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道德经(玩诵本)
定价:30.0元
作者:杨汝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8015580
字数:1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道德经(玩诵本)》以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之《注》(王弼本)及《庄子集释》(郭庆藩著)为底本,对难读难认字的注音进行重点标记,标出通假字,强调易错读音,标注古今音(读为今音,注释体现古音)。同时,精选历代先贤的经典注释作为脚注,并将相关图片作为插图,将《道德经》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及帛书复原图(图版)作为附录,以便读者品味玩习。此外,本书还附有《道德经》、《庄子·内篇》全文诵读音频的二维码。
href='#' target='_blank'>论语(玩诵本)
href='#' target='_blank'>孝经 大学 中庸(玩诵本)
href='#' target='_blank'>孟子(玩诵本)
内容提要
1、《道德经(玩诵本)》为儒家学者、苇杭书院山长杨汝清先生倾情主编
2、孔子后人、世界孔子后裔宗庆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墉先生亲自题写书名
3、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审订内容,学者秋风教授、思想家余世存先生郑重推荐
4、目前市场上有创意、错误率低的国学诵读普及读本,附录内容全面、丰富
5、全书及每篇同步设有诵读录音二维码,杨汝清先生亲自朗诵,方便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
6、正文独创拼音反白形式,难度难辨易错字一目了然,让经典学习轻松好玩
7、本书为方便读诵,正文部分皆注音,采用大字体。注音与文字分色套印
8、本书注释精简,同时精选相关图片作为插图,正文附有《庄子·内篇》
9、本书为“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之一种。“苇杭文库”是苇杭书院与中国纺织出版社携手打造的一个致力于普及与推广传统文化的平台。“苇杭文库”坚持“立足学术,回归民间,追溯本原,服务当下”的立场,恪守“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择选古代典籍中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并为当下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经典,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注本,对句读、读音、义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思考,精心校雠,并将成果奉献于社会。
10、国学玩诵本系列侧重于对经典的“玩习”与“读诵”。“玩习”着重于对经典思想的玩味习得,通过对历代重要注本中重点字词注疏的品味,对与经典相关的图籍的欣赏,对与其关系密切的重要文献的泛览,提高读者对经典的认识,加深读者对经典的了解。“读诵”着重于对经典读音的厘定并区别形音义,通过对古今音的变化与通假字以及易错难读字音的重点标识,便于读者正确掌握,初步奠定阅读经典的基础。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汝清,字杭之,号水木心斋。儒家学者。
苇杭书院山长兼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旧金山燕京书院导师,南京国学联盟导师,幸福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文化大使。
2006年创建民间公益网站——华夏礼乐网(亦名“礼乐中国”)。
以儒家文化志业和民间公益事业为念,奉守“以儒家解释儒家,用经典诠释经典”的治学理念,立足先秦儒家原典,系统研习《孝经》与“四书”,深入探求儒家核心价值。长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修习传承,孝道与礼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及制度的思考,学堂书院制度、蒙学教育以及民间公益理念的研究、探索、实践。
著有《大孝——〈孝经〉与成功人生》(讲座音像),《〈孝经〉与成功人生》, 《论语(玩诵本)》,《孟子(玩诵本)》,《孝经 大学 中庸(玩诵本)文摘
导语
《道德经》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初的《》并没有分章节,汉代河上公将其分为 81章,至此遂成定论。道不仅为天地间之至道,也是个人修行之道。《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来体悟道之所传。
重点提示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於道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正文略……
杨汝清
乙未年(2015年)夏 谨识
序言
《道德经》,又名《》,不仅是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也被道教奉为高教典。
,姓李,名耳,字聃,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他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战国时期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也被尊为始祖,被视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
曾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孔子适周时曾问礼于,并赞美他:“吾今日见,其犹龙邪!”居周日久,看到周之衰,便决定离开周朝西行,在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道德经》的章次在不同的版本中亦有差别。根据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年的甲乙两种帛书《》,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不分章。后世的版本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分为81章。《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的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思想含义,系统体现了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天地的本源,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是“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系统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特性。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具体表现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以“无”
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社会政治思想上,他主张“小国寡民”、强调“无为而无以为”。其“无为而治”的主张,在中国历史上某些时期也被当作治国方略,对休养生息,稳定社会起到过的作用。
