅列條條框框,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用筆如‘飛白’,如同枯藤老樹的筋骨”,或者“用墨如‘宿墨’,仿佛韆年古刹的寂靜”,這些描述一下子就點燃瞭我的想象力,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繪畫原理。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的藝術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瞭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
評分《滿28包郵 水墨人傢》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繪畫的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書中所描繪的“水墨人傢”,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居所,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歸宿。作者通過對文人雅士傢居環境、生活細節的描繪,展現瞭一種閑適淡泊的生活態度。比如,書中提到一位文人,將自己的書房布置得古樸典雅,牆上掛著一幅寫意的山水,案頭擺著幾件古董瓷器,幾盆綠植,還有一本泛黃的綫裝書。這種環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熏陶。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茶道和香道的章節。作者詳細介紹瞭品茶的器具、水溫的講究,以及如何品味不同茶葉的韻味。特彆是關於焚香的部分,更是讓我著迷。那種隨著青煙裊裊升起的,不僅是香氣,更是一種禪意,一種對世俗喧囂的超脫。我能想象,在這樣一個“水墨人傢”,文人墨客們圍爐而坐,煮茶論道,揮毫潑墨,那該是何等一番風雅景象。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依然可以追求一種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這種“慢生活”的理念,對我觸動很大。
評分《滿28包郵 水墨人傢》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所展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僅僅局限於繪畫技法,更將繪畫與詩詞、哲學、曆史緊密地結閤在一起。例如,在介紹畫梅時,作者引用瞭多首詠梅的古詩,如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些詩句與畫作相互呼應,讓讀者在欣賞水墨畫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繪畫史的介紹,講述瞭曆代著名畫傢及其藝術成就,讓我對中國繪畫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道”的解讀,他將中國畫的意境與道傢思想聯係起來,認為水墨畫所追求的“天人閤一”的境界,正是對自然規律的體悟和順應。這種深層次的文化解讀,讓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刻。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藝術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中國文化的書,讓我受益匪淺。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又進瞭一步,也更加熱愛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
評分剛收到這本《滿28包郵 水墨人傢》,翻開扉頁,一股陳年的墨香便撲麵而來,仿佛穿越瞭時空,迴到瞭那個詩書禮儀的年代。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特彆是那些在宣紙上暈染開來的水墨畫,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本《滿28包郵 水墨人傢》的書名就充滿瞭古樸的韻味,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最喜歡的是其中關於山水畫的章節,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山巒疊嶂、雲霧繚繞的壯麗景象,仿佛我正置身於其中,感受著清風拂麵,聽著溪水潺潺。那些用筆的頓挫、墨色的濃淡變化,都仿佛擁有瞭生命,勾勒齣一種寜靜緻遠的東方美學意境。除瞭山水,書中對花鳥魚蟲的描繪也同樣精彩。我尤其欣賞對梅蘭竹菊的刻畫,它們不僅僅是植物,更是文人雅士品格的象徵。作者筆下的蘭花,幽靜淡雅,一塵不染;筆下的竹子,挺拔有力,節節嚮上;筆下的梅花,傲雪淩霜,堅韌不屈;筆下的菊花,臨風獨立,高潔清雅。這些描繪不僅僅是技法的展示,更是對作者內心世界的抒發,我從中看到瞭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一種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的心也變得寜靜瞭許多,仿佛也沾染上瞭那份水墨的淡雅。
評分我個人對這本書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源於它所傳遞齣的那種“寫意”的美學精神。它不是對現實的刻闆復現,而是通過寥寥數筆,勾勒齣事物的神韻和意境。這一點在書中的人物畫部分體現得淋灕盡緻。作者描繪的仕女圖,不是單純的麵部描摹,而是捕捉人物的神態和氣質,寥寥幾筆勾勒齣人物的愁思、喜悅或是淡然。特彆是對衣褶的處理,既能錶現齣衣物的質感,又能流動齣人物的動態美。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留白”的運用,這在中國水墨畫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作者解釋說,留白不是空無一物,而是“計白當黑”,是畫麵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引導觀者的視綫,創造齣無限的想象空間。就像一幅描繪月夜的畫,沒有描繪月亮本身,卻通過畫麵中靜謐的氛圍和淡淡的銀輝,讓觀者感受到月光的皎潔。這種“意在筆先”的創作理念,在書中得到瞭很好的闡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審美也得到瞭提升,開始能夠欣賞到那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的藝術作品。這種對“神似”的追求,不僅僅體現在繪畫上,更是一種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