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在线旅游研究报告2015
定价:45.00元
作者:李宏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637336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李宏主编的这本《中国在线旅游研究报告(2015) 》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总结了传统旅游电商的发展情 况、传统旅行社的线上发展、BAT大型电商在线旅游 发展概况和旅游APP移动应用,对在线旅游几大板块 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总结。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一本聚焦特定年份(2015年)行业报告时,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种“时间胶囊”般的体验。2015年,那是移动支付刚刚开始全面普及,共享经济概念也如火如荼的年代,在线旅游的生态系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拐点”上。我猜测,这本书必然会详尽记录当时共享住宿平台(如果那时已成规模)对传统酒店预订平台的冲击,以及搜索引擎在旅游决策链中的角色变化。一个真正的深度报告,不应该只关注销售额的增长,更应该探讨用户行为的底层逻辑——比如,用户是从“比价”驱动转向了“个性化推荐”驱动了吗?那种由大数据算法支撑的千人千面服务,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梳理当时监管环境的松紧度,以及资本市场对这个赛道的狂热程度,这些“非技术因素”往往才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变量。
评分对于旅游教育出版社出品的行业研究,我总会天然地带有一种对“理论体系构建”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数据和案例的堆砌,更在于其方法论的严谨性。作者在构建“中国在线旅游研究”这个框架时,是如何定义“在线化”的边界的?是仅仅指预订行为在线,还是包含了从灵感激发到售后反馈的全流程在线?如果能引入一些成熟的营销学或信息系统理论模型来解释当时的现象,比如TAM(可用市场规模)模型的应用或者技术接受模型(TAM)的修正版本,那无疑会增加其学术价值。我个人比较关注那种对“用户体验(UX)”的量化分析,因为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谁能提供更顺滑、更少摩擦的在线体验,谁就能赢得用户忠诚度。
评分作为一个习惯于从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角度审视行业的读者,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将在线旅游置于更广阔的中国经济背景下进行考察的论述。2015年,中国出境游正处于爆发期,国际航线的扩张、签证便利化政策的推进,这些宏观层面的红利是如何被OTA们高效“收割”的?报告如果能提供一个跨行业对比的视角,比如将旅游业的数字化程度与其他服务业(如零售、金融)进行对标,那么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大提升。我尤其看重那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分析,比如旅游大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共享机制是否已经初步建立,以及行业标准化的缺失在当时给在线平台带来了哪些运营上的挑战。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份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分析,而不是一份简单的年度总结。
评分从一个普通旅游爱好者的角度来看,我更关心的是,这些大规模的线上化是如何影响我们实际的旅行体验的。2015年,很多传统旅行社开始转型,将重心转向了“线下服务和资源整合”,而OTA则专注于流量和交易。这份报告是否捕捉到了这种“分工”的微妙变化?比如,当所有人都依赖携程或去哪儿比价时,真正的服务差异化体现在哪里?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在线平台在消除信息壁垒的同时,是否又制造了新的信息茧房效应?此外,对于新兴旅游地点的推广,是平台主导,还是内容创作者(如早期的旅游KOL)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希望读完后,能更清晰地理解,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这种高度依赖算法推荐的旅游消费模式的。
评分这部关于中国在线旅游的报告,光看这个名字就让人对它所承载的信息量感到敬畏。我一直关注着国内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深知这是一个瞬息万变、技术驱动的领域。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宏大而详实的图景,描绘出2015年前后,那些OTA巨头是如何一步步蚕食传统旅行社市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彻底重塑了游客的决策路径。特别是,我希望书中能有对细分市场的深入剖析,比如自由行、定制游、以及新兴的周边游市场,它们各自的增长曲线和遇到的瓶颈,是否能清晰地展现出来。此外,对于支付方式的变迁,从PC端的网银到移动端的二维码支付,这种底层基础设施的革新如何反哺了在线旅游的体验和效率,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切入点。如果报告能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而非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罗列,那它对于行业观察者来说,就具备了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