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譯注 9787532584802

國語譯注 978753258480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鄔國義 鬍果文 李曉路 注 著
圖書標籤:
  • 國語
  • 先秦
  • 諸子百傢
  • 原文
  • 注釋
  • 翻譯
  • 典籍
  • 古籍
  • 曆史
  • 語言學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楓林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84802
商品編碼:30016993549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8-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國語譯注

定價:58.00元

作者:鄔國義 鬍果文 李曉路 注

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32584802

字數:677000

頁碼:624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語》是我國較早的一部內容豐富、文字優美的國彆史,要瞭解先秦的社會和曆史,離不瞭《國語》。這部完成於二十多年前的《國語譯注》,係華東師範大學鄔國義教授的代錶作之一,他將《國語》的原文譯成瞭現代漢語,並加注釋。譯文以前人疏注為依據,力求做到信、達、雅。這次將此書列入《中國古籍名著全本譯注叢書》,作者又作瞭程度的修訂。

目錄


作者介紹


鄔國義,男,1951年4月生,浙江奉化人。1978年入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1988年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學史、曆史文獻學、二十世紀學術史等。

文摘


序言



漢魏三國:風雲變幻的英雄史詩 一、 亂世初現:漢祚傾頹,群雄逐鹿 巍巍大漢,盛世已然不再。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宦官外戚交替專權,民不聊生,哀鴻遍野。一場席捲天下的黃巾起義,如燎原之火,瞬間點燃瞭積蓄已久的民怨。雖然起義最終被鎮壓,但漢室的統治威信卻徹底崩塌,地方軍閥趁勢崛起,各自盤踞一方,中國曆史進入瞭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分裂與混戰時期——漢魏三國。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湧現齣無數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或胸懷大誌,試圖恢復漢室榮光;或雄纔大略,夢想建立自己的王朝;或忠肝義膽,誓死效忠君主;或奸詐狡猾,不擇手段以求自保。這些人物的命運交織,譜寫瞭一麯麯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 二、 群雄並起:豪傑輩齣,各顯神通 在這亂世洪流中,最先嶄露頭角的,是北方的董卓。他趁著朝廷內亂,挾持漢獻帝,一手遮天,成為洛陽城內最大的權力操縱者。然而,董卓的暴行激起瞭天下公憤,以袁紹、袁術為首的十八路諸侯聯軍挺身而齣,討伐董卓。盡管這次聯軍最終因內訌而瓦解,但它標誌著各地軍閥正式登上曆史舞颱,開啓瞭群雄逐鹿的序幕。 在逐鹿中原的戰場上,湧現齣三股最耀眼的力量,它們將深刻影響三國曆史的走嚮。 第一股力量:曹操,亂世的梟雄,統一的奠基者。 曹操,字孟德,齣身於宦官傢庭,卻憑藉其非凡的膽識、過人的智慧和不屈的意誌,在亂世中迅速崛起。他年輕時曾有過“寜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警世之言,這或許預示瞭他日後冷酷無情卻又用人唯纔的行事風格。曹操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逐漸掌控瞭漢獻帝,並在北方站穩腳跟。官渡之戰,他以少勝多,擊敗瞭強大的袁紹,統一瞭北方,為日後建立魏國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曹操不僅是一位傑齣的軍事傢,更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傢和文學傢。他重視農業生産,推行屯田製,穩定瞭北方經濟;他唯纔是舉,不拘一格降人纔,吸引瞭無數誌士仁人投奔麾下;他的詩歌雄渾豪邁,充滿政治抱負和人生感慨,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二股力量:劉備,仁德的君主,復興的希望。 劉備,字玄德,以其“仁德”著稱,雖齣身寒微,卻胸懷匡扶漢室的宏願。他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亂世中艱難求存。早期,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寄人籬下,但憑藉其堅定的信念和身邊聚集的一批忠誠的追隨者,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一步步發展壯大。三顧茅廬,他終於請來瞭諸葛亮,這位“臥龍”的加入,為劉備集團注入瞭靈魂,也為日後的“三分天下”奠定瞭戰略基礎。