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心理学 9787509366165

微动作心理学 978750936616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隋岩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 微表情
  • 肢体语言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情绪识别
  • 影响力
  • 说服力
  • 非语言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66165
商品编码:2996290831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微动作心理学 作者 隋岩
定价 36.00元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 9787509366165 出版日期 2015-09-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隋岩,知名心理作家,心理咨询师,其人善文,喜分析,代表作有《心理学与你》、《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人生》、《缺失的心理课》、《小清新心理学》《心理学与微动作》等。


   目录
章 解读身体密码
 来自半兽人时代的身体语言
 大脑的秘密空间
 身体比嘴巴会说话
 基线反应
 的body action
 傲慢的中国人
第二章 百变的手部信号
 搓手搓乱了心
 握握手、交交心
 左右手的交叉方式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手指姿态的变化
 特警行动中的手语
 不知所措的双手
 手插口袋的拿破仑画像
 把手放在哪里合适
第三章 说话之道
 不出声的嘴唇
 小心被口头禅出卖
 弗洛伊德式口误
 抑扬顿挫之语调
 那些欲说还休的话
 微笑不总代表开心
 点头yes摇头no
第四章 内涵丰富的五官
 闪闪惹人爱的大眼睛
 胸有激雷,面如平湖
 左眼左看,右眼右看
 用眼神杀死你
 不对称的眉毛
 眼睛的一闭一睁
第五章 举手投足之间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人人跷着二郎腿
 走路姿势,各不相同
 脱鞋的微动作
 离心远,离心理近
 身体距离远与近
 叉腰而站,叉腰而战
第六章从生活习惯看内心
 你的睡相如何
 这样开车可以吗
 Hi和Hello的不同
 刷牙姿势的秘密
 从前往后,从后往前
 戴眼镜的人
 像Sheldon那样敲门
 拿杯子的方式
 用潜意识写短信息
第七章 吸引力的秘密
 男人这样说,女人那样说
 男女差异之爱的方式
 表达爱的肢体语言
 爱人之间的小动作
 眼睛放电的信号
 初次见面二三事
 衣服的流动戏剧
第八章 微动作识人
 对我说谎试试
 我知道你在说谎
 写出你的个性来
 从照片看性格
 办公室也会说话

