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秦汉卷(精装版) 祁海文 山东人民出版社 9787209098298

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秦汉卷(精装版) 祁海文 山东人民出版社 978720909829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美学
  • 中国美学
  • 美育
  • 思想史
  • 秦汉
  • 文化史
  • 艺术史
  • 祁海文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98298
商品编码:2997884272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秦汉卷(精装版)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209098298
定价:88 元 本店价:67.76 元
折扣:【77】 节省:20.24 元
分类:  →  
货号:1716840
图书简介 《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证,阐述分析了中国美育思想从先秦到当代的发展历程。该丛书的出版是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具体实践成果,对切实加强美育思想史研究,推进有中国特色当代美育理论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祁海文著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精)》为该丛书的现代卷,分析了陆贾、贾谊、董仲舒、《淮南子》、《吕氏春秋》、《礼记·乐记》等名家和名著的美育思想。",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从先秦到魏晋》 作者: 王兆鹏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212345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的演变脉络,重点聚焦于先秦至魏晋时期这一文学理论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对历代重要文论家的思想进行梳理,更侧重于揭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文学批评观念如何萌芽、发展,并最终形成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萌芽与奠基 先秦时期,伴随着“百家争鸣”思想的兴盛,文学批评的萌芽也悄然出现。这一时期的论述尚未形成独立的文学批评体系,而是根植于诸子百家的哲学、政治、伦理观念之中。 儒家思想的渗透: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文以载道”,认为文学的首要功能是弘扬仁义道德,劝善惩恶。这种观念为后世的文学批评确立了“载道”的基石,也为文风的规范性提出了要求。本书将详细探讨《论语》中关于诗歌教化作用的零星论述,以及“温柔敦厚”说在后世的深远影响。 墨家与道家的分野: 墨家在文学批评上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对华丽的文风持批判态度。与之相对,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的“逍遥游”观念,则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的超越性与精神自由,为后世追求艺术独立性提供了理论资源。 《诗经》的解读传统: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蕴含的社会现实意义,催生了早期的文本阐释活动。本书将追溯《毛诗序》的形成过程,分析“风雅颂”的分类及其所代表的古代诗歌评价标准,阐明“思无邪”等评价范畴的形成背景。 第二部分:汉代文学批评的成熟与文体意识的觉醒 汉代是承接先秦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随着赋体的盛行和史学的勃兴,文学批评开始关注文体的特性与艺术技巧,并逐渐摆脱纯粹的政治教化束缚。 辞赋批评与枚乘、东方朔: 汉代辞赋的繁荣引发了对其篇幅冗长、内容铺张的批评。枚乘的《七发》虽是赋作,但其对赋体形式的自觉反思,标志着对文体规范性的初步探讨。东方朔的诙谐文学,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文学的娱乐性功能。 史学与文论的结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对文学的“幽思独白”的肯定,以及其对屈原文学价值的评价,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批评视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对六艺百家的分类,也体现了早期对文献和文体进行系统梳理的努力。 刘向与杨雄的文道之辨: 刘向的辑古与杨雄的“玄亭乐府”运动,体现了对文学复古与创新的探讨。杨雄的“沉郁顿挫”评价标准,成为衡量汉代文学风格的重要标尺。 第三部分:魏晋思潮对文学批评的革新 魏晋时期是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玄学的兴起、个体精神的觉醒以及佛教思想的传入,极大地解放了文人的思想,促使文学理论从“载道”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转向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纯粹的艺术形式。 建安风骨与曹氏父子的自觉: 曹丕的《典论·论文》被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理论专著。本书将重点剖析“文以气为主”、“文和而雅”等核心观点,阐释其对建安文学精神的总结,以及对文学独立地位的强调。 “正始之音”与嵇康、阮籍: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作品,体现了魏晋名士对清谈、名教与自然本体的思考。他们在音乐、养生等领域的论述,也间接影响了对文学审美境界的追求。 “诗品”的诞生与六朝声律论的滥觞: 曹植的诗歌成就及其与“建安风骨”的关联,为批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进入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对创作过程、情感与技巧的精妙论述,标志着对文学本体论的深入探索。本书将详述《文赋》如何系统总结了前代文论的精华,并提出了“思与神遇而不以形拘”的辩证法。 玄学思潮下的审美转向: 魏晋时期,批评的焦点从文学内容转向了文学形式、语言的锤炼,以及诗人主观精神的表达。这种转向为后来的永明体、永明声律学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也为唐代格律诗的发展准备了理论基础。 本书通过对上述三个历史阶段的细致考察,力求展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朴素的政治伦理说教,逐步发展为具有独立品格和深刻洞察力的理论体系的全过程,为读者理解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源头提供清晰而深入的路径。全书结构严谨,史料翔实,旨在突破以往仅关注个别文论家的模式,强调思潮对批评形态的塑造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读者,我一直对“美育”这个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很感兴趣。这本书的标题“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秦汉卷”无疑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秦汉时期,正是中华文明奠基的关键时期,我想象着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是如何看待美,如何进行艺术教育的,这其中必然蕴含着许多宝贵而深刻的思想。这本书采用精装的形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对内容本身的重视和尊重,也预示着其分量和价值。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独特的审美取向、教育理念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相互交织、共同发展的。我希望它能提供扎实的学术研究,又兼具一定的可读性,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启迪。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拓展我艺术史视野的读物,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名字就相当有吸引力——“中国美育思想通史”,这听起来就包含着非常宏大的叙事和深入的探讨。而且,它还特别标注了“秦汉卷”,这就意味着它会聚焦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这对于我理解中国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早期形态非常有帮助。我平时阅读一些艺术史类的书籍,常常会觉得很多理论和观点都有些浮光掠影,缺乏深入的根源追溯。而“通史”的概念,则暗示了这本书会从历史的纵深角度去梳理和分析,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考虑到精装版的品质,我猜想这本书在装帧和内容上都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比如可能会有精美的配图,或者是在史料引用上的严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不仅仅是美术作品本身,更关注那些影响和塑造了艺术家创作理念、以及社会审美趣味的深层思想。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的手感和纸张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的。封面设计也很有古典韵味,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一些插图,就能感受到编纂者的严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份敬意。我特别关注的是出版社的选择,山东人民出版社在历史文化类书籍的出版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这让我对内容的可信度和学术性有了初步的信心。书中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迹清晰,行距适中,即使是阅读长篇幅的学术论述,也不会感到疲劳。我之前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理念一直很感兴趣,但往往碎片化的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所以当看到这套书的出现,尤其是“秦汉卷”,便立刻吸引了我。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很多思想文化的雏形都发源于此,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深入的了解,对于理解后续中国美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将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美学世界的大门。

评分

我一直对古代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解释事物起源和发展脉络的著作。当看到“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秦汉卷”这本书时,我 immediately 感到它可能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读物。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许多思想文化都孕育于此,美育思想自然也不例外。这本书的精装版本,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对品质的追求,让我对其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将零散的古代美育观念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脉络。我更期待它能挖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史料,或者对已有的观点进行重新解读,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

我最近在翻阅一些古代艺术史相关的书籍,总觉得在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根源时,缺少一条清晰的线索。当偶然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的眼前一亮。“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秦汉卷”这个书名本身就非常有学术分量,而且“通史”二字预示着它会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梳理美育思想的发展。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思想文化的发展无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对那个时期的美育理念充满了好奇。精装版的装帧也让我对其内容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史料支撑,深入分析当时的美育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作用的,为我提供一个理解中国古代艺术和审美观念的坚实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