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三字經 百傢姓 韆字文 弟子規譯注
定價:29.00元
作者: 周興嗣,馬金亮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9296
字數:
頁碼:18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化傳統文化精華為今用
◎讀聖賢之書,做有德之人
內容提要
《三字經》簡明易記,讀起來琅琅上口,奠定瞭後世濛學讀物的基調。其內容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諸子百傢,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是曆史、社會、人生的百科全書。《百傢姓》集中國常用姓氏之大全,為人人必讀、傢傢的常用書籍。《韆字文》是南朝梁纔子周興嗣編撰的一篇奇文,構思巧妙,寓意於理。《弟子規》是清人李毓秀編纂的一部集中於兒童道德訓示的濛學教材
目錄
前言
三字經
百傢姓
韆字文
弟子規
作者介紹
周興嗣(469-521),字思纂,祖籍陳郡項(今河南瀋丘縣)。生於居江南姑熟(今安徽當塗) 。南朝大臣,史學傢。博學,善於屬文。梁武帝繼位,拜安成王國侍郎。帝每令興嗣為文,如《銅錶銘》《柵塘碣》《檄魏文》《次韻王義之書》。每奏輒稱善,官終給事中。參撰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餘捲,著有文集十捲,《韆字文》傳誦韆古。梁武帝普通二年,卒。《梁書》及《兩唐書誌》傳於世。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翻譯和注釋部分,可以說是下瞭大功夫的,真正做到瞭“化繁為簡而不失其精髓”。我過去讀過一些舊版的注釋本,常常是過於學術化,生怕漏掉每一個典故的考據,結果讀起來佶屈聱牙,反而失去瞭原著的教化意義。但這本書的譯注者顯然把握住瞭“弟子規”這類讀物麵嚮的受眾——現代讀者。他們對一些古義晦澀的詞匯,解釋得既準確又貼閤現代語境,比如對“晨則省,昏則蓼”的闡釋,不僅解釋瞭字麵意思,還引申到瞭為人子女日常盡孝的實際操作層麵,讓人茅塞頓開。更難能可貴的是,注釋部分並沒有喧賓奪主,它巧妙地穿插在原文的空白處或者作為腳注齣現,保持瞭原著的整體結構完整性,讓讀者在學習新知的同時,能夠保持對古籍文本本身的敬畏感。這種平衡的拿捏,顯示齣編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得這套書兼具瞭工具書的實用價值和典籍收藏的學術價值。
評分從我個人的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經典”的現代詮釋,這不僅僅是翻譯成白話文那麼簡單。很多古人奉為圭臬的道理,在現代社會看來,可能會顯得有些僵化或不閤時宜。這本書的編者似乎注意到瞭這一點,他們在注釋中融入瞭一些對傳統價值觀在現代生活中的適應性和局限性的探討,雖然篇幅不長,但這種“與古人對話”的視角,非常具有啓發性。例如,在討論“凡是人,皆須愛”時,它可能會補充一句關於現代社會如何理解“愛”的廣度和邊界的思考。這種適度的“點撥”,讓這些流傳瞭上韆年的教誨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避免瞭讓讀者陷入單純的教條主義泥潭。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溝通古今的橋梁,讓讀者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也能夠以一種批判性、繼承性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文化遺産,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譯注”工作。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帶著古典韻味的留白和字體選擇,一下子就把你拉迴到瞭那個需要靜心閱讀的年代。我尤其喜歡它封皮的觸感,不是那種光滑的現代紙張,而是一種略帶粗糲感的,仿佛觸摸到瞭曆史的紋理。內頁的紙張選得也很考究,米白色的紙張,印刷的字跡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對於這種傳統啓濛讀物,紙張的質量和排版的美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文化體驗。我注意到他們對文字的間距和行高的處理非常人性化,即使是對於不太熟悉繁體字或者古文結構的人來說,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擁擠和壓迫。這本書的尺寸也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方便攜帶,又保證瞭閱讀時的視野開闊。這樣的用心,顯然是齣版方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敬畏和尊重,讓人在拿起書本的第一時間,就對即將閱讀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和好感,覺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定價和它所提供的價值相比,簡直稱得上是物超所值。現在的市麵上充斥著大量粗製濫造的傳統文化讀物,要麼是排版混亂,要麼是注釋謬誤百齣,讓人花錢買迴來後束之高閣,不敢輕易翻閱。但這一本,無論是從紙張質感、印刷精度、注釋的嚴謹性,還是整體的文化品位來看,都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對於希望給孩子選購一套真正靠譜的啓濛讀物,或者自己想重新溫習經典、尋求內心安定的成年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穩妥的選擇。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對中國傳統教育智慧的濃縮和緻敬。我毫不猶豫地會將它推薦給身邊所有對傳統文化抱有興趣的朋友,因為它真正做到瞭“信、達、雅”的結閤,是一份可以安心擁有的精神食糧。
評分我比較關注的是它在內容編排上的邏輯性與遞進關係。傳統濛學讀物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與其嚴謹的結構是分不開的,而這本書似乎也繼承瞭這一優點,並進行瞭現代化的優化。它不是簡單地將三本書堆砌在一起,而是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學習脈絡。比如,它可能先從最基礎的字形認知和字義理解入手(或許是《韆字文》的某些片段先行),然後過渡到行為規範的建立(《弟子規》),最後再拓展到對姓氏文化和曆史傳承的認知(《百傢姓》)。這種由淺入深、由個人行為規範到文化認同的層次遞進,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種非常科學的學習路徑。這種精心設計的編排,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原本枯燥的背誦過程,變成瞭一場有目的、有方嚮的文化探索之旅,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傳統美德和文化符號內化於心,而非僅僅停留在口頭背誦的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