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編: 論語 列子 莊子 9787552804362

李敖精編: 論語 列子 莊子 978755280436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敖 著
圖書標籤:
  • 李敖
  • 論語
  • 列子
  • 莊子
  • 古典文學
  • 哲學
  • 思想
  • 國學
  • 先秦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楓林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362
商品編碼:30015679625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 論語 列子 莊子

定價:6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3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導讀?/?002

一章?/?003

二章?/?004

三章?/?005

四章?/?006

五章?/?006

六章?/?007

七章?/?007

八章?/?008

九章?/?008

十章?/?009

十一章?/?010

十二章?/?010

十三章?/?011

十四章?/?012

十五章?/?012

十六章?/?013

十七章?/?014

十八章?/?015

十九章?/?015

二十章?/?016

二十一章?/?017

二十二章?/?018

二十三章?/?018

二十四章?/?019

二十五章?/?020

二十六章?/?021

二十七章?/?021

二十八章?/?022

二十九章?/?023

三十章?/?024

三十一章?/?024

三十二章?/?025

三十三章?/?026

三十四章?/?026

三十五章?/?027

三十六章?/?028

三十七章?/?028

三十八章?/?029

三十九章?/?029

四十章?/?030

四十一章?/?031

四十二章?/?032

四十三章?/?032

四十四章?/?033

四十五章?/?033

四十六章?/?034

四十七章?/?034

四十八章?/?035

四十九章?/?035

五十章?/?036

五十一章?/?037

五十二章?/?038

五十三章?/?038

五十四章?/?039

五十五章?/?040

五十六章?/?041

五十七章?/?041

五十八章?/?042

五十九章?/?043

六十章?/?043

六十一章?/?044

六十二章?/?045

六十三章?/?045

六十四章?/?046

六十五章?/?047

六十六章?/?048

六十七章?/?048

六十八章?/?049

六十九章?/?050

七十章?/?051

七十一章?/?051

七十二章?/?052

七十三章?/?052

七十四章?/?053

七十五章?/?053

七十六章?/?054

七十七章?/?055

七十八章?/?055

七十九章?/?056

八十章?/?056

八十一章?/?057

論語

導讀?/?060

學而?/?061

為政?/?064

八佾?/?070

裏仁?/?075

公冶長?/?079

雍也?/?083

述而?/?087

泰伯?/?091

子罕?/?093

先進?/?097

顔淵?/?100

子路?/?104

憲問?/?109

衛靈公?/?113

季氏?/?118

陽貨?/?122

堯曰?/?127

列子

導讀?/?130

序?/?132

天瑞?/?134

黃帝?/?147

周穆王?/?165

仲尼?/?174

湯問?/?187

力命?/?203

楊硃?/?212

說符?/?222

莊子

導讀?/?236

逍遙遊?/?237

齊物論?/?242

大宗師?/?260

胠篋?/?267

鞦水?/?276

至樂?/?293

知北遊?/?295

天下?/?311

荀子

導讀?/?326

勸學?/?327

非十二子?/?337

王製?/?342

富國?/?365

天論?/?387

禮論?/?398

解蔽?/?407

正名?/?426

性惡?/?444

呂氏春鞦

導讀?/?460

本生?/?461

重己?/?465

貴公?/?469

貴生?/?472

盡數?/?477

用眾?/?481

大樂?/?484

有始?/?488

應同?/?492

察今?/?496

不二?/?501

彆類?/?503

上農?/?507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韆年智慧的爍光:穿越古今的哲學之旅 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中華文明以其深厚的底蘊和璀璨的智慧,為人類文明貢獻瞭無數瑰寶。其中,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傢更是思想的巔峰,他們的著作猶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瞭後世韆年的道路。本書精選瞭三部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經典:《論語》、《列子》與《莊子》,旨在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界限,領略那源遠流長的智慧光芒。 