《道德经》成书之后,注者众多,唐玄宗等多位皇帝也曾为其作注。迄至清代,《道德经》版本有上百种之多。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早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它比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早100多年。比较
重要的注本有魏晋时期王弼注本、汉代河上公注本。
此次校订所采用的版本便是被后世列入《诸子集成》的王弼本《道德经》。
杨汝清
乙未年(2015年)夏 谨识
这是一本关于自然哲学的随笔集,文字优美得如同散落的星辰。作者的笔触极其温柔,他似乎拥有一种将世间万物都视为有灵性的个体的能力。书中谈论的并非宏大的科学理论,而是专注于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清晨露珠折射出的光影,雨后泥土特有的芬芳,甚至是老树皮上苔藓的生长纹理。作者通过观察这些微小的生命形态,引申出关于时间、变化与永恒的深刻思考。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涤荡,仿佛被带离了都市的喧嚣,置身于一片寂静的山林之中。他的句子很长,充满了复杂的从句和精妙的比喻,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韵味。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心神,与之共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自然现象时所流露出的那种谦卑和敬畏之心,它提醒我们,人类在浩瀚的宇宙和生命网络中,不过是微小的一部分。
评分读完这本侦探小说,我感觉自己的脑细胞被彻底激活了一遍。剧情铺陈得极其精妙,从一开始的看似毫无关联的几桩小案,到最后所有线索汇集成一个惊天阴谋,整个过程如同大师级的魔术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却又在回味时发现所有机关都布局得天衣无缝。最赞的是作者对于氛围的营造,那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即使在最阳光明媚的场景中也挥之不去。主角侦探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他不是那种完美的、神谕般的推理机器,反而带着一些人性的弱点和执拗,这让他的每一步推理都显得更为真实可信。书中关于法医学和犯罪心理学的描述,既专业又不失趣味性,没有过度科普的冗长,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解谜的过程中。最后揭示真凶的那一刻,我甚至有一种“竟然是TA?”的错愕感,随即而来的是拍案叫绝的佩服。这是一部能让你忍不住熬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的佳作,绝对值得所有推理迷收藏。
评分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深度解读,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带领我们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枯燥叙述,这里的历史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那些鲜活的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使得那些教科书上扁平化的人物,一下子变得立体而复杂。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几位关键历史人物决策过程的剖析,那种在重重压力下权衡利弊的内心挣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当时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乃至文化思潮的论述,都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但行文却丝毫没有晦涩感,反而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史诗感。特别是关于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点,作者提供了几个不同侧面的史料佐证,使得原本看似铁板钉钉的结论,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激发了我去查阅更多原始资料的兴趣。这本书无疑是给那些对历史有深度探究欲望的读者准备的盛宴,它不只是讲述“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这部科幻巨著构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未来世界。从行星际旅行的技术细节,到跨物种文明间的政治博弈,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突破了天际。最吸引我的是,这个未来并非只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深入探讨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异化与坚守。故事聚焦于一个边缘殖民地上的几位角色,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违背自身道德准则的选择,那种艰难的抉择和随之而来的精神创伤,被描绘得极为震撼。书中探讨的议题非常宏大,包括人工智能的权利边界、基因编辑对社会阶层的影响,以及“记忆”作为个体身份基石的脆弱性。作者擅长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让我们紧紧跟随主角的视角,体验着新世界的奇观与恐怖。虽然故事线索众多,人物关系复杂,但作者的叙事掌控力极强,总能将所有线索巧妙地收拢。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看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像是上了一堂关于未来社会学和伦理学的深度研讨课,让人久久无法平静。
评分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在现代都市中挣扎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故事的开端,主角面临着学业和职业选择的巨大压力,那种迷茫和焦虑感,让每一个经历过相似阶段的人都能深切体会。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极为细腻,每一次自我怀疑、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如同在我们眼前上演。书中穿插了一些对当下社会现象的犀利观察,比如快节奏生活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成功学”的泛滥与虚妄。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不动声色却又充满力量的叙事方式,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困境中,让读者自己去感受那份成长的痛楚与喜悦。特别是主角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下,决定放下一切去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段描写,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对固有模式的反叛,让人读完后仿佛也跟着呼吸到了一口新鲜空气。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些不愿面对的柔软和渴望。它没有提供廉价的答案,而是温柔地陪伴着读者去思考“我是谁”以及“我要去哪里”这些永恒的命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