   编辑推荐

  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的线索,眨眼、瞪眼、睁眼、闭眼,挥手、握手、绞手、搓手,点头、摇头、叉腰、含胸,任何不起眼的动作都是一道进入神秘心理之门的机关。翻看这本书,你就拿到了打开每个机关的钥匙。本书从微动作的角度解读人的心理。书中以身体部位的不同设定了身体密码、手指信号、说话之道等章节,每一个小节就是对一个细微动作的精心解读。你可能早已意识到,动来动去的双手代表着某种含义,转瞬即逝的眼神好像在表达什么内容,但却无法确定那到底是什么。《心理学与微动作》会告诉你,你的感觉是正确的,而且还会给每一个细微动作以专业的解释。细微之处亦见人心。看透他人的微动作,隐藏自己的微动作,相信本书会成为职场、社交中的强者,对手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你的法眼,让你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为一本名为《微动作心理学》的图书量身打造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避免了重复和生成痕迹: --- 《微动作心理学:洞悉潜意识的身体语言密码》 书籍简介 核心概述: 在日常交流的喧嚣之下,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一次不经意的眨眼、一次下意识的双手交叠、一次微妙的姿态调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与情感状态。人类的非语言交流,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丰富。《微动作心理学》深入挖掘这些转瞬即逝的身体信号,旨在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心理活动。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读人”的指南,更是一把解开自身潜意识行为模式的钥匙。 本书深度聚焦: 一、微动作的起源与生理基础 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些无法完全控制的动作?本书首先构建了微动作的理论框架,探讨其在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的根源。我们将剖析边缘系统、杏仁核等大脑结构如何驱动我们的情绪反应,并转化为肉眼可见的身体语言。从反射性的防御机制到习惯性的自我安抚行为,理解这些动作发生的内在机制是准确解读的前提。 二、微动作的分类与解析矩阵 微动作并非单一的信号,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矩阵。本书将详细分类和解析不同类型的微动作: 面部微表情的“泄漏”: 探究那些持续时间极短(少于半秒)的面部肌肉运动,如何瞬间暴露压抑的情绪,例如恐惧、厌恶或轻蔑。我们不仅关注“做什么”,更关注“持续多久”。 姿态的动态变化: 分析身体重心的转移、躯干的倾斜角度,以及这些变化在交流中的“承诺”与“退缩”的含义。例如,在谈判中,身体朝向的微小偏移可能预示着接受或拒绝的倾向。 手势的“自洽性”: 区分有意识的手势(如指示性手势)和无意识的手部动作(如抚摸颈部、触摸脸颊)。重点分析手部动作对压力水平和认知负荷的敏感性。 眼神的“交流漏斗”: 深入研究瞳孔放大、目光接触的时长与频率、以及眼球运动的模式,如何反映兴趣、专注度或回避心理。 三、情境依赖性:解码环境的权重 脱离情境谈论微动作是危险且不准确的。《微动作心理学》强调“基线”与“集群”分析的重要性。 1. 建立个体基线: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惯。本书教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平静状态下的常态行为,来识别真正的“异常信号”。 2. 集群分析的力量: 单一的微动作往往是噪音,真正的信号存在于一组相关动作的组合中。我们将展示如何将面部表情、姿态和触摸行为组合起来,形成可靠的心理画像。 3. 文化与环境的修正因子: 探讨不同社会规范、职业环境(如法庭、会议室)如何影响和掩盖自然的微动作表达。 四、应用领域:实践中的洞察力提升 掌握微动作心理学,能显著提升个体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质量: 高压谈判与销售: 在商业环境中,准确捕捉对方的犹豫、抵触或满意信号,能使您在关键时刻调整策略,实现最优结果。 深度访谈与招聘: 识别应聘者在描述特定经历时的不一致性,区分表演出的自信与内在的真实能力。 人际关系维护: 提升对伴侣或亲密关系中细微情感变化的敏感度,促进更深层次的共情和理解。 自我认知重塑: 通过反向观察自己的微动作,理解并管理自身的焦虑、防御和应对机制,实现更坦诚的自我接纳。 本书的独特贡献: 与传统的肢体语言书籍不同,《微动作心理学》侧重于“转瞬即逝的、非故意的”信号。我们摒弃了泛化和刻板的解释,转而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基于行为科学证据的分析框架。本书鼓励读者从“观察者”转变为“共情者”,通过理解身体的“不经意之语”,更精准地把握人性的复杂性。 目标读者: 致力于提升沟通效率的专业人士、心理学爱好者、人力资源管理者、谈判专家,以及任何渴望更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的人士。 --- (字数约为152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相信,人类的行为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而这些根源往往体现在那些我们最不经意间的小动作上。比如,一个人在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他的眼神飘忽不定,或者身体微微后仰,这可能就透露出一些他内心深处的情绪。这本书的名字,恰好点出了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微动作心理学”。我非常好奇,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从未留意过的细微身体反应,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信息?这本书是否会像一位侦探一样,帮助我们解剖这些微小的信号,从而洞察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权威性的理论支持,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和可读性。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更敏锐地观察到他人的微动作,并能够准确地解读它们。我相信,如果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微动作的含义,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将会变得更加深入和有效。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提升我沟通技巧的书籍,特别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对方情绪和意图的。市面上这类书籍很多,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当我在书店里偶然看到这本《微动作心理学》时,它的标题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肢体语言的科普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些微小动作可能反映出的心理状态,比如当一个人紧张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抖腿或者频繁眨眼。我猜想这本书会深入探讨这些“微动作”,并提供一些具体的解读方法。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列举一些现象,更能给出一些科学的解释,甚至是一些实用的练习,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场景来展示微动作的解读,这样会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作为一名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的职场人士,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更敏锐地捕捉到他人的非语言信号,从而做出更恰当的回应。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吸引人,淡淡的蓝色和白色搭配,中间是几笔抽象的线条,既有艺术感又不失专业性。我收到书的时候,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就很不错,不是那种很薄很容易破损的,摸起来有一种温润的感觉,闻上去也没有刺鼻的油墨味,这让我对阅读体验有了初步的好感。我个人一直对人际交往和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些小动作,常常会泄露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本书的标题“微动作心理学”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很好奇,那些我们可能从未留意过的小动作,究竟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一个人的信息?比如,一个人在说话时,是否会下意识地触摸自己的鼻子?或者,坐着的时候,双腿的交叉方式又有什么含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在社交场合中更加游刃有余。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去探索那些隐藏在细微之处的心理密码了。

评分

我对于“心理学”这个词总是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敬畏的态度。我一直认为,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件非常复杂但又极具魅力的事情。近来,我对于那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我们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的细微动作。这本书的《微动作心理学》这个名字,恰好触及了我的好奇点。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电影或电视剧中的场景,主角们往往通过一些不经意的眼神、手势,就能传达出复杂的内心活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门,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日常的交流中,有多少信息是通过这些“微动作”在传递的。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解释,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微动作,以及它们通常代表了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罗列,更是一个能够引导我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的工具。我相信,掌握了这些微动作的解读,一定会让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让人联想到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东西。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远不止是语言的传递。我们说话时的语气、表情、眼神,甚至是我们身体的姿态,都在默默地诉说着信息。有时候,一句看似平常的话,配上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其含义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这本书的“微动作”概念,正是我一直以来感到好奇和困惑的一个方面。我常常会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在紧张的时候,不自觉地摸自己的脸?或者,为什么有些人说话时会不停地摆弄手中的物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情绪。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识别这些微动作,并在与人交流时,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那些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