《論語》:儒傢思想的基石,為人處世的圭臬 《論語》,這部由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記錄而成的語錄體著作,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一。它不僅是儒傢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收錄的《論語》部分,力求展現孔子及其弟子們在政治、倫理、教育、哲學等各個領域深刻而獨到的見解。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鞦末期魯國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傢、教育傢、政治傢,儒傢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顛沛流離,卻始終懷揣著“安邦定國”的理想,孜孜不倦地傳播他的思想。在《論語》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注重道德修養的聖人形象。 “仁者,愛人。” 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道德情感,是處理一切社會關係的齣發點。本書將重點呈現孔子對“仁”的豐富闡釋,包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推己及人,以及“剋己復禮為仁”的自我約束與社會規範的統一。讀者將能從中體會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仁”始終是衡量一個人品德高下的重要標準,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不二法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對學習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勤奮刻苦,更強調思考的重要性。本書將深入探討孔子關於學習的論述,包括“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學習方法,以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實事求是態度。這些教誨至今仍是治學之道的重要指導。 在政治層麵,《論語》中充斥著孔子對理想政治的描繪,如“政者,正也”,強調為政者的德行與錶率作用。他提齣的“德治”、“禮治”,雖非今日的政治製度,卻蘊含著對人性善的信任和對社會秩序的尊重,對後世政治思想産生瞭深遠影響。 此外,《論語》中關於孝悌、忠恕、勇、智、信等一係列德行的闡釋,構成瞭中國傳統道德體係的骨架。本書將細緻解讀這些德行在個人修養、傢庭關係、社會交往中的具體體現,幫助讀者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觀。 《列子》:道傢思想的奇境,虛實相生的辯證 《列子》,這部由戰國時期道傢學派的代錶人物列子(約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所著的經典,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幽默的筆調和深刻的辯證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獨樹一幟。本書收錄的《列子》部分,旨在展現其“虛實相生”、“因物而變”的哲學智慧。 列子,相傳是黃帝、老子之後重要的道傢學派代錶人物,其生平事跡記載不多,但其思想的閃光點卻在《列子》中得以充分展現。與老子、莊子的玄遠不同,《列子》的文章更具故事性,常常通過寓言、神話、奇聞異事來闡述道傢思想。 “杞人憂天”是《列子》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它形象地諷刺瞭那些杞人憂天的無謂擔憂,揭示瞭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勸人要順應自然,放下不必要的焦慮。本書將深入剖析這個故事背後所蘊含的“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以及對人們心態的調節作用。 《列子》中充滿瞭對“巧”、“智”的辯證思考。例如,“誇父追日”的故事,看似是勇氣的象徵,實則反映瞭不自量力、違背自然規律的徒勞。而“愚公移山”則展現瞭順應自然、積少成多的智慧。本書將重點解讀這些故事,闡明列子關於如何正確認識和運用“巧智”的觀點,以及如何達到“順時而動”的境界。 “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列子》中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充滿瞭樸素的唯物主義色彩。列子認為,世間萬物皆由“氣”構成,陰陽五行相互作用,生生不息。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列子對物質世界構成和運行規律的樸素認識,以及由此引申齣的“自然無為”的思想。 《列子》中關於“心”的論述也頗具特色。他提倡“心齋”,即清心寡欲,排除雜念,纔能達到真正的智慧。《內篇·湯問》中“伊尹辭呂尚”的故事,就生動地描繪瞭一個能夠洞察世事,把握時機,而又不為名利所動的智者形象。本書將重點分析列子如何通過“虛心”、“靜慮”來體悟大道。 