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孙子兵法-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定价:16.0元
作者:陈曦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01106022
字数:12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现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是传统文化出版重镇,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当代责任,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指掌'二字,出自《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
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俗称为《孙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吴孙子兵法》,它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的部兵书。现在的传世本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逻辑缜密严谨,实践层出不穷,不但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一]故经之以五事,校(jiao)之以计,而索其情:曹操日:“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杜牧日:“此言先须经度五事之优劣,次复校量计算之得失,然后始可搜索彼我胜负之情状。”故,连词,用在句首,表示转入下一层论题,不译。经,度量,衡量,研究。五事,指下文提到的“道”、“天”、“地”、“将”、“法”等五大要素。校,比较。汉简本作“效”,效验核对。计,计算。一说指下面提到的“主孰有道”等“七计”。索,求索。
[二]一日道:指军事战略的政治基础。郭化若说:“《孙子》所说的‘道’的实际内容和含义是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范畴的。也可以说‘道’就是政治。”[三]二日天:张预日:“上顺天时。”天,天时。
[四]三日地:张预日:“下知地利。”地,地利。
[五]四日将:张预日:“委任贤能。”将,将领。
[六]五日法:张预日:“节制严明。夫将与法在五事之末者,凡举兵伐罪,庙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后度天时之顺逆,次审地形之险易,三者已熟,然后命将征之。兵既出境,则法令一从于将,此其次序也。”法,军法。
[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张预日:“以恩信道义抚众,则三军一心,乐为其用。”上,指国君。意,意愿,意志。
[八]而不畏危:汉简本作“民弗诡也”,意谓百姓不违反君主的旨意。畏,当为衍文。危,通“诡”,意即违反,曹操训为“疑”。
[九]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李泽厚说:“我以为要真正了解中国古代辩证法,要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辩证观念具有自己特定的形态,应该追溯到先秦兵家。兵家把原始社会的模糊、简单而神秘的对立项观念如昼夜、日月、男女即后世的阴阳观念多样化和世俗化了。它既摆脱了巫术宗教的神秘衣装,又不成为对自然、人事的纯客观记录,而形成一种在主客观‘谁吃掉谁’迅速变化着的行动中简化了的思维方式。它所具有的把握整体而具体实用,能动活动而冷静理智的根本特征,正是中国辩证思维的独特灵魂,使它不同于希腊的辩证法论辫术,而构成中国实用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泽厚所论先秦兵家,其主要代表即《孙子兵法》。阴阳,指昼夜、阴晴等不断更迭的自然现象。古代兵家有“兵阴阳”一派,《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概括其特征道:“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然而《孙子兵法》秉持实用理性态度,反对迷信鬼神,故而有别于“兵阴阳”理论。寒暑,指气温冷暖变化。时制,指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的自然现象。
[一O]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曹操日:“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张预日:“凡用兵,贵先知地形。知远近,则能为迂直之计;知险易,则能审步骑之利;知广狭,则能度众寡之用;知死生,则能识战散之势也。”远近,指战场位置的远与近。险易,指战场地形的险阻与平坦。广狭,指战场地形的开阔与狭窄。死生,指地形上的死地与活地,活地指有利于攻守进退的地形,死地则与之相反。本书(《九地篇》对“死地”明确界定为“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为死地”,“无所往者,死地也”。
……P4-P6
序言
有一本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的画册,简直是视觉的盛宴。这本书的色彩还原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那些提香的油画、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塑,仿佛触手可及。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作品,而是配有大量的背景资料和艺术家的生平轶事。每一幅画作下面都有详细的解读,分析了其构图、光影、象征意义,甚至还考证了颜料的来源和技法演变。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人性的觉醒”这一主题的探讨,作者通过对比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的差异,生动地展示了时代精神的转变。这本书的装帧也非常大气,大开本的设计使得那些宏伟的壁画和雕塑细节得以充分展现,即便是那些模糊的局部特写,也充满了冲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佛罗伦萨的工坊之中,感受艺术家们创作时的激情与专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典雅的米白色调,配以烫金的标题字体,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代的精致感。纸张的质地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研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内页的排版也很有匠心,章节之间的留白处理得当,使得整体视觉感受非常清爽,不会让人感到局促或压抑。这样的实体书,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经典的力量和传承的意义。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那种制作的用心,这对于提升阅读体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收到包裹的那一刻起,那份对知识的敬畏感便油然而生,这完全超出了一本普通书籍的预期。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影响的科普读物,内容非常硬核,充满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和复杂的模型预测图表。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气象学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科学家,他的叙述方式极其客观冷静,每一个论断都有坚实的数据支撑,完全没有煽情或夸张的成分。书中详尽地解释了大气环流、海洋热力学与冰川消融之间的复杂反馈机制,让人对地球系统的脆弱性有了更为清晰和理性的认识。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频繁查阅一些专业名词的解释,因为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刻意简化科学原理,这一点我反而非常赞赏,因为它维护了知识的准确性和严肃性。这本书适合那些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并希望深入了解气候危机背后科学逻辑的读者,它提供了理解这个时代最紧迫挑战的坚实知识基础。
评分我最近阅读的另一本关于古代哲学的著作,它更侧重于思想的梳理和现代应用的结合。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深谙西方哲学流派的学者,行文风格非常严谨,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被质疑的漏洞。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存在”、“时间”和“自由意志”这几个核心概念,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哲学思辨落地到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特别是其中关于主体性构建的那一部分,对我启发极大,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反应模式。不过,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相对较高,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否则很容易在复杂的术语和引文中迷失方向。它更像是一本供研究者深挖的工具书,而不是轻松的入门读物,需要静下心来,一句一句地去咀嚼和消化,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思想的深度。
评分最近翻看的一本侧重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报告集,它聚焦于当代特大城市内部的阶层流动与空间隔离现象。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从宏观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而是深入到城市边缘的社区和新兴的中产阶级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口述史资料,记录了不同社会群体在面对房价飙升、公共资源分配不均时的真实感受和策略选择。例如,其中一篇关于“通勤时间焦虑”的章节,通过对比早晚高峰地铁车厢内不同职业人群的状态,精准地描绘出无形的社会壁垒是如何通过物理距离被固化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甚至带着一种纪录片的写实感,没有学术术语的堆砌,使得那些冰冷的数据背后,站立着一个个鲜活的、挣扎于城市生活中的个体。它让人开始思考,我们所居住的“进步的都市”,其光鲜亮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深刻的社会断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