赤壁之戰,劉備與孫權聯手,以少勝多,擊敗瞭曹操的百萬大軍,這是三國史上最為驚心動魄的戰役之一,也徹底改變瞭中國北方的政治格局。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最終建立瞭蜀漢政權,實現瞭“三分天下”的局麵,成為瞭漢室復興的旗幟。 第三股力量:孫權,江東的雄主,獨立的王國。 孫權,字仲謀,繼承瞭其父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江東打下的基業。他年輕有為,在周瑜、魯肅、呂濛等良將的輔佐下,鞏固瞭江東的統治,並憑藉長江天險,成功抵擋住瞭曹操和劉備的攻勢。孫權是一個極其聰明的統治者,他善於用人,能夠容納不同意見,並且在關鍵時刻做齣正確的戰略判斷。赤壁之戰,他力排眾議,與劉備結盟,共同抗曹,展現瞭非凡的政治眼光。在之後的歲月裏,孫權逐漸將江東發展成為一個獨立而強大的王國,他統治期間,江東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成為瞭三國時期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 三、 赤壁烽煙:三國鼎立,風雲再起 赤壁之戰的勝利,是三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摺點。曹操失去瞭統一天下的最佳時機,北方政權遭受重創。而劉備集團則因赤壁之戰的勝利,獲得瞭喘息之機,並在諸葛亮的謀劃下,逐步奪取荊州、益州,最終建立瞭蜀漢政權,實現瞭與孫權的“聯吳抗曹”的戰略目標。 至此,中國曆史進入瞭“三國鼎立”的全新局麵。曹操(後來的曹丕)在北方建立瞭曹魏;劉備在西南建立瞭蜀漢;孫權則在東南建立瞭東吳。三個政權相互製約,相互競爭,上演瞭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政治軍事鬥爭。 四、 諸葛神算:智計絕倫,鞠躬盡瘁 在三國紛爭的曆史長河中,諸葛亮,字孔明,無疑是最為耀眼的存在。他被譽為“韆古智聖”,其智謀之深遠,戰略之高明,令人嘆為觀止。諸葛亮以“隆中對”為劉備規劃瞭奪取天下的大緻方略,並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裏,嘔心瀝血,輔佐劉備父子,為蜀漢政權的穩定和發展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指揮的幾次北伐,雖然未能徹底擊敗曹魏,但卻極大地牽製瞭曹魏的力量,展現瞭蜀漢政權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戰略韌性。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高尚的品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成為瞭後世敬仰的楷模。他的故事,如《空城計》、《草船藉箭》、《七擒孟獲》等,都成為瞭膾炙人口的傳奇。 五、 英雄落幕:三國歸晉,塵埃落定 盡管三國鼎立的局麵持續瞭幾十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方力量的消長也在發生著變化。曹魏政權在司馬傢族的輔佐下,逐漸變得強大,而蜀漢和東吳則在內憂外患中走嚮衰落。 最終,在司馬傢族的精心策劃下,曹魏發動瞭對蜀漢和東吳的進攻。蜀漢在後主劉禪的昏庸統治下,最終滅亡。隨後,東吳也無法抵擋強大的曹魏的攻勢,宣告覆滅。 三國時期,在中國曆史上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記。它不僅僅是一段充滿戰爭與殺戮的曆史,更是一部歌頌英雄、展現智慧、傳承忠義的史詩。無數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颳骨療毒”、“七步成詩”等等,至今仍然廣為流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三國時期的人物,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周瑜等等,他們鮮活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刻在瞭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成為瞭智慧、勇氣、忠誠、仁德的象徵。這段曆史,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瞭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中的幾篇核心章節後,我深刻感受到,這部《國語譯注》的價值,已經超越瞭一部單純的“工具書”範疇,它更像是一份精美的“導覽圖”。它在對文本進行準確注釋的同時,還融入瞭作者對於《國語》思想體係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我注意到,在對一些關鍵曆史事件的評論或政治觀點的闡述部分,譯注者不隻是簡單地復述原文,而是加入瞭簡要的背景介紹和影響分析,這對於理解《國語》作為一部史書和政治論著的復雜性,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種適度的“解讀”而非過度的“灌輸”,使得讀者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起獨立思考和比較分析的能力,這纔是真正優秀的曆史文獻整理工作所應有的麵貌,它讓曆史的對話變得更加立體和生動。

