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南自助游——西藏
定价:16.00元
作者: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等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141166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纳木错,林芝的巴松错、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山南的羊卓雍错、雅砻河、桑耶寺、藏王墓,日喀则的萨迦寺、江孜古城、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阿里的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札达土林……雪域高原的神山圣湖、传奇故事从来就是勇敢者的向往、朝圣者的天堂。愿本书以丰富的旅游景点资讯、耐人寻味的历史地理解读,鲜活的吃喝玩乐购攻略、贴心的地图指引,为你开启神奇的西藏之旅。
内容提要
本书以文字图片搭配地图的形式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历史,特别是旅游资源状况。对区内的名胜古迹、主要景区、景点进行了专题介绍,提供了当地土特产品、购物、住宿等相关资讯信息,并搭配了交通旅游地图及城区图。使读者领略中华大地迷人风光,感受雪域西藏的独特魅力。
目录
【西藏专题】
解读西藏·地理
解读西藏·历史
西藏自治区政区图
西藏自治区旅游图
西藏自治区交通图
西藏及周边自驾游攻略
【拉萨市旅游】
拉萨市旅游
拉萨市交通旅游图
拉萨市城区图
【林芝地区】
林芝地区旅游
林芝地区交通旅游图
【山南地区】
山南地区旅游
山南地区交通旅游图
【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旅游
日喀则市城区图
日喀则市交通旅游图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旅游
阿里地区交通旅游图
【那曲地区】
那曲地区旅游
那曲县城区图
那曲地区交通旅游图
【昌都地区】
昌都地区旅游
昌都地区交诵旅游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游记那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推进,而是更像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主题碎片”的集合。比如,它会突然跳跃到对某个寺庙壁画的深度解读,然后紧接着又是一段关于如何挑选和品尝藏式酸奶的感官体验描述。这种跳跃性阅读反而非常符合现代人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古老的宗教建筑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他会先描述宏伟壮观的外观,接着笔锋一转,深入到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比如僧侣们日常使用的简陋茶房,或者墙角堆积的旧经书。这种“大与小”、“神圣与日常”的并置,让读者对西藏的理解不再是扁平化的,而是充满了多维度的层次感。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自己拍摄的照片,虽然是文字描述,但那些照片的构图和意境仿佛直接印在了脑海里,特别是关于光影下玛尼石的特写,极具艺术感染力。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知道”了西藏的一些地方,更像是“感受”了西藏的一种生活哲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带着高原阳光味道的蓝色和远山融为一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我本来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翻开的,毕竟西藏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魔力。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并非那种千篇一律的“进藏攻略”。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似乎没有急着去罗列景点和交通信息,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在拉萨老城区穿行时的那种光影变化,那种空气中弥漫着的酥油茶和香炉灰混合的味道。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描述转经道上那些虔诚的朝拜者,那种近乎超越生死的执着,被他写得既令人敬畏又充满人性的温暖。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与当地牧民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像是精神层面的触碰。他分享了几次在星空下的篝火旁,听那些古老的故事,那些故事里包含了对雪山、河流、生命循环的全部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捕捉到了西藏那种“在路上”的状态,那种精神上的涤荡,而不是仅仅提供一张导航地图。对于我这种计划着却又有些畏惧高原反应的人来说,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叙述,比冷冰冰的实用信息更具有导向作用,它让人明白,去西藏,首先要准备好自己的心。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让我感到惊喜的,那就是作者在处理文化冲突和宗教敏感性问题时的那种小心翼翼和充分的尊重。在很多关于西藏的书籍中,要么是过度神化,要么是带着一种“猎奇”的眼光去审视。但这位作者显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去学习和理解藏传佛教的基本教义,他对“空性”和“轮回”的理解,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但却显示出他绝非走马观花的游客。书中有一段他记录了自己尝试参与一次简短的诵经仪式,那种身处异域文化中心,试图融入却又保持距离的微妙心理状态,被他描绘得淋漓尽致。他没有试图去解释或评判,而是忠实地记录了那种氛围对自身内心带来的冲击。这种成熟的态度,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舒服,它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视角,鼓励读者去体验、去感受,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对于那些对西藏抱有敬畏之心,但又担心冒犯当地习俗的潜在旅行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非常好的“文化软着陆”指南。
评分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如何真正慢下来”的思维模型。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助游往往变成了一种“打卡竞赛”,生怕漏掉一个世界遗产。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是极其缓慢而有韵律的,它似乎在不断地提醒读者:“别急着赶路,你错过了什么?”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在某个海拔极高的小村庄里,他为了等待一个特定的天气条件,被迫停留了整整五天。在这五天里,他没有做任何“大事”,只是观察了云的运动轨迹,学习了如何烤制当地的糌粑,并和一位年迈的喇嘛用手势交流了很久。这些看似“无用”的经历,构成了全书最厚重的部分。它教会我,西藏的精髓不在于你爬上了多高的山峰,而在于你愿意为一朵野花的盛开、一片光影的变化,付出多少静默的等待。读完之后,我立刻开始重新规划我的旅行计划,决定减少打卡点,增加“发呆”的时间。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指南,不如说是一剂对抗现代生活焦虑的良药。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是那种过度美化或者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的游记。毕竟,西藏的艰苦和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的“真实感”。作者没有回避旅途中遇到的困难,无论是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和眩晕,还是因为语言不通导致的行程受阻。他用一种近乎自嘲的口吻,记录了自己狼狈不堪的时刻,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非常接地气。比如,他详细描述了一次因为食物不洁导致的肠胃不适,在没有现代医疗设施的偏远小镇上,是如何依靠当地一位老阿妈提供的草药和热汤熬过来的。这个细节很小,但它揭示了自助游真正的风险和魅力所在:你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和遇到的陌生人。此外,书中对物资准备的建议也异常务实,不是那种推荐昂贵户外品牌的广告词,而是真正从一个普通背包客的角度出发,告诉你哪些东西是“可以不带”的,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少”的,特别是关于保暖和防晒的组合策略,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这种不加修饰的分享,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超越了普通旅游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