《莊子》:道傢思想的巔峰,逍遙遊的精神 《莊子》,由戰國時期道傢學派的另一位代錶人物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所著,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最富浪漫色彩、最具想象力的經典之一。其思想深邃,文筆汪洋恣肆,將道傢“道法自然”、“與世無爭”的思想推嚮瞭極緻。本書收錄的《莊子》部分,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汪洋世界。 莊子,名周,宋國人,與老子並稱為“老莊”,是道傢學派的重要代錶。他的思想以“道”為核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及精神的絕對自由。《莊子》被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其中《內篇》被認為是莊子本人所作,思想最為精煉。《莊子》的語言瑰麗而奇特,想象力豐富,將深刻的哲學道理融入到篇篇精彩絕倫的寓言故事之中。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韆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韆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遊》作為《莊子》的開篇,便以宏大的想象力和飄逸的筆觸,描繪瞭鯤鵬展翅,扶搖直上的壯麗景象。本書將深入解讀“逍遙遊”的內涵,理解莊子所追求的超越功名利祿,掙脫世俗束縛,達到精神上的絕對自由的境界。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將“道”視為宇宙的本源和萬物的規律,強調人應當順應“道”,與自然融為一體。本書將著重分析莊子關於“天人閤一”、“物化”的思想,例如“莊周夢蝶”的故事,它生動地揭示瞭主客體的界限模糊,以及物我兩忘的哲學觀念。 《莊子》中對知識和價值的相對性進行瞭深刻的探討。莊子認為,世俗的價值標準是有限的,而“道”是無限的。他通過“朝三暮四”、“井蛙之見”等寓言,批判瞭僵化的思維模式和短淺的認知局限,倡導人們要以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世界。 “坐忘”、“心齋”是莊子關於精神修養的重要論述。本書將詳細解析莊子如何通過“虛己”、“絕聖棄智”等方法,來達到內心寜靜,擺脫外在乾擾,實現精神的超越。 此外,《莊子》中對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的感嘆,以及對追求“生之大者”的勸導,也為讀者提供瞭深刻的人生啓示。莊子並沒有消極避世,而是提倡一種順應自然、安時處順的人生態度。 韆年智慧的傳承與啓迪 《論語》、《列子》、《莊子》三部經典,雖然分屬儒道兩傢,但它們共同構成瞭中華傳統哲學思想的璀璨星空。儒傢強調入世的道德實踐與社會責任,而道傢則更注重齣世的精神解脫與自然順應。兩者雖有側重,卻並非絕對對立,而是相互補充,共同塑造瞭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 本書精編此三部經典,力求以清晰的脈絡、精煉的語言,展現其核心思想和哲學精髓。我們希望通過此書,讀者能夠: 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 掌握儒道兩傢思想的精髓,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倫理觀和人生觀。 獲得為人處世的智慧: 從《論語》中學習仁愛、忠恕、禮儀,從《列子》、《莊子》中學習順應自然、豁達樂觀。 激發獨立思考的能力: 麵對世事變遷,能夠運用古人的智慧,審慎判斷,明辨是非,保持內心的獨立與清明。 體悟精神自由的境界: 尤其是在《莊子》的世界裏,擺脫功利主義的束縛,追求心靈的遼闊與寜靜。 本書並非簡單的文本堆砌,而是經過精心編排與梳理,旨在讓古老的智慧煥發新的生命力,為現代人提供有益的啓迪。閱讀此書,不僅是一次文化的溯源,更是一場滌蕩心靈、升華境界的哲學之旅。願這韆年智慧的爍光,能照亮您前行的道路,為您的人生注入不竭的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與印刷質量,是讓我非常願意推薦給身邊朋友的一個重要原因。它手感極佳,紙張的紋理和油墨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長時間捧讀也不會覺得沉重或刺眼。在如今充斥著電子屏幕的時代,擁有一本紙質的、具有儀式感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更何況,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奢華感,它不張揚,但細節之處見真章,比如內頁的留白處理,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在視覺上給予瞭思考的空間,不像有些版本為瞭塞入過多的文字而顯得擁擠不堪。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讓我深切感受到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可以說,它不僅是一本提供精神食糧的書,它本身也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我甚至會特意把它放在書架的顯眼位置,每當我需要沉澱心情時,隨手拿起它,就能感受到一種被精心嗬護的閱讀氛圍,這對於提升閱讀的質量和頻率,起到瞭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評分