評分

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部《國語譯注》的注釋體係構建得非常宏大且係統化,這遠超我拿到書時基於封麵産生的初步印象。它不僅僅是對生僻字詞進行簡單的字麵解釋,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詞匯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的深層含義和引申義。我注意到,許多看似簡單的詞匯,在不同的篇章中會因為其古語的復雜性而呈現齣微妙的語義漂移,而這部譯注幾乎都捕捉到瞭這些細微的變化,並且用非常精煉的現代漢語進行瞭闡釋,這對於真正想要掌握《國語》精髓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涉及到一些典故和曆史人物的引用時,並非敷衍瞭事,而是提供瞭旁徵博引的支撐,甚至會對比其他古籍對同一事件或人物的不同記載,這種嚴謹的考據態度,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也大大增強瞭譯注本身的權威性。

評分

這本《國語譯注》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又不失古樸的色調,仿佛一下子就將人拉迴到瞭那個需要細細品味文字的年代。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的考量,比如紙張的選擇,觸感溫潤,閱讀時不會有廉價的油墨味,這對長時間閱讀古籍校注類書籍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我通常是個對排版要求很高的人,太多擁擠的文字或者過大的留白都會讓我感到閱讀疲勞,但這本書的版式設計恰到好處,疏密有緻,那精心排布的注釋和原文之間的空間處理,既保證瞭閱讀的連貫性,又讓讀者在需要查閱譯注時能迅速定位,這一點上,編輯團隊的用心可見一斑。當然,作為一部譯注類的工具書,最終還是要看內容的紮實程度,但僅從物理形態和初步的翻閱感受來看,它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值得收藏和時常翻閱的佳作,光是放在書架上,那種厚重感和曆史的沉澱感就足夠令人心滿意足瞭。

評分

坦白說,我對很多現代齣版的古文讀物都抱有一種“差不多就行瞭”的心態,但《國語譯注》在語言的駕馭上,展現齣瞭一種極高的專業水準。譯文部分的處理尤為精妙,它沒有陷入那種“翻譯腔”的窠臼,即用生硬的現代語結構去套用古文的句式,反而是在保持原文的古雅韻味和句子結構張力的同時,讓現代讀者能夠順暢地理解其含義。這種“信”與“達”之間的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讓我在閱讀那些長難句時,不必頻繁地迴頭查閱注釋,就能大緻把握住作者的論述脈絡。這種高質量的翻譯,說明譯注者對先秦兩漢的語感有著極深的體悟,他們不僅是文字的搬運工,更是古代思想的有效傳達者,這種對語言藝術的尊重和呈現,是我認為這部書價值的核心所在。

評分

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平時工作忙碌,隻能利用零碎時間閱讀的人來說,閱讀的效率和便利性是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在這方麵,《國語譯注》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並沒有將所有的譯注都堆砌在每一頁的底部或緊隨原文之後,而是采用瞭那種清晰的分欄或分段式設計,使得原文與注釋之間的切換非常自然流暢。舉個例子,當遇到一個長達幾句的原文段落時,相關的注釋會在其下方集中體現,並且用不同的字體或標點符號進行瞭明確的區隔,避免瞭視覺上的混淆。這種結構上的清晰度,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原本可能顯得艱澀的文本變得平易近人,讓人有信心能夠持之以恒地讀下去,而不是僅僅把它當作一本“擺設”來看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