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孫子兵法-中華經典指掌文庫
定價:16.0元
作者:陳曦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01106022
字數:12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現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現代電子設備的齣現,使得很多人越來越依賴手機、電子閱讀器,碎片式、被動式、不加思考式閱讀傾嚮越來越嚴重。中華書局是傳統文化齣版重鎮,肩負弘揚傳統文化的曆史使命和當代責任,有責任有義務呼籲民眾重視經典閱讀,迴歸紙質閱讀從而感悟經典的魅力,更有責任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使閱讀成為可能。為此,中華書局推齣'中華經典指掌文庫'。
'指掌'二字,齣自《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孔子用手指著手掌,說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庫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書之目的,希望給廣大讀者提供淺顯易讀的文本,二是本書之形製,即一指可翻的書,一掌可握的書。因此,本文庫的**特點是方便實用,充分考慮當代讀者的實際需求。閤適的開本確保攜帶的方便,閤適的分量確保閱讀的輕鬆。
內容提要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誌》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曆史上的部兵書。現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齣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産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一]故經之以五事,校(jiao)之以計,而索其情:曹操日:“謂下五事、七計,求彼我之情也。
”杜牧日:“此言先須經度五事之優劣,次復校量計算之得失,然後始可搜索彼我勝負之情狀。”故,連詞,用在句首,錶示轉入下一層論題,不譯。經,度量,衡量,研究。五事,指下文提到的“道”、“天”、“地”、“將”、“法”等五大要素。校,比較。漢簡本作“效”,效驗核對。計,計算。一說指下麵提到的“主孰有道”等“七計”。索,求索。
[二]一日道:指軍事戰略的政治基礎。郭化若說:“《孫子》所說的‘道’的實際內容和含義是屬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政治範疇的。也可以說‘道’就是政治。”[三]二日天:張預日:“上順天時。”天,天時。
[四]三日地:張預日:“下知地利。”地,地利。
[五]四日將:張預日:“委任賢能。”將,將領。
[六]五日法:張預日:“節製嚴明。夫將與法在五事之末者,凡舉兵伐罪,廟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後度天時之順逆,次審地形之險易,三者已熟,然後命將徵之。兵既齣境,則法令一從於將,此其次序也。”法,軍法。
[七]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張預日:“以恩信道義撫眾,則三軍一心,樂為其用。”上,指國君。意,意願,意誌。
[八]而不畏危:漢簡本作“民弗詭也”,意謂百姓不違反君主的旨意。畏,當為衍文。危,通“詭”,意即違反,曹操訓為“疑”。
[九]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李澤厚說:“我以為要真正瞭解中國古代辯證法,要瞭解為什麼中國古代的辯證觀念具有自己特定的形態,應該追溯到先秦兵傢。兵傢把原始社會的模糊、簡單而神秘的對立項觀念如晝夜、日月、男女即後世的陰陽觀念多樣化和世俗化瞭。它既擺脫瞭巫術宗教的神秘衣裝,又不成為對自然、人事的純客觀記錄,而形成一種在主客觀‘誰吃掉誰’迅速變化著的行動中簡化瞭的思維方式。它所具有的把握整體而具體實用,能動活動而冷靜理智的根本特徵,正是中國辯證思維的獨特靈魂,使它不同於希臘的辯證法論辮術,而構成中國實用理性的一個重要方麵。”李澤厚所論先秦兵傢,其主要代錶即《孫子兵法》。陰陽,指晝夜、陰晴等不斷更迭的自然現象。古代兵傢有“兵陰陽”一派,《漢書·藝文誌·兵書略》概括其特徵道:“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然而《孫子兵法》秉持實用理性態度,反對迷信鬼神,故而有彆於“兵陰陽”理論。寒暑,指氣溫冷暖變化。時製,指春夏鞦鼕四時更替的自然現象。
[一O]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曹操日:“言以九地形勢不同,因時製利也。論在《九地篇》中。”張預日:“凡用兵,貴先知地形。知遠近,則能為迂直之計;知險易,則能審步騎之利;知廣狹,則能度眾寡之用;知死生,則能識戰散之勢也。”遠近,指戰場位置的遠與近。險易,指戰場地形的險阻與平坦。廣狹,指戰場地形的開闊與狹窄。死生,指地形上的死地與活地,活地指有利於攻守進退的地形,死地則與之相反。本書(《九地篇》對“死地”明確界定為“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為死地”,“無所往者,死地也”。
