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西藏文化之旅--这里是西藏
定价:48.00元
作者:郑堆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00835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喜马拉雅山上耸立的雪峰、波光璀璨的圣湖纳木错、羌塘草原上自在奔跑的*、大昭寺广场上磕长头的虔诚背影、酥油茶、藏红花、转经筒……对于西藏,我们有太多既成的印象。
然而,这些符号化的描述,往往携着简单、粗糙、误读、曲解。如果你还认为雪域高原上仅仅只有雪峰苦寒,如果你尚不了解仓央嘉措优美的情歌,如果你正在对神奇的藏药藏医感兴趣,如果你还在疑惑为什么“拉萨三大寺”不包括大昭寺,如果你心中的西藏充斥着种种虚幻猜想,那么,你有必要翻开这本《这里是西藏》。
作为《中国西藏文化之旅》丛书的一部,本书将关于西藏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宗教、科学、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虽然世面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西藏的读物,但这本书难得之处就在于不故作高深、天马行空,也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它资料翔实可靠,文字深入浅出,配有300余幅精美的插图,文图并茂,既是一部文化普及的小书,也不失为一部趣味性的读物。
在阅读完这部书之后,西藏的轮廓逐渐清晰。它依旧拥有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可是不再遥不可及。对西藏的印象,将连缀成一幅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丝绢唐卡。褪去了神秘的色彩,西藏文化的每一个细节都跃然纸上。羊卓雍错的湖面不再为雾气所笼罩,喜马拉雅山顶的圣洁之光再次普照,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值得我们热爱的西藏将呈现于我们面前。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西藏文化之旅》系列图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全书详尽地描述了西藏灿烂文明的方方面面,从雪域微光的史前时期到象雄文化的苯教形成、从吐蕃盛世的唐蕃联姻到归附元廷的藏地发展、从汉藏经贸往来的茶马互市到活佛转世制度的金瓶掣签;还有西藏藏医药的神奇和与现代医学的异曲同工之处;五彩纷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西藏艺术;充满神灵与梦想的藏传佛教;雄浑古朴,大气磅礴的西藏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西藏人民节日生活。书中全方位地展现了在这片充满神性的大地上人们的幸福自由的生活。
全书采用图文混排、彩色印刷的形式,选用大量精美的,反映西藏灿烂文明的高质量图片补充优美的文字,做到文字优美、版式活跃、图片精致,相信一切对西藏文化感兴趣的中外读者都会被该书所吸引。
目录
作者介绍
郑堆,男,藏族,1964年10月出生于西藏江孜,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藏学》杂志社社长。兼任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西藏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国际藏学会会员、奥地利科学院访问学者、日本大谷大学客座研究员、2006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文化介绍的深度上,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旅游或文化普及类书籍的预期。它不是那种蜻蜓点水的介绍“三大圣湖”或“五大名山”的地理常识,而是真正潜入了文化的肌理之中。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藏族传统手工艺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详细描绘了藏刀的锻造过程,从选材、冶炼到雕刻花纹,每一步都蕴含着特定的仪式和信念;对藏香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的描述,也揭示了其中药理和宗教用途的关联性。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居然挖掘到了很多关于“山神信仰”和“苯教遗存”的知识点,这些内容往往在主流介绍中被简化或忽略。通过这些深入的挖掘,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西藏的很多习俗是如此的复杂和多层次,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的生态和古老记忆之中,充满了历史的张力和信仰的厚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简直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导游,带着你进行了一场深入骨髓的文化洗礼,而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光。它没有一味地堆砌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巧妙地将个人的观察、民俗的细节与宏大的地理背景编织在一起。比如,在讲述拉萨的八廓街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描述建筑的雄伟,而是细腻地捕捉了转经人额头上风霜的痕迹,他们口中低声诵念的次数,以及手中转动转经筒时,那金属摩擦发出的独特“嗡嗡”声,那种声音似乎能穿透时间。更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藏传佛教哲学概念的阐释,不是生硬地翻译教科书里的定义,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地方的壁画故事、一个僧侣的日常修行,将“空性”或“慈悲”这些抽象的理念,变得可感、可触摸。读到后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审视“他者”的文化,而是仿佛浸泡在那种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之中,思维的边界都被拓宽了。
评分我必须得为这本书的影像资料点赞,这简直是摄影界的教科书级别展示。通常市面上介绍西藏的图书,照片要么过度美化,要么过于写实到显得粗糙,但这本书的摄影作品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镜头语言极其丰富,有那种捕捉天地辽阔、山脉连绵的史诗级大景深航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青藏高原的“高”和“远”;也有极其精妙的人文特写,比如镜头精准地对焦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这双手正在细心地修补一张酥油花。光线的运用简直是大师级的,尤其是在描写日出或日落时,那种穿过稀薄空气后形成的丁达尔效应,让神圣的建筑仿佛悬浮在光束之中。我甚至能透过照片感受到那种高原特有的凛冽的空气和阳光的穿透力,这是仅仅阅读文字完全无法体会的直观冲击。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微型故事,与旁边的文字形成了一种完美的互文关系,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评分从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的“陪伴感”非常独特。我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是更像一个可以随时翻开、随时停下的“精神伴侣”。我发现自己常常在深夜,会随便翻到其中一页,比如关于“天空葬”或“天葬台”的章节,虽然内容略显沉重,但作者处理得非常克制和尊重,没有猎奇或渲染,而是将其置于藏族生死观的大背景下去阐释。这种面对死亡的坦然和循环往复的自然观,对长期被现代都市生活包裹的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灵冲击和反思。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能让你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处宁静的角落,让你慢下来,去感受那些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和人类精神的追求。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家园”和“信仰”这两个词汇,有了更深一层、更具重量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精美了!封面那幅唐卡风格的插图,色彩浓郁得仿佛能滴下来,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而神圣的雪域高原。那种厚重感和仪式感,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虔诚的氛围。内页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种一摸就掉粉的廉价纸张,而是带着微微哑光的纹理,即便是印刷的彩色照片,色彩还原度也出奇地高,细节清晰可见。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一些小心思,比如在介绍某个古老寺庙的章节,它会特意留出大片的留白,配上一段藏文经文的拓印效果,那种视觉上的呼吸感,让人在阅读文字疲劳时,能立刻被拉回到一种冥想的状态。而且,这本书的开本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图片的展示效果,不像有些大部头画册,拿在手里都需要费力去平衡。不得不提,侧边的锁线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翻阅起来非常顺畅,不用担心因为过度翻折而损伤书脊,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上确实是下了大手笔,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一本“艺术品”级别的图书,光是放在书架上,都能提升整个房间的书卷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