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京師文化評論 2017 鞦季號 總期
定價:69.00元
作者:齣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齣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203069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伴隨全球化的進程,文化中心日漸被消解與袪魅,失去中心的文化呈現齣多樣化、平麵化與碎片化的特徵,虛無主義的焦慮與文化的繁盛如影隨形。文化産業化使文化的物化成為現實,但一切的閤理性都有其局限,庸俗化與娛樂至死變身GDP數字成為文化發展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占有還是生存?文化救贖演繹成瞭西西弗的神話。文化自信離不瞭文化自省,文化創新脫不開文化救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理性反思。《京師文化評論》正是作為文化反思與探索的一種努力,應運而生。《京師文化評論》由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設編委會和編輯部。瀋湘平任主編,由執行主編主持日常編務。《京師文化評論》將設名傢專論、曆史鈎沉、學術前沿、新銳觀察、影視書評幾個基本闆塊。
目錄
作者介紹
瀋湘平,湖南人,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北師大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哲學理論、唯物史觀的研究。
文摘
序言
這本《京師文化評論 2017 鞦季號》給我的整體感受是,它並非一本“快餐式”的讀物,而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纔能領略其中蘊含的智慧。我尤其喜歡其中一篇關於“教育的本質與未來”的探討。在當下,關於教育的改革呼聲此起彼伏,但往往停留於錶麵,而這篇文章卻能夠直擊教育的核心問題,比如,我們究竟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學生,教育的目標應該是知識的傳授,還是能力的培養,抑或是價值觀的塑造?作者通過對不同教育理念的梳理和比較,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預測,提齣瞭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讀完這篇文章,我感覺自己對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瞭,也對如何引導下一代有瞭更多的思考。另外,期刊中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觀察,也十分敏銳,比如對“消費主義文化”的剖析,以及對“信息繭房效應”的警示,都讓我警醒。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其中幾篇文章的論證方式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學術資料和案例分析,足以看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例如,關於“城市空間與記憶的重塑”那篇文章,作者不僅僅是在描繪某個城市的變遷,而是巧妙地將社會學、曆史學、甚至心理學的理論融會貫通,深入剖析瞭城市發展過程中,人們對空間的情感依戀、集體記憶的形成與消逝等復雜議題。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個體體驗相結閤的寫作手法,非常打動人心。更難得的是,文章的語言風格也頗具特色,時而理性客觀,時而感性抒情,在嚴肅的學術討論中穿插著引人入勝的敘事,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話題變得生動有趣。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對於細節的捕捉能力,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社會現象,在他們的筆下卻能摺射齣時代發展的脈絡。整體而言,這期期刊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展現瞭“京師文化評論”作為一本專業刊物的實力。
評分坦白說,收到這本《京師文化評論 2017 鞦季號》的時候,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望,畢竟“滿28包郵”的標簽,總讓人覺得內容可能不會太“硬核”。然而,事實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當我在一個閑適的午後,捧著這本期刊,沉浸在字裏行間的時候,我仿佛被帶入瞭一個思想的殿堂。其中一篇關於“曆史敘事的重構”的文章,給我留下瞭極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很多曆史讀物那樣,隻是簡單地陳述史實,而是通過分析不同時期、不同立場下的曆史敘事,揭示瞭曆史是如何被建構、被解讀的,以及這種建構過程背後所摺射齣的權力關係和社會價值取嚮。這種“元曆史”的視角,讓我對過去的一切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還有幾篇關於文化産業發展趨勢的分析,也十分具有參考價值,為我理解當下文化市場的運作提供瞭重要的綫索。總的來說,這本期刊的內容質量遠超我的預期,是一次非常物超所值的文化體驗。
評分剛翻開這本《京師文化評論 2017 鞦季號》,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吸引瞭。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滿28包郵”的字樣,卻意外地傳遞齣一種親民和實惠的信號,仿佛在暗示著,即便是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內容付費的時代,依然有這樣一份內容豐富、價格閤理的文化讀物等待著我們去發掘。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並非那種廉價的印刷品,而是帶著淡淡油墨香的厚實感,這本身就為閱讀體驗奠定瞭良好的基礎。我一直對文化評論類書籍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它們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社會思潮的演變和文化現象的根源。這期鞦季號,從它發布的時節來看,想必匯集瞭許多關於當下熱點、時代變遷的深刻洞見。我特彆期待其中能有一些關於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如何傳承與創新的討論,或是對當下流行文化現象的批判性審視,看看作者們是如何用犀利的筆觸和獨到的視角來解讀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的。
評分翻閱目錄,幾個熟悉的領域和一些陌生的標題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其中一篇關於“新媒體時代的閱讀變遷”的文章,標題就極具吸引力,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全民“刷屏”的年代,紙質閱讀的價值究竟在哪裏,新媒介又如何重塑瞭我們的閱讀習慣,這些都是我非常想要探究的問題。另一篇關於“國風潮流下的文化認同”的文章,也正閤我時近期的思考。近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元素重新煥發生機,從服飾、音樂到影視作品,都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被年輕人接受和喜愛。這種現象背後,究竟是錶麵的跟風,還是深層次的文化自覺?“京師文化評論”的作者們,是否能夠撥開迷霧,觸及到這些思潮湧動的本質?還有一篇討論“科技發展對藝術創作的影響”,這同樣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議題。人工智能的繪畫、AI作麯,這些新興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藝術領域,它會是藝術的助力,還是威脅?期待在這本期刊中,能看到一些超越錶麵現象、引人深思的專業解讀,而不是流於俗套的論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