我嘗試著將這本書推薦給幾位平時對國學不怎麼感興趣的朋友,令我意外的是,他們竟然也讀瞭進去,並且反饋都相當積極。我分析瞭一下原因,大概就在於作者在文字的“翻譯”過程中,極其注重“可讀性”和“現代相關性”。他似乎有一種天賦,能立刻抓住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或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然後從古籍中找到最貼切的對應論述,並用一種非常口語化、充滿力量的語言將其闡釋齣來。這種“古為今用”的效能被發揮到瞭極緻,讓人覺得這些幾韆年前的智慧,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是對當下睏境最精準的診斷書。它不是讓我們迴到過去,而是讓我們帶著古人的智慧,更好地麵對未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真正實現瞭“普及”與“深度”的統一,既能滿足學者的眼光,也能俘獲普通讀者的心,它成功地將那些被認為是“陽春白雪”的思想,變成瞭人人可得的“精神補品”。

評分

我對這套書的編排邏輯感到非常好奇,它顯然不是簡單的按章節順序排列,而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的專題劃分。這種結構安排,對於我這樣喜歡帶著特定問題去閱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例如,當你對“處世之道”産生睏惑時,可以迅速定位到相關的精選段落群,然後你會發現,不同篇章中的觀點是如何相互印證和補充的,形成瞭一個非常立體的知識網絡。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思想漫步。書中的引文選擇極其精準,沒有一句是多餘的,每一段的引入和收尾都銜接得天衣無縫,體現瞭編者深厚的文學功力和對原著思想脈絡的精準把握。讀完一章,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完成瞭一次高強度的思維訓練,頭腦異常清明。它強迫你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式,去審視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是否太過片麵。這種係統性、結構化的呈現方式,使得原本零散的智慧碎片,被有力地整閤成瞭可以指導實踐的係統思想框架。

評分

說實話,我是一個對古典文學抱有敬畏心但又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的普通讀者,許多經典著作擺在麵前,總覺得門檻太高,望而卻步。但這一本,卻完全不同,它仿佛有一股魔力,能將那些高懸於廟堂之上的學問,溫柔地拉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層麵。我特彆喜歡作者那種近乎“叛逆”的解讀方式,他沒有一味地遵從傳統解讀的窠臼,而是大膽地用一種極為犀利甚至略帶戲謔的筆觸去剖析那些被神化的篇章。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心理壓力,讓原本嚴肅的議題變得可以討論、可以戲仿,甚至可以用來反思我們當下社會中存在的種種荒謬現象。這種“去魅”的過程,恰恰使得這些古老的智慧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它們不再是曆史的陳列品,而是活生生的工具,用來校準我們人生的航嚮。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忍不住會心一笑,那是一種對被精準戳中痛點的豁然開朗,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成功地架設瞭古今對話的橋梁,讓那些流傳韆年的聲音,清晰地迴蕩在我們耳邊。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本令人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那個厚重的裝幀和內斂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發現排版清晰,字號適中,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內容編排上的匠心獨運。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著,但作者似乎深諳如何將古老的智慧用現代的語匯重新包裝。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哲理,經過一番精妙的梳理和提煉,變得生動起來,仿佛那位偉大的思想傢正坐在我對麵,娓娓道來他的見解。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一些經典段落的注釋和拓展,它們不是簡單的解釋,而是提供瞭多維度的思考角度,讓我得以在紛繁的現代信息洪流中,找到一個安放心靈的穩定支點。這本書的重量,不僅僅在於紙張的剋數,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思想的厚度,它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先賢智慧寶庫的大門,每次翻閱,都有新的感悟湧上心頭,這絕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快餐式”讀物,而是值得反復咀嚼的珍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