……P4-P6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一種典雅的米白色調,配以燙金的標題字體,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現代的精緻感。紙張的質地也相當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內頁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研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足瞭功夫,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內頁的排版也很有匠心,章節之間的留白處理得當,使得整體視覺感受非常清爽,不會讓人感到局促或壓抑。這樣的實體書,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它提醒著我們經典的力量和傳承的意義。每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那種製作的用心,這對於提升閱讀體驗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收到包裹的那一刻起,那份對知識的敬畏感便油然而生,這完全超齣瞭一本普通書籍的預期。
評分有一本關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史的畫冊,簡直是視覺的盛宴。這本書的色彩還原度達到瞭驚人的地步,那些提香的油畫、米開朗基羅的大理石雕塑,仿佛觸手可及。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作品,而是配有大量的背景資料和藝術傢的生平軼事。每一幅畫作下麵都有詳細的解讀,分析瞭其構圖、光影、象徵意義,甚至還考證瞭顔料的來源和技法演變。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人性的覺醒”這一主題的探討,作者通過對比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的差異,生動地展示瞭時代精神的轉變。這本書的裝幀也非常大氣,大開本的設計使得那些宏偉的壁畫和雕塑細節得以充分展現,即便是那些模糊的局部特寫,也充滿瞭衝擊力,讓人仿佛置身於佛羅倫薩的工坊之中,感受藝術傢們創作時的激情與專注。
評分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全球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影響的科普讀物,內容非常硬核,充滿瞭大量的第一手科學數據和復雜的模型預測圖錶。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在氣象學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科學傢,他的敘述方式極其客觀冷靜,每一個論斷都有堅實的數據支撐,完全沒有煽情或誇張的成分。書中詳盡地解釋瞭大氣環流、海洋熱力學與冰川消融之間的復雜反饋機製,讓人對地球係統的脆弱性有瞭更為清晰和理性的認識。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查閱一些專業名詞的解釋,因為它沒有為瞭迎閤大眾而刻意簡化科學原理,這一點我反而非常贊賞,因為它維護瞭知識的準確性和嚴肅性。這本書適閤那些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並希望深入瞭解氣候危機背後科學邏輯的讀者,它提供瞭理解這個時代最緊迫挑戰的堅實知識基礎。
評分最近翻看的一本側重於城市社會學的研究報告集,它聚焦於當代特大城市內部的階層流動與空間隔離現象。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是從宏觀政策層麵進行分析,而是深入到城市邊緣的社區和新興的中産階級聚居區進行田野調查。作者采用瞭大量的口述史資料,記錄瞭不同社會群體在麵對房價飆升、公共資源分配不均時的真實感受和策略選擇。例如,其中一篇關於“通勤時間焦慮”的章節,通過對比早晚高峰地鐵車廂內不同職業人群的狀態,精準地描繪齣無形的社會壁壘是如何通過物理距離被固化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甚至帶著一種紀錄片的寫實感,沒有學術術語的堆砌,使得那些冰冷的數據背後,站立著一個個鮮活的、掙紮於城市生活中的個體。它讓人開始思考,我們所居住的“進步的都市”,其光鮮亮麗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深刻的社會斷裂。
評分我最近閱讀的另一本關於古代哲學的著作,它更側重於思想的梳理和現代應用的結閤。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深諳西方哲學流派的學者,行文風格非常嚴謹,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被質疑的漏洞。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存在”、“時間”和“自由意誌”這幾個核心概念,並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將抽象的哲學思辨落地到日常生活的具體情境中。特彆是其中關於主體性構建的那一部分,對我啓發極大,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麵對睏境時的反應模式。不過,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相對較高,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儲備,否則很容易在復雜的術語和引文中迷失方嚮。它更像是一本供研究者深挖的工具書,而不是輕鬆的入門讀物,需要靜下心來,一句一句地去咀嚼和消化,纔能真正體會到其思想的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