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山海經(彩圖典藏版)(國學經典規範讀本)
定價:109.00元
作者:馮國超注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01193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班教師推薦國學教材
北京大學國學班教師薦為國學精英教育讀本
配圖 嚴謹、恰當,圖與文字一一對應
內容提要
內容簡介:《山海經》被稱為上古三大奇書之一(另兩種為《周易》和《黃帝內經》),大約成書於戰國時期,作者不詳。書中保存瞭大量上古時期的曆史、地理、神話、風俗等資料。因地名沿革、風俗變遷,給今人解讀《山海經》帶來瞭諸多睏難。因此,迄今為止,未見真正適閤普通讀者需要的讀本。
本書原文以清代郝懿行的《山海經箋疏》為底本,參考並綜閤瞭當代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以期在盡量保留《山海經》古本原貌的基礎上,充分反映《山海經》研究的*進展;為瞭方便讀者閱讀,本書對生僻的字及多音字均標注拼音,而且在標注拼音時,一律以工具書為依據,以確保注音規範,並配有對該文字的配圖或導讀,通俗易懂。
目錄
作者介紹
馮國超,1965年10月齣生。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9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中國哲學史專業碩士學位。1986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哲學研究》編輯部中國哲學史組組長。專著有《道藏選粹》(山東人民齣版社1992年齣版)、《圖說漢字王國》(當代世界齣版社2005年齣版)、《中國傳統體育》(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2006年齣版,列入北京市重點齣版工程,2012年該書的英文版齣版)、《圖說周易》(華夏齣版社2007年齣版)、《圖說論語》(華夏齣版社2007年齣版)、《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周易》(商務印書館2009年齣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科研成果奬)、《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山海經》(商務印書館2009年齣版)、《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孫子兵法》(商務印書館2009年齣版)。曾主編《中國傳統文化讀本》(叢書,共60冊,800萬字,吉林人民齣版社1999年齣版)、《中華大字典》(高等教育齣版社2012年齣版,北京電視颱《書香北京》欄目曾播齣該書的專題節目)等多種書籍,並在國傢一級期刊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這本精裝本的書籍,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度。拿到手後我簡直愛不釋手,那彩圖的印刷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色彩的飽和度和細膩程度都令人驚嘆,完全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盜版書能比擬的。尤其是那些上古異獸和奇山異水的描繪,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透過紙頁感受到那個混沌初開的蠻荒世界的磅礴氣息。我特意對照著以前讀過的舊版本,發現這“彩圖典藏版”在細節的處理上做瞭大量的優化和考證,即便是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記載,配上精美的圖畫也能讓人豁然開朗,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傳統文化的魅力得以更直觀地展現給當代讀者。我一直覺得,《山海經》這種古籍,光有文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視覺的輔助纔能真正體會其宏大敘事,而這一版恰恰做到瞭這一點。裝幀設計也十分典雅,放在書架上,自成一道風景綫,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和收藏的佳作,用來送給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也是極有麵子的選擇。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國學經典規範讀本”這個定位,它聽起來太像學校發的教材瞭,我害怕裏麵充斥著過多矯揉造作的“正確導嚮”文字,反而衝淡瞭《山海經》原有的那種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然而,當我翻開內文後,這種顧慮便煙消雲散瞭。這本書的版式設計非常大氣,留白得當,讓人閱讀起來心緒寜靜,不會感到局促。它沒有試圖將那些光怪陸離的神怪故事“淨化”成簡單的寓言,而是保留瞭那種神秘和未知的張力。特彆是對一些與祭祀、巫醫相關的段落,它在譯注中保持瞭必要的客觀和謹慎,沒有過度闡釋,這非常難得。這種尊重原著的姿態,讓閱讀體驗迴歸到瞭與古代文本直接對話的純粹狀態,而不是被現代的某種既定觀點所框限。它更像是一把鑰匙,讓你自己去探索那片迷霧中的山海世界,而不是直接遞給你一張彆人繪製好的地圖。
評分我是一個對書籍的物理觸感要求很高的人,我習慣於帶著書本在咖啡館或者公園的長椅上閱讀,對紙張的剋重和裝訂的牢固度非常挑剔。這本《山海經》的錶現,可以說達到瞭我個人收藏的“準入門檻”。紙張的質感是那種略帶啞光的高級銅版紙,油墨附著力極佳,所以即便是最深沉的黑色綫條,也顯得乾淨利落,不透墨。更讓我滿意的是它的綫裝(或高質量的膠裝,具體取決於實際裝訂方式,但看起來非常結實),翻閱時平整度很好,不用擔心會損傷書脊。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間的過渡頁處理,往往會用一張單獨的、具有特定意境的插圖或紋飾來分隔,這種節奏感讓長時間的閱讀也不易産生疲勞,反而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和休息。可以說,從製作工藝到最終呈現,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典藏”級彆産品,它的耐用度和美觀度都足以承受反復的摩挲和長久的珍藏。
評分我通常對這種“規範讀本”係列的興趣不大,總覺得它們為瞭迎閤大眾市場,難免會在學術嚴謹性上有所妥協,但這次的體驗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這本書的注釋和譯文處理得非常到位,既保證瞭對原文的忠實度,又用現代漢語清晰地闡釋瞭那些拗口的古代詞匯和地理概念,使得閱讀過程非常流暢,沒有那種“讀一本古籍像在啃石頭”的挫敗感。更值得稱贊的是,它似乎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巧妙地平衡瞭普及性和深度。我發現它在關鍵節點上引用瞭一些近代的考古發現和學界主流的解讀方嚮,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錶麵翻譯,這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山海經》背後所蘊含的古代地理認知、神話體係甚至早期巫術實踐的讀者來說,提供瞭紮實的參考框架。閱讀時,我能明顯感覺到編者團隊的用心,他們似乎是懷著一份敬畏之心來對待這部奇書的,力求在現代的解讀與古老的精髓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評分這次閱讀《山海經》的體驗,更像是一次係統性的文化溯源之旅。過去零散地讀過一些關於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的故事片段,但大多是基於文學改編的版本,缺乏對文本本身的敬畏感。這一版本的“規範讀本”結構非常清晰,它不像傳統注釋本那樣把注釋堆積在頁腳讓你頻繁低頭,而是巧妙地將解釋性文字嵌入到正文的閱讀流中,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大大增強。通過它,我開始對古人如何認識和構建他們所處的地理空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那些記載的路綫、物産、奇人異事,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是古代先民對未知世界的早期探索與記錄的集閤體。這本書成功地將神話的魅力與早期地理學、博物學的價值有效地結閤起來,展現瞭中華文明源頭活水的一麵。對我而言,它不僅僅是讀物,更是一份探尋古代世界觀的絕佳指南,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早期中國文化脈絡的認知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