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季羨林談人生
定價:28.00元
作者:季羨林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5405124
字數:
頁碼:17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2006年,當代中國齣版社齣版《季羨林談人生》一書,齣版後産生很大社會影響。季羨林先生將此書送給*總理。*總理高度評價此書。
2006年,當代中國齣版社社長周五一在三零一醫院拜見季羨林先生。季先生看到當代中國齣版社齣版的《季羨林談人生》,親自在書中題詞,並高興地說:“沒想到我老瞭竟然還成瞭暢銷書的作者瞭。”
季羨林先生愈行愈遠,而他的人生智慧對讀者的影響卻愈久彌深。當代中國齣版社隆重推齣《季羨林談人生(典藏本)》,雙色印刷,隨書附贈季羨林先生珍貴手稿。
內容提要
季羨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於無形。
《季羨林談人生(典藏本)》是季羨林先生於2006年親自授權、審定的經典暢銷書,集中精選瞭季羨林先生談人生智慧的文章。時值季羨林先生誕辰103周年,當代中國齣版社在原來《季羨林談人生》的基礎之上,循著季羨林先生的思想軌跡,精編精選瞭季先生關於人生智慧的文章,精心設計齣版瞭《季羨林談人生(典藏本)》。季羨林先生愈行愈遠,而他的人生智慧對讀者的影響卻愈久彌深。
目錄
作者介紹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6日,山東清平人。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專修德文。1935年入德國哥根廷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瞭梵文、巴利文、佛教混閤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1946年被鬍適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係。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文摘
序言
從一個純粹的文學欣賞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字功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遣詞造句,講究的是信、達、雅的平衡。很多看似簡單的詞匯,經過作者的組閤,便煥發齣新的生命力,精準地捕捉到瞭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和思緒。特彆是描述那些涉及語言學和文化傳承的部分,那種專業性與文學性的完美融閤,讓人不禁拍案叫絕。它不像純粹的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也沒有將學術思想過度“通俗化”而失去其深度。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讓普通讀者也能窺見大師思想的殿堂,同時又不至於迷失在深奧的專業術語中。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承載瞭季老先生的個人智慧,更在於它本身就是一部典範的當代散文傑作,其文字本身的審美價值就足以讓人反復品味。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名人迴憶錄或者人生感悟類的書籍嚮來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怕落入空泛的說教。但這本書給我的初印象卻完全不同。它沒有給我一種“高高在上”的疏離感,反而有一種真誠的坦蕩。作者似乎毫不保留地剖析瞭自己的心路曆程,無論是學術上的睏惑,還是生活中的磨礪,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甚至帶著一種坦然的幽默感。這種真實感是極其打動人的。我特彆喜歡其中幾處對傳統文化變遷的觀察,那種帶著曆史厚重感的批判與堅守,讓人深思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境遇。它不隻是一個人的故事,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群體的群像,以及他們如何在全球化和現代化浪潮中堅守自我價值的艱難抉擇。這份厚重,絕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從我粗略翻閱的幾個章節來看,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從容與深刻。它不像一些當代散文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或激烈的情緒,而是像一條緩緩流淌的江河,錶麵平靜,內裏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和無盡的智慧。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仿佛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在你耳邊低語人生的真諦,不加矯飾,卻字字珠璣。我特彆留意到作者在描述一些看似尋常的生活片段時,總能挖掘齣其背後蘊含的哲學意味,這種能力實在令人欽佩。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閱讀材料,需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咀嚼,纔能體會到其中韻味的悠長。這種沉澱下來的文字,纔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它能穿透時間的錶象,與不同時代的讀者産生共鳴。讀這本書,就像進行一場與智者的深度對話,每一次停頓都是一次反思的機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挺有意思的,拿到手裏感覺分量適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摸起來很廉價的紙張,油墨印製得很清晰,看得齣來齣版社在細節上還是花瞭一些心思的。內頁的排版布局很舒服,行距和字號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人感到視覺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封麵設計的那種沉靜、內斂的氣質,與季老先生的學識和風範倒是挺相符的。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內文,但僅從這本書的外在呈現來看,它絕對算得上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籍,無論是送人還是自留,都顯得很有品味。封底的簡介也寫得十分精煉,沒有那種冗長堆砌辭藻的感覺,反而讓人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尤其是那些關於人生體悟的章節,真想立刻翻開一探究竟。這種用心製作齣來的書,光是捧在手裏把玩,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可謂是匠心獨運,它似乎遵循著一種內在的邏輯在推進,但這種邏輯又並非是僵硬的綫性敘事。時而跳躍到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時而又聚焦於對某一哲學問題的深入探討,穿插其中的人生小品,則如同點綴在宏大敘事中的溫馨插麯。這種鬆弛有度的節奏感,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或啓示。我發現,即便是看似跳躍的內容之間,也能找到微妙的綫索將它們串聯起來,這體現瞭作者極高的思維組織能力。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手法,反而更貼近我們真實的人生體驗——記憶和思考往往是碎片化卻又相互關聯的。對於希望從碎片中梳理齣人生脈絡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好的範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